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2.57W)

國小低中年級學生的思維正處於以動作、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的階段,如果抓住這一時期進行訓練,必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根據國小生年齡特點和思維品質的發展,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覺得可以這樣培養:

如何培養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

一、 加強動手操作,發展學生思維

“手是腦的老師。”國小生學習數學是與具體實踐活動分不開的。重視動手操作是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最有效途徑之一。因此,操作活動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例如三年級“千克和克”中有這樣一道思考題:一個天平左邊擺放著3個菠蘿和1個蘋果,右邊擺放著1個菠蘿和7個蘋果,這時天平兩端保持平衡,假設每個菠蘿都同樣重,每個蘋果也同樣重,請問一個菠蘿的重量是一個蘋果的幾倍?教材呈現的天平圖是靜止的,它反映的是菠蘿和蘋果之間的等量關係,教材是讓三年級的學生通過觀察天平左右兩邊水果的數量,推匯出一個菠蘿和一個蘋果之間重量的關係,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如果教師製作動態課件直觀演示去掉一個菠蘿和一個蘋果,學生能發現2個菠蘿正好與6個蘋果一樣重,可是這樣做的結果學生就失去了一次自主探索知識的機會。作為教師,怎樣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去獲得一種數學思維的培養呢?怎樣才能讓孩子們通過數學思考,靈活地來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呢?教師讓學生嘗試用身邊的物品自己擺一擺,看一看,想一想,看能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師的鼓勵下,孩子們沒有被思考題嚇倒。沒有實物的操作,但孩子很機靈地想出辦法來克服,他們同桌合作把直尺橫跨在兩個鉛筆盒上自制了一架“天平”,然後把菠蘿、蘋果這些圖片分別按照題目的要求擺放在自制“天平”的兩端,當在天平兩端同時拿掉一個菠蘿和一個蘋果時,學生興奮地發現2個菠蘿正好與6個蘋果一樣重,進而得出:一個菠蘿的重量是一個蘋果的3倍。學生從直觀感受等量關係到操作體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圓滿地解決這道題目。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一定是要在動筆解題時培養,也可以在數學活動中通過操作讓學生獲得。通過學生親自操作,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更容易,記得更牢,而且有利於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 注重訓練語言,促進學生思維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思維依靠語言,語言促進思維。教師對學生加強語言的調控,訓練其口語表達能力,是學生能夠有根有據進行思考的基礎。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只滿足於學生說出是與非、多與少,至於說話是否完整,說話的順序是否顛倒,教師不太留意,這樣無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指導學生髮表見解,使學生比較完整地敘述思考過程,準確無誤地說出解答思路,並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簡潔規範,逐步提高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讓儘量多的學生能有說的機會,不僅要了解學生說的結果,也要重視學生說的質量。

例如應用題教學:果園裡有梨樹45棵,比桔樹少9棵,桔樹有多少棵?啟發引導學生按下列要點講清算理:(1) 根據哪個條件知道“誰與誰比”“誰多誰少”“知誰求誰”?(2) “梨樹比桔樹少9棵”換成另外的說法應該怎樣敘述?(3) 要求桔樹多少棵,實際是求比幾多幾的數,應該用什麼方法計算?這些問題讓學生一一綜合連貫地回答,要求語言清晰,表達清楚。低中年級學生畢竟還小,有的不知該怎麼說,老師就及時幫助他說完想法,並表揚他想法不錯,是個很能幹的好孩子。學生嚐到了成功的甜頭,更有表現的慾望,探究的動力,思維也得到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是無限的,雖然他們有時表述得不大清楚,但老師要保護好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迸發出更多的、更耀眼的火花。

這個思維訓練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經過不斷反覆講練,既有利於教師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錯誤,又能提高低中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 適時類比遷移,溝通學生思維

國小生的認知結構比較零散,他們不善於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因而考慮問題缺乏深度,教學中可根據教材的內在聯絡,引導學生進行類比推理。

例如二年級“乘法口訣”的教學:先通過一環緊扣一環的步驟,讓學生展示“生動”的思維過程,使學生認識2~4的乘法口訣的規律性,瞭解每句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然後利用低年級學生模仿性強的特點,讓他們模仿老師的做法去試一試,推匯出5~6的乘法口訣。生模仿獲得成功後,就與他們一起總結幾個步驟:(1) 擺出實物,提供思維材料;(2) 列出加法式子的結果;(3) 列出乘法式子,說明它的結果就是加法式子結果;(4) 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數和結果編出口訣。讓他們按以上步驟一步步獨立地推導7~8的乘法口訣。

《如何培養國小中高年級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