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彙報>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彙報材料

彙報 閱讀(1.22W)

校本研訓是學校的常規工作,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和主要的途徑,更關係著一所學校的長遠發展。校本研訓不用出遠門,不花大價錢,搞得好,還是便宜貨,還能解決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實際問題。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彙報材料

今天有這樣好的機會,向各位專家彙報我校的此項工作,希望給位領導多多指導,從而能夠使我們在校本研訓的工作中走得更穩,走得更快,走得更遠。下面向大家彙報的內容有些是我們一直在做的,有些是我們邊想邊做的,有些還只是我們基於現狀及現有一些理論的一點思考。

有著濃厚的研訓氛圍,許多教師都是帶著課題搞教育。學校校本研訓的常態工作可圈可點,有聲有色。兩週一次的教研組和備課組活動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題。參與研訓的各位教師積極主動,面對教育教學中的各種疑惑、問題都能坦誠相見。

目前形成了了較為穩固的研訓模式,即八環節教研流程:即“主題確定——理論學習——課堂實戰——理念評課——交流小結——活動反思——統一進度——確定任務”。每個環節力求活潑有效。

比如課堂實戰,我們常採用“幾人一課”即同一備課組的教師合背一課,一人執教;“一課多人”,同一備課組的多名教師上統一的內容;“跨班上課”;等方法,聽課教師事先分工,後寫出診斷,共同把脈,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堂實戰,結合本組課題,把研究的內容與課堂實戰緊密結合,使理論與實踐共同發育。

理論只有與實踐結合,才能迸發出活力。我們不斷地把培訓的內容充實到每個教研環節中去的。目前我們還是覺得學校教學的比較大的一個問題還是課堂教學效率、質量仍就低下。新課改的確使我們教育教學的理念、方式、行為產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還是清醒的意識到,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革命遠未成功,一輪課改結束了,但是新課改工作還只是剛開了個頭,培訓要堅守住教學的主陣地——課堂,向課堂要質量,讓課堂綻放教與學的魅力,讓課堂吸引孩子,讓課堂成為師生共享教育幸福、教師成長、學生髮展的舞臺。

所以這幾年來,學校借新教育教改這股東風,始終把“打造高效課堂”作為校本研訓的主旋律。圍繞打造高效課堂,學校用活動促培訓,儘可能的豐富培訓的形式。先後開展了教師論壇、案列分析、教育敘事、專題講座、課例分析、骨

幹示範、校際互動、課件製作、沙龍交流、技能比武等一系列活動。在活動中大家對高效課堂的認識漸漸清晰起來,漸漸有了點自己的感覺。高效的課堂應該有序、有情、有理、有度。序,即課堂秩序要收放自如,課堂不是菜市場。有情,即課堂是情感交融的課堂,不是冷冰冰的手術室,是教師學生智慧碰撞的課堂,是動態生成,對話互動的課堂。有理,即尊重課堂正確的價值取向。有度,即課堂要有參與度、練習度、拓展度與達成度。

我校的校本研訓模式:

(一)交尺子:就是制定培訓目標,使之,成為全體教師自覺的奮鬥目標,克服"職業倦怠",不斷地超越自我,而不至於流於平庸,成為無所事事的"教書匠"。

(二)指路子:就是指明具體的培訓內容和途徑。教學基本功(五至八項)是基本內容,研讀較為系統的教育理論專著是重要內容,及時吸收最新的教育教學改革資訊是必要內容,研究實際問題、採取得力措施、提高教學質量是最終目的。

(三)想點子:就是不斷地改進適應新情況、新物件的培訓辦法。

1、 規範性:樹立一個觀念,養成一個習慣。

一個觀念——常規工作就是校本培訓。教師從早到晚做的那些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應該說都是校本培訓,而且是最具體、最實在的培訓。如果能這樣認識,那些工作在心理上就不再是負擔,而是提高能力的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就不再是完成任務了事,而是會自覺地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工作結果也不再是單純地促進學生成才,而是使自己得到了成長。

一個習慣——凡公開場合的發言或談話,都經過認真準備,並形成書面材料。如:團旗下講話、值周教師工作總結、備課組中心發言、教研組說課、教師會述職等等,都要求寫成書面材料。這對國小教師來說,便於他們對工作中的問題深入思考、斟酌語言、提高水平。我們相信,這樣堅持下去,教師的教學業務、理論水平都會在一定時候出現飛躍。

2、 實效性:就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培訓計劃,並適時調整。近一年以來,我校開展的計算機、演講比賽、教育論文寫作講座、說課競賽、現場研討會、活動化學習指導模式的建立等活動,都是在研究實際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的活動,力求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起到實效性的指導作用。

3、 多樣性:

一是師資多層次。我校不斷完善和健全理論學習和業務學習制度,加強學習交流,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創造條件,採取多種形式給教師提供學習的機會。學校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形式,創設一切有利條件,組織教師參加各類學習班、專題講座、觀摩課堂教學。另外,學校還請許多專家來校作報告。我們還挖掘校內的資源,請學校骨幹教師分主題進行專題講座。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彙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