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教師資格>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試卷

教師資格 閱讀(1.69W)

  一、單項選擇題

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試模擬試卷

1.《愛彌兒》的著者是( )

A.康德

B.裴斯泰洛齊

C.盧梭

D.洛克

【答案】C。解析:略。

2.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表現在( )

A.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

B.教育再生產勞動力

C.文化體系

D.教育為文化本體

【答案】D。解析:從廣義上說,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文化,因為教育既是文化的構成體,又是文化的傳遞、深化與提升的手段。這就是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

3.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戌學制

D.壬子癸丑學制

【答案】B。解析:壬寅學制是我國頒佈的第一個現代學制,但沒有實行;癸卯學制是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

4.( )是指實際工作者(如教師)基於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與專家、學者及本單位的成員共同合作,將實際問題作為研究的主題進行系統的研究,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研究方法。

A.敘事研究法

B.實驗研究法

C.行動研究法

D.質的研究法

【答案】C。解析:題幹描述的是行動研究法的概念。

5.校園文化屬於( )

A.顯性課程

B.隱性課程

C.國家課程

D.地方課程

【答案】B。解析:隱性課程亦稱潛在課程、自發課程,是學校情境中以間接的、內隱的方式呈現的課程,一般來說,隱性課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校的物質環境;第二,學校班級中長期形成的制度與非制度文化;第三,學校中的人際關係。

6.在高年級運用得比較多的教學方法是( )

A.講授法

B.討論法

C.發現法

D.讀書指導法

【答案】B。解析: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知識、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因此,討論法在高年級運用得比較多。

7.把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年級的學生編在一個教室裡,由一位教師分別用不同的教材在一節課裡對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

A.分組教學

B.複式教學

C.個別教學

D.特朗普制

【答案】B。解析:題幹描述的是複式教學的概念。

8.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 )

A.備課

B.上課

C.課外輔導

D.課外活動

【答案】B。解析: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最直接的體現,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9.德育過程是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其進行順序是( )

A.以知為開端,知、情、意、行依次進行

B.以情為開端,情、知、意、行依次進行

C.以意為開端,意、知、情、行依次進行

D.視具體情況,可有多種開端

【答案】D。解析:略。

10.“要儘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儘可能地尊重一個人。”這句話出自( )

A.蘇霍姆林斯基

B.凱洛夫

C.馬卡連柯

D.烏申斯基

【答案】C。解析:題乾的描述出自馬卡連柯,體現了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11.說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語言文字說服和( )

A.事實說服

B.理論說服

C.直接說服

D.間接說服

【答案】A。解析:說服教育法是通過語言說理,使學生明曉道理,分清是非,提高品德認識的方法,它包括語言文字說服和事實說服。

12.瞭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

A.中心

B.基礎

C.任務

D.途徑

【答案】B。解析:瞭解和研究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13.下列關於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性格表現了人們對現實和周圍世界的態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

C.性格沒有好壞之分

D.性格的生理機制是在後天建立起來的條件反射系統

【答案】C。解析:性格可以做善惡評價,有好壞之分。

14.問題解決的基本特點不包括( )

A.目的性

B.認知性

C.序列性

D.間接性

【答案】D。解析:問題解決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標,應用各種認知活動、技能等,經過一系列的思維操作,使問題得到解決的過程。其具有目的性、認知性和序列性三大特點。

理論中B指的是( )

A.誘發性事件

B.個體的情緒

C.對事件的看法

D.個體的行為反應

【答案】C。解析:ABC理論中A代表個體遇到的主要事實、行為、事件,B代表個體對A的信念、觀點,C代表事件造成的情緒結果。

16.追求成功者傾向於選擇成功概率為( )的任務。

A.25%

B.50%

C.75%

D.100%

【答案】B。解析:高成就動機者往往選擇有50%機率成功的任務。

17.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本質屬性、特徵抽取出來,並區別於其他屬性、特徵的思維過程稱做( )

A.分類

B.概括

C.抽象

D.比較

【答案】C。解析:抽象是在人腦中提煉各種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的、本質的特徵,捨棄個別的、非本質的特徵的過程。

18.要開啟一個三位陣列成的密碼鎖,可以從000、001、002逐一嘗試直到998、999,最終便會找到一個正確答 案,這種解決問題的策略是( )

