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工作方案 閱讀(1.99W)

國小美術課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術教育不但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的培養和發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幾年來我們國家也非常重視美術教育,但因為應試教育的影響家長和部分學校重視的並不夠,在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更是不能忽略的,那麼該如何來培養林區學生的美術興趣,提高學生創造能力 學校外部因素是大環境,我們很難改變,但是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改變 內因,轉變教學觀念,從課堂抓起,激發學生的興趣.

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過:"知諸,不如好諸.好諸,不如樂諸",濃厚的興趣會使人樂此不疲.任何人只要對從事的某項活動有濃厚的興趣,他就能積極,創造性地去完成它.相反,如果他對從事的某項工作不感興趣,不要說創造性地工作,就是一般性地完成任務都是困難的.因此,有興趣是人們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學習更是如此,可以說興趣對學習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美術學科具有其他學科所沒有的特殊性,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它是一項長久的艱苦的工作.

那麼如何培養學生對美術的濃厚興趣呢 我認為必須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徵,創設良好的美術學習情境,運用多種教學媒體為學生提供美的材料,採用多種技能訓練方法,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受美,創造美.

一,選擇感興趣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教學形式要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書本上的教學內容不一定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知識,教師完全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選擇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靈活性選用更是取決於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和教師掌握教學技巧的多寡;打破傳統的教學形式,更靈活,更實用地組織教學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方向.例如在講五年級《平面設計》這一課時,學生感覺內容枯燥,不願意學.於是,我把整節課放到遊戲比賽中.比比看哪個小組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組合出的圖案漂亮哪個小組用線擺出的圖形漂亮 哪個小組……學生在笑聲中不自覺地完成了平面設計的學習.

二,要給學生藝術表現的空間

作為美術教師要允許學生個性的自由發展,允許學生興趣的不同方向,承認

學生存在的個體差異,承認學生對知識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識的能力有強有弱;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來消化和掌握知識,努力創造一個愉快,寬鬆,充滿藝術情趣的學習環境,以贏得學生的青睞.在教學中,我從來不隨意否定學生作品裡所體現的與眾不同的東西,因為美術不同於某一道數學題只能有一個答案,美術作品的美具有多樣性,需要從不同的視覺角度去欣賞和評判,否則條條框框太多會限制學生的創作思路,使學生的作品顯得千篇一律,缺乏個性與活力.所以,無論學生的作品顯得誇張還是平淡,細膩還是粗獷,熱情還是寧靜.作業講評時我注意多說優點,多肯定學生具有創造性的一面,激發學生創造,表現美的慾望,這樣做,同學們自然會變得更大膽,更充分,更主動地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外界交流,這樣才會給學生的藝術表現提供一個有利的條件.因此,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且還要以一份真誠的心與學生交流思想,交流意見,交朋友,交心.把同學們的藝術表現熱情培養起來,並留一個空間,讓學生的藝術個性表現出來,成為學生心靈的反映.

三,重視學生作業的評價

每個人都有要求進步的願望,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認可自己,學生更是如此.在國小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還很幼稚,這時他們的畫充滿了夢想與天真的色彩,他們非常渴望老師對自己畫的畫有一個好的評價.可以說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們以後能否繼續保持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挖苦;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用真誠和善良的心態去對待學生的作業,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教師要儘可能挖掘出它的優點,並加以表揚.要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長處,從而增強學習信心,培養學習美術的興趣.評語要人文化,突出其優勢,即使是不太好的地方也要用婉轉的語氣說出來,並指出以後改進的措施.給學生寫評語時不要千篇一律,盡是"真好,不錯……"之類的言辭 ,從不使用"畫的像,畫的不像……."這類語言.

四,體驗成功的快樂

讓學生覺得學好美術並不太難,要堅持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覺得只要稍加努力就會獲得成功,讓學生在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中變得更加努力.因為學生幼小的年齡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長時間地關注一件即使經過艱苦努力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的'事情,任何太難完成的教學任務,太複雜的教學過程,都將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況且,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學生也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一門人們還普遍不重視的學科;愉快和輕鬆是美術學科贏得學生喜愛的

《如何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