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資料

教育考試 閱讀(3.02W)

要想在成考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還得了解掌握語文文學常識。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資料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資料

  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複習資料

1、晚唐詩壇,李商隱與杜牧並稱,號“小李杜”。

杜牧的寫景抒情之作,描摹自然之美,以抒發俊爽之情。如《山行》、《清明》這些詩突出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熱愛,以及為之陶醉的風情。

2、李商隱的詩其藝術風格深情綿邈、綺麗精工。

(1)工於比興,情致纏綿。善於運用比興、象徵等手法,刻劃入微,傳達纏綿的情感

(2)巧於用典,意蘊含蓄朦朧。詩人往往用神話、典故,以及比興、象徵等手法,構成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意蘊含蓄,耐人咀嚼。非邏輯的、跳躍的意象組合;朦朧情思與朦朧境界的創造;把詩境虛化。這樣的非寫實的藝術表現手法,不僅極大地擴大了詩的容量,且亦留給讀者以更大的聯想空間。就藝術表現手法的創新而言,在中國詩史上是空前的。

(3)語言清麗,尤擅七律。李商隱的詩歌語言,兼具清和麗的特點。

  成考語文別考考點

1.作家作品

本文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名軻,戰國時期思想家。孟子和孔子合稱“孔孟”,同屬儒家學派。孟子主張施仁政,行王道,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本文是一篇以對話形式展開的議論文。

2.中心思想

本文記錄了孟子和梁惠王的對話,圍繞“民不加多”和如何使“民加多”的問題展開論述,具體闡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統治者應持有的正確態度,表現了孟子的王道仁政的思想。

3.連鎖推理

所謂連鎖推理是以前幾句得出的結論為前提,推出新的結論;再以新的結論為前提,推出更新的結論。這種推理的好處是可以使文章環環相扣,層層推進,前後承接緊密,氣勢強勁。本文運用了連鎖推理的地方有兩處:(1)在論述行王道的初步措施時,孟子以“不違農時”“數罟不入灣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為前提,推出了“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的結論。接著以此為前提,推出“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的新結論。最後又以這個結論為前提,推出了“王道之始也”這一更新的結論。(2)論述行王道的根本措施的時候,孟子由“五畝之宅”“雞豚狗彘之畜”“百畝之田”等措施人手,推出“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的結論,再由此結論推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新結論。

4.排比句的作用

本文中有兩組排比句:“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排比句可以增強文章的氣勢。

5.比喻的作用

本文著名的比喻是“五十步笑百步”,是孟子在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時使用的,說明梁惠王與鄰國之君在治國方法上無本質的區別,否定梁惠王的“盡心”之說。還有一處比喻是在論述使民加多的正確態度的時候,運用了“刺人而殺之,日:‘非我也,兵也”’的比喻,揭露梁惠王把“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的錯誤觀點。比喻將抽象的'道理闡述得形象而生動,具體而深刻。

  成考語文備考複習資料

1.作家作品

馬致遠,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人稱“曲狀元”。《天淨沙》,曲牌名。元代散曲有小令和套數之分,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數由同一曲調中兩支以上的曲子組成。這首《天淨沙》是小令,被譽為“秋思之祖”。

2.鼎足對

鼎足對就是指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第一句可對第二句,第二句可對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與第一句相對。這首小令語言凝練自然,明白如話,而又內涵豐富,意境深遠。特別是開頭三句的“鼎足對”,由三組名詞九種景物構成,既沒用動詞,也沒有關聯詞連線,而意境自現。

3.點睛之筆

“斷腸人在天涯”是全曲的點睛之筆,點明主題:遊子思歸,倦於漂泊。

4.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寓情於景。作者在這首小令中是把一組組景物組成色彩濃郁的畫面來傳達感情的。作者將“斷腸人在天涯”的濃重的愁思融進孤寂、蒼涼、蕭索的秋郊日暮的畫面中,使我們彷彿看到了馬背上主人公疲憊而憔悴的身影,感受到作者寂寞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