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研究生如何培養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1.31W)

對於研究生,導師很多時候僅僅起到一個標杆的作用。無論是對專業知識的學習,研究課題的選擇還是研究資料的獲取都要依靠自身。這個時候,如何將自己--一個單獨的個體和相關的研究課題聯絡起來,並能夠使自己成為該研究方向的專才乃至資深人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

研究生如何培養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

個人認為在這方面沒有走過太多的彎路,因此很願意說說自己的一些體會,下面我就自己從開始讀研到現在已經從事一些專題的研究這個過程中的經歷作個小結,一方面能期得到老蟲子們的指教,讓自己能更好的看清楚自己走過的路,另一方面也期望能為蟲子們提供些許幫助,回報木蟲大恩之萬一。

一、需要有很強的好奇心和剋制力。這兩方面的作用恰恰如矛和盾,要想平衡把握以至隨心所欲運用自如,確實需要很深的修煉。矛銳易敗敵,盾薄則易敗於敵。沒有好奇心的人很難期望能在學術上獲取創新。獵奇心主要是指對一切相關、次相關乃至基本不相關的東西都要懷有一定的興趣。可以從三個不同層次說明其功效:

對於相關性較大的知識域,需要廣泛而深入的涉獵研究,否則很難把握前沿,甚或很難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一點實際有意義的成果;有許多人不是費盡心力做出研究成果後才發現別人n年前就做出來了啊?

對於有一定相關性的知識則應對其主要概況有個大致瞭解。因為我們目前一般研究面很窄,但涉及面又很廣。譬如我搞水工結構的,但研究過程中往往需要岩土、材料、熱力學等等方面的知識,甚至有些東西直接關乎我的計算結果。這個時候就需要對該支域作一些專題研究,花上兩三天,當然無需太深,只要不致讓這些東西成為我們前進的絆腳石即可。

對於不相關的,主要是指一些軟環境類的知識。說是不相關,僅對於專業方向而言。適當的上一些好的特色網站。如軟體的學習,網路的應用,一些資源的獲取渠道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往往自己冥思數日、或是花費數日的問題,用一個相關的技巧就可輕易而解。我以前要處理一個相關的資料,由於資料量特別大,往往搞的我精疲力竭,後來運用excel和editplus相結合,兩分鐘搞定。效率和準確性均不可同日而語。還有段時間發表文章,為個編排和文獻弄得很傷神,後來從小木蟲論壇上看到一些技巧後如法炮製果然處理神速。最讓我心存感激的

是發現了noteexpress的運用,不但讓我輕鬆編寫修改文獻,更重要的是讓我在一個星期內獲取了以前一年時間對於專業領域的瞭解深度。有了這個軟體法寶,就如同擁有了可以隨時排程的各個領域的大師來給我講解,那種快感簡直難以盡言!所以當現在聽人說他的導師都從不跟他講專業知識時我除了暗自慶幸外還能說什麼呢?

再談剋制力。軟體雖好,不可深究,我們不是軟體師(專業軟體或軟體專業除外);網路資源雖優厚,我們不可蛻變成伺服器。至於上網時偶爾冒出來的一些路邊野花,傳奇‘性’聞,還有每晚準時忠誠陪伴的地主婆婆或地主美眉,傳奇裡面的神仙姐姐,剋制力的作用就更無需提。

二、處理知識分辨知識的能力。下載的訣竅在於選擇好的網站和下載軟體,我兒子都知道(鄭重宣告:“兒子”專案目前還處於預可研階段)。但是處理知識卻非具有較敏銳的觀察力和較為寬廣的知識面不可。有時候是因為某個問題而去圖書館借某種書,但是發現最後感興趣的是書中其他方面的內容。這個時候,往往有兩種結果:一是你在還書之前還沒有將你的注意力拉回來;一是查了有用的東西趕緊還掉。現在我發覺最好是先將需要的東西吸收,然後將感興趣的東西作個專門的摘錄,既可以拓寬知識面,又為以後需要深入研究時提供線索。查詢文獻也是如此。先撒網拉網收網,後挑肥魚大魚貴魚,再把喜歡的小魚苗苗們收養著先,其他的螺絲鐵釘卵石之流統統扔掉。一般按我們國家目前的期刊生產速度和生產規模,一網撒去收穫頗豐,若不能明辨貴賤親疏,定會累死在河灘上爬不起來,口吐白沫卻還做著院士的夢。呵呵,說的有點過。但實際情況是即便是有著非常好的閱讀習慣的人,也很難堅持一天認真閱讀三篇文獻(編輯或疑似編輯不在此列)。

三、深入研究的習慣。優秀是一種習慣,而深入研究的習慣則無疑是成為優秀學者的先決條件。不要為少看了一場球而抱怨,不要為導師少給了幾個錢而煩惱,也不需為自己比別人多做了幾個專案而沾沾自喜。浮躁,學者之大忌也;貪嗔,亦學者大忌也。導師往往喜歡橫著走,他們已有了洞穴,可我們就必須縱向走,或者盤旋著縱向走。想搞研究的xdjm們,得常常思量著自己是否在橫著走,是否日夜疲憊卻依然對我們心愛的研究目標不即不離?兩種心態對科研比較不利,一是總覺得自己沒取得進展,卻找不到方向;建議先花十天時間把本科的主

《研究生如何培養自身獲取知識的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