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6.38K)

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應該首先解決兩個問題:

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1.教育者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

作為教育工作者,貫徹落實《基礎教育改革綱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首先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具體地講,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樹立新的人才觀(教育價值觀)。教育的價值問題首先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問題。傳統教育培養的是被動聽話的學生,是能夠把已有知識記住的學生。現代教育要求教育培養能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自主、不斷地學習,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有獨特的個性、自我意識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生,是能改變和完善外部環境同時又能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學生。轉貼(2)樹立新的知識觀。儘管教育理論的研究對知識的內涵與外延作出了精闢的論述,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仍然將傳授“過去的、陳述性的知識”作為教學的重要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應該樹立一種建構主義的知識觀。

(3)樹立新的學生觀及學生髮展觀。新的學生觀關注學生髮展的潛力和多樣性的統一,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把他們作為起點而不是重點來看待,要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承認和尊重。在教學中,學生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增加,而是使學生各種發展潛能開發、人格發展、良好的意識與習慣養成。

(4)樹立新的學習觀。建構主義主張,學習不是教師簡單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程,別人無法代替。

2.學校教育教學制度改革

在終身學習觀念下,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終身學習者。學校幹部、教師們要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壓力,改革教學管理、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志趣。另外,學校還要放眼社會,為社會服務。

(1)課程結構及內容的調整。在終身學習觀念之下,學校教育要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還必須在課程結構及內容方面有所調整。首先,學校課程應該將重點置於知識“創造”與“探索”的歷程,而非著重既有知識的“傳遞”。其次,學校課程應朝向學習技巧訓練的方向調整。最後,學校教育在課程方面的第三項變革,是要打破學術與休閒的界限、博雅與職業教育的界限及年齡的界限。學習可在休閒中獲得知識,休閒時間也可用來學習,學習與休閒不必截然分開。

(2)學習資料與學習方法的擴充。為了達到培養終身學習者的目的,學校教育不僅應在學習機會方面作結構性的調整,以及在課程結構和內容方面作多方向的統整,還應在教材與學習方法方面作多元化的擴充,引用各種多元化的學習輔導教材。學校教育應該將更多社群教育資源引進作為學習材料。因為生活中的教材,往往被認為是學校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只要是有助於學生個人成長與終身學習的資源,均可當作學習的材料。

如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篇2]

自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引人終身教育理論以後,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深人人心。從科教興國的戰略高度,我國提出了到2017年“基本建立起終身學習體系”的工作目標。因此,加強終身學習思想的理論研究、實證研究和經驗總結,著手構建我國終身學習體系,加快我國學習化社會的歷史程序,不僅關係到我國21世紀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總體方向,而且與我國經濟建設所依靠的人力資源質量息息相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終身學習理念的涵義

各國教育專家關於終身學習理念的論著浩瀚,觀點各異。196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人教育局負責人郎格朗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1972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對“終身教育”、“終身學習”和“學習化社會”的觀點作了精闢論述,強調人必須“在一生的一切時間和空間中學習”。1994年在義大利舉行了“首屆世紀終身學習會議”,提出了“終身學習是二十一世紀的生存概念”。終身學習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終身學習成為時尚。現代教育思想達到共識:終身學習“是貫穿人的一生的學習,是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是敢於打破狹隘界限面向真實複雜學習任務的學習,是與他人分享、協作、共建的學習,是不斷進行自我反思的學習,是依託資訊科技將真實情景與虛擬情景融會貫通的學習,是以資訊科技為強大學習工具的潛力無窮的學習”。

