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案例教學法在政治課堂的運用

校園 閱讀(4.08K)

在國中政治教學活動中運用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理解政治理論的難度。教師可以從典型例項切入,從鮮活的例項出發,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重視對於例項中蘊含政治哲理的分析,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教師如果在國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只重視案例教學法的推廣,而不重視對資訊的深入挖掘,那麼國中政治案例法教學活動充其量只是一堂饒有趣味的故事大講堂,並不能起到提高學生政治素養的作用。

案例教學法在政治課堂的運用

一、在國中政治課堂中運用案例教學法的重要意義

中學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個性化發展,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實現自身創新能力的提升。通過事實教育讓學生在鮮活的例項中感受到社會的變遷與活力,糾正學生在傳統認識中的各種誤區,從而端正學生的思想意識。在國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選用案例,應該向學生介紹該案例具體說明了哪些問題,然後和學生一起分析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具體原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重點指導學生分析:解決案例中的這些問題應該採取哪些措施,在案例中學到了什麼道理。學生可以自由組成探究小組,通過資料收集和討論交流形成分析報告,最後在講臺上進行演示。

二、在教學活動中推行案例教學法的具體措施

(一)以人為本,聯絡生活

只有給予學生足夠的尊重、理解和關心,才能順利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標,達到預期教育效果。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法時,可以選取與時事政治相關的材料,介紹CPI和GDP反映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消費品如米、面、油等價格波動,讓學生了解價格波動的相關規律。教師應精選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與社會發展中國家政策的配合案例講學,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還應該在講學的過程中側重對於知識難點的分析,拓展學習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通過組織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探究高效的政治學習方法,讓學生根據知識點自主模仿案例中的探究方法,對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轉變教學觀念,瞭解學生需求

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在於傳播思想,而思想離不開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某種程度上的人文關懷體現。只有具備了深刻的人文精神,才能夠最大程度上給予學生觸動,讓學生不斷在生活和學習中規範自己的語言和行為,獲得學習上的進步和思想意識的發展。除此之外,人的生存和發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若只是以知識為中心,強調記憶,使國中學生在知識接收上處於被動地位,顯然無法體現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因此,教師應該堅持人性化教學的原則展開教學活動,將社會政治趨勢的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存和發展聯絡起來,從而體現出個人與政治趨勢發展的相關性,凸顯出政治生活與群眾生活的密切聯絡,這樣學生才會更加願意學習並深入研究。現階段國中學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方法推行的革新工作,應該與當今流行的通訊軟體相結合,及時接受學生對於教學管理的資訊反饋,第一時間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為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身心健康,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課程的學習中去。

(三)在案例教學中介紹政治常識

在國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重視對於學生基本政治常識的講學很有必要。在介紹黨的基本路線時,教師可以從我國黨政建設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切入點,介紹經濟建設的具體目標。首先,改革開放與思想基本原則是統一的。只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夠保持改革開放沿著社會主義方向順利發展;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夠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使得社會主義制度進一步鞏固和完善。一箇中心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必須堅持發展經濟,促進社會的繁榮富強。兩個基本點主要是指在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它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立國之本。只有在社會建設的過程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能夠實現社會的穩定、繁榮、團結。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堅持改革開放的基本原則,它既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強國之路,又是推行社會改革的堅定力量。

(四)結合時代背景選用典型案例

在案例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安徽鳳陽小崗村的農業改革入手,向學生介紹我國在農業制度改革過程中做出的創新和努力。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在安徽省鳳陽縣推行了農業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小崗村農民農業生產積極性顯著提高了,生產力水平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到了1979年年底,農民實現了糧食作物大量結餘,群眾的生活真的富了起來。青少年群體是我國未來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承擔著實現現代化的重任。

案例教學法是新時期環境下教學理論發展的產物,將案例教學與實際教學完美融合起來,符合新課標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教師根據優秀案例分析的材料,補充案例庫,對學生的發言要進行課堂總結,以豐富案例教學法的具體內容。在社會中的個人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權利,教師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時,還應該積極糾正學生思想意識上的偏差,幫助學生及時規避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思想領域中的各種問題,防止因為認識的錯誤而走進了思想誤區。

在國中思想政治中,教師首先應該充分了解中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自由討論,從而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案例—政治常識的分析角度入手,開展小組集體討論。教師還可以通過改造拓寬案例的方式,重視案例的製作過程,深化評價目標體系,對於課堂發言積極和小組集體討論表現踴躍的學生進行表揚,從而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