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教育考試>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課文複習資料

教育考試 閱讀(2.19W)

要想在成考語文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首先還得複習好語文相應的複習資料。那麼關於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課文複習資料有哪些呢?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課文複習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2017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課文複習資料

  成人大學聯考專升本語文課文複習資料

1.《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他的作品還有《綠》、《背影》。

2.文章緊扣“匆匆”,寫了時光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3.本文細膩的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與惋惜。課文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設問等修辭手法。開頭、結尾都用了設問句,首尾呼應,突出時間來去匆匆的惋惜和無奈的強烈情感。本文結構精巧,層次清楚,轉層自然,首尾呼應。文字清秀,雋永,淳樸。 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

4.寫出珍惜時間的語句。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 黑髮不是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5.句子理解:

①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用排比的句式,表明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運用設問的方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逝去而無法挽留的無奈和對已逝日子的深深留念。仿寫句子:太陽落了,有再升起來的時候;月亮缺了,有再圓的時候;潮水退了,有再漲的時候。

②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運用比喻,把自己過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針尖上的水滴,把時間的流比喻成大海。表現出作者十分無奈的愁緒,也寫出了時間是如此渺小,消逝如此之快,無影無蹤,無聲無息的特點。

③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作者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日子在生活的不經意中來去匆匆。那麼作者嘆息,是因為:作者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且在已經流逝的時間裡沒有什麼作為,所以嘆息。

④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

作者把自己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形象化為“如輕煙”“如薄霧”,比喻獨特,聯想新奇。輕煙、薄霧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就是如此稍縱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

  成考語文虛詞複習資料

“者”

起輔助作用的代詞。與一般代詞不同的是,“者”不能獨立充當句子成分,必須附著於其他詞或短語之後,共同構成名詞性結構,以指代一定的人、事、物,可在句中充當主語、定語、賓語、中心語等。可以與“者”組合的詞類較多,意義或作用也各不相同,主要有:

1、與名詞組合:

主要可分兩類:

復指名詞或名詞性主語,引出謂語。此時“者”通常可以不譯,也可視需要譯為

“……此人”、“……這個人”、“……的情況”等。例如: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李將軍列傳》)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馬伶傳》)

氣盛則言之短長與聲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書》)

2、復指名詞或名詞結構,充當動詞賓語。此時“者”通常可以不譯,也可視需要譯為“……此人”、“……的人(情況)”等。例如:

(1)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馮諼客孟嘗君》)

3、與數量詞組合:

表示數量的種類。可譯為“種”、“樣”、“類”、“方面”等,也可不譯。例如: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將伐顓臾》)

(2)此三者,吾遺恨也。(《五代史伶官傳序》)

(3)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諫逐客書》)

(4)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諫逐客書》)

4、與時間詞組合:

表示一定的時間範圍,可譯為“……的時候”等。例如:

(1)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季氏將伐顓臾》)

(2)始者,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非聖人之志不敢存。(《答李翊書》)

5、與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組合:

將原有的形容詞或形容詞性短語變成名詞性結構,可酌情譯為“……的”、“……的人

(或情況、東西、事情等)“。例如:

(1)夫物不產於秦,可寶者多。(《諫逐客書》)

6、與動詞或動詞短語組合:

將原有的動詞或動詞性短語變為名詞性結構,也可酌情譯為“……的”、“……的人

(或情況、東西、事情等)“。例如:

(1)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將伐顓臾》)

(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3)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諫逐客書》)

(4)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李將軍列傳》)

(5)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張中丞傳後敘》)

(6)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前赤壁賦》)

7、此外,“者”字結構有一類是提示或強調結果,以引出對緣由的解釋,此時可譯為“……的原因”等。例如: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莊子。秋水》)

若是者何也?(《諫逐客書》)

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馮諼客孟嘗君》)

  成考語文文言文虛詞複習資料

一、合音詞

1、“之於”的合音(即取“之”的聲母、“於”的韻母和聲調拼合而成。“於”古音同“乎”)。“之”為指示代詞,“於”為介詞,所以此時“諸”只出現在句中:“之”是前面出現的動詞的賓語,指代上文提到的人、事、物:“於”則與後面的詞或短語組成介賓結構,介紹前面的動賓結構關涉到物件、處所、地點、內容等。例如:

(1)用與舍屬諸人。(《答李翊書》)

(2)用則施諸人,舍則傳諸其徒,垂諸文而為後世法。(《答李翊書》)

(3)更譬諸操舟……(《論毅力》)

(4)公伐諸鄢。(《鄭伯克段於鄢》)

2、“之乎”的合音。“之”為指示代詞,“乎”為語氣詞,此時“諸”只出現在句末:“之”是前面出現的動詞的賓語,“乎”用來結束句子。例如:

(1)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孟子梁惠王下》)

二、約數詞

此時“諸”作定語,表示某一範圍的全體,或全體中的每一個體,可譯為“各位”、“眾”等。例如:驅而之薛,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來合卷。(《馮諼客孟嘗君》)

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李將軍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