二、終身學習理念與傳統學習理念的對比

在社會經濟的劇烈變遷、資訊科技加速進步的情況下,傳統的學校教育面臨著改革的挑戰。在傳統的學校教育中,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幫助兒童、青少年完成社會化的準備,使其在接受知識及文化的薰陶之後,能夠適應社會的變遷,成為社會成員中的一分子。然而,由於現代社會知識不斷翻新,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在進人社會之後可能已經面臨淘汰的命運。同時,隨著個人生涯發展歷程角色的複雜化,個人在離開學校後才是學習真正的開始。終身學習的觀念,強烈挑戰了以學習為主體的學習觀念,使學校教育面臨必須改革的境地。終身學習的觀念,打破了以往將學習活動侷限在學校教育的階段,使學習活動能夠貫穿人生全程的各個階段,幫助個人適應快速變遷的社會。終身學習的方法,注重“學習技巧”的培養,而不像傳統學習觀,注重既有知識的熟練。終身學習的內容,是以人類生活及社會角色需要為範圍,而不像傳統學習觀,以書本上的知識為主要學習內容。終身學習的物件,是以社會上的全民為物件,強調人人均應擁有學習機會,而不像傳統學習觀,將學習機會侷限在學校,主要以青少年、兒童為物件。終身學習的目標,是以培養終身學習者為目標,注重終身學習的態度及習慣的.養成,而不像傳統學習觀,以文憑或學歷的獲得,以及一技之長的習得為主要的學習目標。

三、現代教育中。怎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

在現代教育中,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應該首先解決兩個問題:

1.教育者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

作為教育工作者,貫徹落實《基礎教育改革綱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首先要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具體地講,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樹立新的人才觀(教育價值觀)。教育的價值問題首先是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的問題。傳統教育培養的是被動聽話的學生,是能夠把已有知識記住的學生。現代教育要求教育培養能夠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自主、不斷地學習,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具有獨特的個性、自我意識和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學生,是能改變和完善外部環境同時又能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的學生。(2)樹立新的知識觀。儘管教育理論的研究對知識的內涵與外延作出了精闢的論述,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仍然將傳授“過去的、陳述性的知識”作為教學的重要知識目標。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應該樹立一種建構主義的知識觀。

(3)樹立新的學生觀及學生髮展觀。新的學生觀關注學生髮展的潛力和多樣性的統一,關注學生潛能的開發,把他們作為起點而不是重點來看待,要對學生的個別差異給予承認和尊重。在教學中,學生的發展,絕不僅僅是學生知識的增加,而是使學生各種發展潛能開發、人格發展、良好的意識與習慣養成。

(4)樹立新的學習觀。建構主義主張,學習不是教師簡單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資訊,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這種建構程,別人無法代替。

2.學校教育教學制度改革

在終身學習觀念下,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終身學習者。學校幹部、教師們要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壓力,改革教學管理、教學內容和方法,培養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志趣。另外,學校還要放眼社會,為社會服務。

(1)課程結構及內容的調整。在終身學習觀念之下,學校教育要培養學生成為終身學習者,還必須在課程結構及內容方面有所調整。首先,學校課程應該將重點置於知識“創造”與“探索”的歷程,而非著重既有知識的“傳遞”。其次,學校課程應朝向學習技巧訓練的方向調整。最後,學校教育在課程方面的第三項變革,是要打破學術與休閒的界限、博雅與職業教育的界限及年齡的界限。學習可在休閒中獲得知識,休閒時間也可用來學習,學習與休閒不必截然分開。

(2)學習資料與學習方法的擴充。為了達到培養終身學習者的目的,學校教育不僅應在學習機會方面作結構性的調整,以及在課程結構和內容方面作多方向的統整,還應在教材與學習方法方面作多元化的擴充,引用各種多元化的學習輔導教材。學校教育應該將更多社群教育資源引進作為學習材料。因為生活中的教材,往往被認為是學校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資源。只要是有助於學生個人成長與終身學習的資源,均可當作學習的材料。

四、結語

學習是一個人、一個團體和一個國家長期的使命。一個人、一個團體、一個國家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得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終身學習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教育理念,還可以轉化為具體實踐的行動。從歐盟定1999年為歐洲終身學習年,制定《教與學:邁向學習社會》的政策白-皮-書,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學習:內在的寶藏》的報告書,提倡“全民學習”的觀念等,可見,推動終身學習運動,加速教育改革,已成為21世紀世界各國的教育趨勢。展望未來,我們必須對學校教育徹底改革,以終身學習理念作為教育改革的指標,積極培養下一代成為“終身學習者”,使每個國民都懂得如何終身學習,以迎接新世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