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如何在情境教學中讓幼兒輕鬆學數學

校園 閱讀(1.3W)

摘要:建構主義理論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靈活應用: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探究興趣;創設操作情境,引導幼兒獲得體驗;創設資訊交流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意義;創設生活情境,給予幼兒應用機會。在情境教學中讓幼兒輕鬆學數學。

如何在情境教學中讓幼兒輕鬆學數學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這樣概括數學教育的目標,“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仔細分析,有三層含義:一是數學活動應當聯絡現實生活,在生活場景和創設的情景中展開;二是數學活動重在感受和體驗,注重多感官參與和主體的投入;三是數學活動的內容應該來源於生活,同時應用於生活,即在解決實際的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體會數學的現實意義,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回顧建構主義理論,我們也會發現建構主義的教學觀同樣強調教學要發揮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建構性,強調對知識的主動探究、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主動建構。基於此意義,我們通過設境激情,引導孩子輕鬆學數學。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注重幼兒學習的過程,而不能片面追求結果,要尊重幼兒的探索,尊重幼兒的試誤。凡是幼兒可以自己探索的,教師要避免直接告訴幼兒,應啟發幼兒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錯誤、修正錯誤。數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我們把支援學習者發現問題作為學習活動的刺激物,使學習成為自覺志願的行動。對於幼兒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和困難,教師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通過啟發、示範和引導,以確保學習者擁有學習過程的主動權。例如:我們組織孩子學習二等分,就是提供給孩子各種形狀的紙張,教師丟擲第一個問題:一張圓紙片你會把他分成二等份嗎?幼兒隨意擺弄很容易就找到了答案,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了學習的興趣;接著教師丟擲第二個問題,一張正方形的紙你能將它分成二等份嗎?幼兒在擺弄中思考,方形的紙我怎樣摺疊才能將它分為相等的兩份呢?先是嘗試橫著對摺,在教師的語言提示下,又去思考其它的摺疊方法,反覆嘗試找到了新的二等份的答案——對角摺疊,非常興奮;為了鞏固學習成果,教師又丟擲第三個問題,長方形的紙片你能有多少種方法把它分成二等份?孩子們反覆探究發現了中心點的祕密,只要經過中心點,無論怎麼摺疊都是二等份。這一例是由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創設的問題情境,層層遞進,幫助孩子形成了二等份的概念。有時為了直觀形象,我們還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問題情境,充分互動的效果更是得到孩子們的青睞。組織活動時,我們遵循這樣的原則: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如:學習比較多和少,我們就為孩子準備了實物,讓孩子給一個花瓶裡插上一朵花,孩子插到最後有了這樣的疑問,怎麼還差一朵呢?這時我們順水推舟,引導孩子比較多和少,很快理解了多和少的實際含義,同時又學會了通過新增、減少的方法使數量不等的物體變得一樣多。兒童的閱歷在不斷豐富和不斷擴充套件,問題情境的創設必須依據兒童發展的水平,促使兒童將知識和現象有機聯絡,從而順利而愉悅地解答問題;如果不顧發展過程,不顧兒童的感性認識,不加考慮胡亂地提出與社會閱歷不相稱的問題, 提問只能是浪費時間的無聊之舉。我們嘗試只向兒童提供解決問題的線索,讓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提出問題,用自己有限的數學知識解決遇到的各種難題,發展兒童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能看出這種情境下,兒童對於學習終於有了一種“自主”的感覺。