A.推理式

B.演算法

C.演繹式

D.啟發式

【答案】B。解析:演算法式即把解決問題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舉出來,逐一嘗試。

19.小明在學習了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的、虎是哺乳動物之後,得出虎是胎生的這一判斷,小明的這種思維形式是( )

A.抽象概念

B.關係判斷

C.歸納推理

D.演繹推理

【答案】D。解析:演繹推理是從一般到特殊或具體的推理過程。

20.( )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規範自己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和特徵。

A.品德

B.意志

C.道德

D.情緒

【答案】A。解析:品德又稱道德品質,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準則規範自己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和特徵。它是社會道德準則在個人思想與行動中的體現,是個性中具有道德評價意義的核心部分。

二、辨析題

1.任何人的發展都不能離開遺傳素質。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形態、結構以及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等。這些遺傳素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人的發展就是在人類特有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展開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內部矛盾鬥爭的'發展過程。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1)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依賴於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響,都必須通過學生思想狀態的變化,經過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鬥爭,才能發生作用,促使學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鬥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教育者應當自覺利用矛盾運動的規律,促進學生思想矛盾向社會需要的方向轉化。(3)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鬥爭的過程,鬥爭的過程也是學生品德不斷髮展的過程,這一規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3.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可分為三種:先高後低,先低後高,中較低、兩頭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的三種:(1)先高後低。很多情況下,個體在學習工作的最初階段精神狀態往往是最好的,此時有足夠的動力與精力,因此注意力在工作的起初也最容易集中到注意物件上。然而隨著工作的程序,精神狀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下降,注意力也隨之降低。這是一種先高後低的模式。(2)先低與後高。個體在工作學習的開始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受到各方面新異刺激的干擾,因此此時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高。但是隨著工作的程序,環境的熟悉性逐漸增加,在更加放鬆和熟悉的狀態下注意力會逐漸提升。(3)中間高,兩頭低。個體在工作的開始階段需要適應環境,避免刺激的干擾,而工作即將結束時也會有心態的起伏、精力的衰減,因此在學習工作的最初和最後階段其精神狀態都沒有達到最佳,注意力也因此受到影響。與此對應,在工作的中間階段屬於個體最佳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

4.信度高,效度不一定高;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答案】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信度是指一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某種行為特徵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信的測驗未必有效,而有效測驗必定可信。

三、簡答題

1.簡述課外活動的意義。

【參考答案】

課外活動的意義:

(1)課外活動有利於學生開闊眼界,獲得知識;

(2)課外活動有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3)課外活動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

(4)課外活動是因材施教,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廣闊天地。

2.簡述認知療法的過程。

【參考答案】

認知療法的過程:

(1)建立求助的動機;

(2)適應不良性認知的矯正;

(3)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的認知;

(4)改變有關自我的認知。

3.簡述如何針對不同氣質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參考答案】

(1)對膽汁質的學生,教師應採取直截了當的方式,但這些學生不宜輕易激怒,對其嚴厲批評要有說服力,培養其自制力,堅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於進取的個性品質。

(2)對多血質的學生,可以採取多種教育方式,但要定期提醒,對其缺點嚴厲批評。教師應鼓勵他們勇於克服困難,培養紮實專一的精神,防止其見異思遷,創造條件,多給他們活動的機會,培養他們朝氣蓬勃,足智多謀的優點。

(3)對黏液質的學生,教師要採取耐心教育的方式,讓他們有考慮和做出反應的足夠時間,培養其生氣勃勃的精神,熱情開朗的個性和以誠待人、工作踏實頑強的優點。

(4)對抑鬱質的學生,則應採取委婉暗示的方式,對其多關心、愛護,不宜在公開場合下指責,不宜過於嚴厲地批評,培養他們親切、友好,善於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養其敏感、機智、認真、細緻、高自尊的優點。

4.簡述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方法。

【參考答案】

中學生良好情緒的培養方法有:

(1)正確認識情緒,形成正當、合理的需要;

(2)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充實和豐富中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健康的情趣;

(3)鍛鍊身體;

(4)使自己永遠保持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基調,培養幽默感;

(5)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中學生愛生活、愛祖國、愛人民的思想情感;

(6)培養消除不良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