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文體知識複習

教育考試 閱讀(4.57K)

文體知識對於成考專升本的考試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考好成考語文,提前做好相應的複習很重要。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文體知識複習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文體知識複習,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文體知識複習

  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大學語文文體知識複習

1、議論文

議論文是指以議論說理為主的文章,包括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論點是作者的觀點或主張;論據是證明論點的根據,可分為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論證是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大型別。論證的方法有歸納論證(例證論證)、演繹論證、比較論證(類比論證、對比證論)、比喻論證等。駁論的方法有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等。

2、記敘文

記敘文是指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的文章。它以敘述為主,往往間用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手法。

3、詩、詞、曲、賦

詩、詞、曲都屬於詩歌的範疇。詩歌以豐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對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語言凝練而富有形象性;富於節奏感和韻律美。中國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詞有詞牌,寫詞必須受詞調的限制,句式以長短句為主,押韻比較靈活。

曲可分為散曲和劇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散曲句句押韻,一韻到底。

賦是漢代形成的特殊文體,講究鋪敘、文采、對仗和韻律,一般採用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結構方式。

4、小說

小說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小說要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小說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人物活動的特定環境。

  成考語文測試題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問:(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兩句採用了什麼表現方法?

(2)這兩句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3)請找出這段文字中的喻體和被喻體。

答:(1)對比。

(2)反映了貧富懸殊、尖銳階級對立的現實。同時也揭露了統治者不顧百姓的死活。

(3)喻體;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被喻體: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

2、閱讀下面一段話,然後回答問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問:(1)在這段文字中河伯的.心態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引起河伯心態變化的原因是什麼?

(3)河伯心態變化說明了什麼?

(4)從這段文字中可以引出一個怎樣的成語?

答:(1)由沾沾自喜到自識其醜,“望洋興嘆”。

(2)因為它離開了黃河狹小的天地,看到了大海遼闊的景象,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3)說明人的認識要受到所處環境的影響和制約。

(4)望洋興嘆。

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然後回答問題: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

問:(1)這段話告訴我什麼道理?

(2)什麼叫“曲士”?

(3)這段話運用了哪些修辭?

答:(1)人的認識要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2)生活在窮鄉僻壤裡的人物。

(3)比喻和排比。

4、閱讀下面一段話,然後回答問題。

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

問:(1)這段文字說明了什麼道理?

(2)這段文字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3)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

(4)從這段文字來看,莊子的散文在運用比喻的時候有什麼顯著的特點?

答:(1)說明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人的認識和作為市十分有限的。

(2)類比法和對比法。

(3)排比句和反詰句。

(4)連類而及,層次疊出。

  成考語文文言文複習資料

【孰若】【與其……孰若】

表示選擇(舍前取後),譯為:“哪如”“與其……哪如……”

①與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馮婉貞》)

②與其殺是童,孰若賣之(《童區寄傳》)

【則】

(一)連詞。

1.表示承接關係。譯為"就""便",或譯為"原來是""已經是"。例如:

①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鬥卮酒。(《鴻門宴》)

②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勸學》)

③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石鐘山記》)

④臨視,則蟲集冠上(《促織》)

2.表示條件、假設關係。譯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麼”“就”“便”。

①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捕蛇者說》)

3.表示並列關係。這種用法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則"連用,每個"則"字都用在意思相對、結構相似的一個分句裡,表示分句之間是並列關係。可譯為"就",或不譯。

①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師說》)

②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③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④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4.表示轉折、讓步關係。表示轉折時,用在後一分句,譯為"可是""卻";表示讓步時,用在前一分句,譯為"雖然""倒是"。

①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師說》)

②手裁舉,則雙超忽而躍(《促織》)

③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詩經》)

5.表示選擇關係。常和“非”“不”呼應著用,譯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則徙爾(《捕蛇者說》)

②非其身之所種則不食(《勾踐滅吳》)

(二)副詞。

1.用在判斷句中,起強調和確認作用,可譯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2.表對已然或發現的強調。可譯為“已經”“原來”“原來已經”。

①及諸河,則在舟中矣。(《殽之戰》

(三)名詞。

1.指分項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條數。

①《論語》六則。

2。準則,法則。

①以身作則。

(四)動詞。效法。

①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輒”,總是,常常。

①居則曰:“不吾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