  二、創設操作情境,引導幼兒獲得體驗。

幼兒的思維是由低階到高階,由直觀形象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經歷了直覺行動思維、具體形象思維、表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四個發展階段。皮亞傑認為:“認識既不發斷於客體,也不發端於主體,而是發端於聯絡主客體的動作(活動)之中,活動的特性就在於它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因此,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強調,要教給幼兒的數學知識都應儘可能讓幼兒在可直接操作的活動中去掌握,即教師為幼兒提供系統的、合適的材料、學具、環境,讓幼兒在親身擺弄物體的過程中獲得數學感性經驗和邏輯知識,讓幼兒通過對材料的使用,體驗到數概念的內涵或運算的規律。為此,我們在設計活動時,總力求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準備大量的實物、磁性材料、圖片、實物卡、點子卡、數字卡等操作材料,使幼兒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發現和構建數學知識,獲得數學經驗。如:學習單雙數,我們為孩子準備了筷子、鞋子、手套、襪子等生活中常見成雙成對的的實物,幫助幼兒理解雙數和單數的實際意義,接著玩“找朋友”的遊戲圖,讓幼兒用連線的方法給物體配對,從實物到圖片,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獲得感性經驗,接著提供不同的點卡和數字卡片,讓幼兒指認出10以內的單雙數,最後師生共同歸納出單雙數的概念。活動延伸時,教師出示任意報數,要求幼兒按數量自由結伴,小組討論結伴的人數是單數還是雙數,並說出小組成員這樣認識單雙數的理由。

  三、創設資訊交流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意義。

義。兒童之間進行討論、交流,能夠補充、修正、加深每個人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在數學活動“有趣的橡皮筋造型”中,我們不僅讓幼兒學會用橡皮筋來表現物體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啟發幼兒說說自己作品中使用了幾種顏色的橡皮筋,數數一共用了多少根橡皮筋,設計了多少個圖形,每個圖形各有幾個,並請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的作品,如:我用了5根紅色、6根黃色、9根綠色,一共20根橡皮筋拉出了房子和小草,這一活動讓幼兒用語言描述自己的造型作品中蘊涵的形狀及數量,幫助幼兒掌握了相關的數學概念。又如中班數學活動“奇妙的圓”,我們鼓勵幼兒自由結伴,拼貼圖案,幼兒將完成的作品放置於投影儀下,添添講講,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鵬鵬小朋友介紹說:“我和小敏拼貼的小熊,我們找了大圓做小熊的頭,找了橢圓做小熊的身體,耳朵怎麼做,我們商量了一下,把一個小的橢圓分成兩份,就成了兩隻耳朵……”,鵬鵬小朋友邊說邊指著他們的'作品向同伴介紹,還注意和其他幼兒的互動,請其他幼兒評價自己的作品,這時不僅僅是語言資訊的交流,還有視覺資訊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幼兒集體智慧資訊的交流。

  四、創設生活情境,給予幼兒應用機會。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綱要》用“身邊事物和現象”“周圍環境”“生活經驗”等詞句明確了數學內容應取材於現實生活,適應幼兒的實際水平,這樣幼兒就能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學習數學,容易理解數學的含義,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有了親切感,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我們把數學內容設計成一個個生動、真實、有親身體驗的生活事件和遊戲情境,把教材變成幼兒可操作、可感知、可表現的實踐活動。“生活中的數字”,我們就讓孩子找找生活中數字在哪裡,沒有數字行嗎?小朋友們先是收集各種帶有數字的物品,接著是集體交流,大家暢所欲言,手錶上有數字、紅綠燈上有數字,電梯上有數字,商品的條形碼有數字,衣服鞋帽上有數字……最後我們將幼兒的答案逐一記錄下來,做成了一張大大的海報,張貼於活動區的牆壁上,孩子們不斷去發現,不斷新增新的內容,求知探索的慾望油然而生。蹺蹺板的遊戲,讓幼兒感受輕重的問題;小超市活動就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實物歸類、認識人民幣、練習10以內加減等等的機會;大班兒童上下樓梯,走一級數一級,學會了靈活應用順數和倒數的知識;吃餐點時讓幼兒分發碗和小勺,學會將一套餐具對應一位小朋友來擺放,感受一一對應的關係;有意地請幼兒按大小、顏色、形狀以及某種指定特徵進行收發,鞏固練習分類,嘗試多種分類的方法,培養幼兒的擴散思維。幼兒生活教育追求滲透性和隨遇而用,看似“無心插柳”實則“有意栽花”。生活無處無數學,兒童在生活需要中主動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能深刻地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及作用。

情境中的數學教育,可以使兒童在既輕鬆又自然的情況下獲得簡單的數學知識,理解數學概念,引發對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