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國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校園 閱讀(1.52W)

為了能在會考的時候考好歷史這門科目,我們要注重平時複習,夯實基礎知識,考試來臨的時候就不會手忙腳亂。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會考歷史必背知識點

  會考歷史知識歸納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

1、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 19世紀70年代

2、19世紀70年代,進入生產領域的新能源是: 電力

3、人類歷史進入“電氣時代”的標誌: 電力逐步取代蒸汽,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

4、電力廣泛應用的史實:

①、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和使用。 ②、電力成為工廠機器的主要動力。

③、電力廣泛應用於生活領域,眾多的家用電器產品,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5、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電力的廣泛應用。

6、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電力技術的發展方面走在前面的國家: 美國、德國。

7、在電器發明領域最為著名的是: 美國科學家愛迪生。

8、愛迪生在1879年研製成功耐用 碳絲燈泡,為世界帶來了光明。愛迪生髮明瞭很多電器產品,正式註冊的發

明有 一千三百種之多,被譽為 發明大王。愛迪生是把“電”的福音傳播到人間的天使。

9、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 卡爾·本茨 設計出 內燃機。以內燃機為動力,卡爾·本茨 在1885年試製 汽車成功。卡爾·本茨 被稱為 汽車之父。

10、汽車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作用): 汽車的大量使用,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擴大了人們的活動範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1、1903年12月,美國的 萊特兄弟 製成 飛機,把人類在天空翱翔的理想變成了現實。

12、飛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作用):

飛機已經成為人們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13、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成果(成就):

汽車、 飛機、 碳絲燈泡(或:電燈泡、電燈)、 內燃機、 電話、發電機、電動機、電報、電車、等。

14、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發明的交通工具及其動力機:

第一次工業革命: 火車、輪船 動力機是 蒸汽機

第二次工業革命: 汽車、飛機 動力機是 內燃機

15、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分別使人類進入的時代: 蒸汽時代 、 電氣時代

16、兩次工業革命對我們有什麼啟迪?(或:啟示? 或:說明了什麼?)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②、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

③、科學技術改善了人們的生活。

④、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學習科學家勇於創新,努力探求科學奧祕的精神品質。

  會考歷史知識要點

1.1922年,墨索里尼在義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權。

2.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標誌著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3.1936年,日本軍部建立法西斯政權,標誌著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

4.1937年,德、日、意結成了侵略性軍事集團:軸心國。世界和平面臨威脅。

5.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首腦簽約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將英法綏靖政策推向頂峰。

6.二戰前,德國佔領的國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

7.二戰開始的標誌: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進一步擴大: 1941年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蘇德戰爭爆發。(莫斯科保衛戰打破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空前擴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8.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原因: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引發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事件:1941年,日本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標誌: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

9.二戰轉折: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戰役

10.1945年2月,美、英、蘇(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召開雅爾塔會議,三國軍隊分割槽佔領戰敗後的德國;蘇聯同意在歐洲戰爭結束後對日作戰; 決定成立聯合國

  會考歷史知識

第一次世界大戰

1、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原因:

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如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與英、法、俄等老

牌帝國主義國家展開了激烈爭奪。

2、19世紀末20世紀初(或:一戰前)形成的兩大敵對的帝國主義侵略集團: 三國同盟 三國協約

3、三國同盟的成員國: 德國、 奧匈帝國、 義大利 (核心國:德國)

三國協約的成員國: 英國、 法國、 俄國 (核心國:英國)

4、 這兩大軍事侵略集團形成的嚴重後果?(或:對國際形勢產生什麼影響?)

這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5、 素有歐洲“火藥桶”之稱的是: 巴爾幹半島

6、 一戰的`導火線(或帝國主義發動戰爭的藉口): 薩拉熱窩事件

7、通過薩拉熱窩事件認識到: 突發事件嚴重威脅人類和平。

8、一戰爆發的時間: 1914年7月。 爆發的標誌: 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9、一戰前參加同盟國,戰爭開始後為了自身利益又參加協約國的是: 義大利

10、1916年的 凡爾登戰役,造成雙方共七十多萬人的傷亡,被稱為 凡爾登絞肉機,是一戰的轉折點。

11、凡爾登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戰爭的殘酷性。

12、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參加協約國。中國也加入協約國方面作戰。

13、一戰結束的時間、標誌:1918年11月; 德國投降。 一戰的結局: 以同盟國的失敗告終。

14、一戰的危害(影響、嚴重後果): 這場帝國主義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造成了人員和財產的

巨大損失,參戰各國共死傷三千多萬人,其中被戰爭、飢餓、疾病等奪去生命的人超過一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