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衛生資格>

2017衛生資格初級中藥師考試複習資料

衛生資格 閱讀(5.59K)

為了方便考生們更加系統的複習,下面應屆畢業生考試網為大家搜尋整理了2017初級中藥師考試複習資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衛生資格初級中藥師考試複習資料

 魚腥草的性狀特徵

性狀鑑別莖扁圓形,皺縮而彎曲,長20-30cm;

表面黃棕色,具縱稜,節明顯,下部節處有鬚根殘存;

質脆,易折斷。葉互生。多皺縮。展平後心形,長3-5,寬3-4.5cm;

上面暗綠或黃綠色,下面綠褐色或灰棕色;

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成鞘狀。穗狀花序項生。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以葉多、色綠、有花穗、魚腥氣濃者為佳。

顯微鑑別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多角形,有較密的波狀紋理,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5 個;

油細胞散在,類圓形,周圍7-8個表皮細胞呈放射狀排列。

腺毛無柄,頭部3-4個細胞內含淡棕色物,頂部細胞常已無分泌物、或皺縮。

非腺毛(葉脈處)2-4(-10)個細胞,長180-蛐200μm,基部直徑約40μm表面有條狀紋理。

下表皮氣孔、非腺毛較多。葉肉組織中有小簇晶微在。直徑 6-10μm.

 西洋參的功效

一、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功能

西洋參中的皁甙可以有效增強中樞神經,達到靜心凝神、消除疲勞、增強記憶力等作用,可適用於失眠、煩躁、記憶力衰退及老年痴呆等症狀。

二、保護心血管系統

常服西洋參可以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氧化、強化心肌收縮能力,冠心病患者症狀表現為氣陰兩虛、心慌氣短可長期服用西洋參,療效顯著。

西洋參的功效還在於可以調節血壓,可有效降低暫時性和永續性血壓,有助於高血壓、心律失常、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腦血栓等疾病的恢復。

三、提高免疫力

西洋參作為補氣保健首選藥材,可以促進血清蛋白合成、骨髓蛋白合成、器官蛋白合成等,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有效抵抗癌症。

四、促進血液活力

長服西洋參可以降低血液凝固性、抑制血小板凝聚、抗動脈粥樣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

五、治療糖尿病

西洋參可以降低血糖、調節胰島素分泌、促進糖代謝和脂肪代謝,對治療糖尿病有一定輔助作用。

 橘皮和青皮鑑別

橘皮

性溫而能行氣消積化滯,治食積停滯、脘腹脹痛及嘔吐食少 質輕力緩,

溫和不峻,主理脾肺氣滯 燥溼化痰,治咳嗽痰多、

胸悶不暢及溼濁中阻之胸悶腹脹和肝氣乘脾之腹痛洩瀉。

青皮

質重沉降下行而力猛,主疏肝氣破氣 善散結止痛,

治肝鬱胸脅脹痛、****脹痛或結塊乳癰、疝氣腫痛、症瘕積聚及久瘧癖塊

 長筒馬先蒿|來源|性味

【拼音名】 Chánɡ Tǒnɡ Mǎ Xiān Hāo

【別名】露茹色爾布(藏名)

【來源】為玄蔘科植物長筒馬先蒿的花。5~10月採收。

【生境分佈】生於高山草甸及溪流兩旁。分佈雲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澀。”

【功能主治】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利水,澀精。治水腫,遺精,耳鳴,口乾舌燥,癰腫。”

②《陝甘寧青中草藥選》:“清熱除溼。治肝炎,膽囊炎,小便帶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草藥簡介】低矮草本,高10~20釐米。根束生,表皮深褐色。莖單生或叢生,直立,不分枝。基出葉常成密叢,有長柄;莖葉互生;

葉片羽狀淺裂至深裂。披針形至狹長圓形,裂片5~9對,有重鋸齒,齒常有胼胝而反捲。

花均腋生;萼管狀,齒2枚,掌狀分裂,裂片有鋸齒;

花冠2脣形,黃色,在下脣近喉處有棕紅色的斑點2個,花管細長,下脣3個裂片均有明顯的凹頭。蒴果披針形。

種子狹卵圓形。花期5~10 月。

  長杆蘭|來源|功能

【來源】為蘭科植物竹葉蘭的全草或根莖。

【中藥化學成分】花和莖含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谷甾醇(sitosterol)。

【植物形態】竹葉蘭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1.5米。葉互生,闊線形,堅挺,長10~18釐米,寬2~3釐米,無葉柄,葉鞘抱莖。

總狀花序頂生,長2.5~8釐米,不分枝;苞片小,凹陷;

花白色或粉紅色;萼長2.5釐米或過之;花瓣卵狀矩圓形,脣瓣稍長,頂端闊3 裂。

蒴果長橢圓形,長5釐米,直徑3釐米,成熟時開裂。花期秋季。

野生於溼潤的草叢中或溪澗旁。分佈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採集】全年可採。鮮用或切碎晒乾用。

【性味】《雲南思茅中草藥選》:“苦,平。”

【功用主治】①《雲南思茅中草藥選》:“清熱解毒,祛風溼,消炎,利尿。

治風溼性腰腿廟,胃痛,尿路感染,腳氣水腫,食物中毒。”

②《廣西藥植名錄》:“止痛,散瘀,利水。治痧氣,積熱,浮腫,腹痛,疳積,黃疸,肺結核,精神病,風溼骨痛,刀傷出血,蛇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白暨豚|來源|性味

【出處】 始載於《中國藥用動物志》。

【拼音名】 Bái Jì Tún

【英文名】 suckling pig

【別名】 白旗、白鰭、白鰭豚、白江豬

【來源】 藥材基源: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採收和儲藏:白暨豚的脂肪入藥,捕殺後,殺死取其脂肪,用小火將油煉出,放涼後呈膏狀。

【原形態】 白暨豚,身體呈紡錘形,臍處最粗。體長1.5-2.5m,重約230kg.吻極狹長,約30cm,前端略上翹。噴氣孔縱長,位頭頂偏左。眼極小,位於口角後上方。耳孔小如針眼,位於頭兩側,眼的後下方。

背鰭三角形,位於體中部略後,上端尖,基閽長,鰭肢較寬,末端圓鈍。屬鰭後緣凹入,中央有齒刻。背面藍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一般為乳白色。各鰭皆白色,故名白鰭豚。頭骨左右不對稱,顱腔大。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棲息於長江中下游,洞庭、鄱陽湖等地。以中上層魚類為主食。

資源分佈:分佈於長江中下游的幹流中也見於洞庭、鄱陽湖及錢塘江口一帶。

【性味】 苦;鹹;寒

【歸經】 心;肺經

【功效與作用】 鎮咳;清熱解毒。主咳嗽;燒、燙傷等症

【用法用量】 內服:煎熬後食用,適量。外用:適量,塗擦。

【各家論述】 《中國藥用動物志》:有鎮咳、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燒、燙傷等症。

【摘錄】 《中華本草》

白接骨|來源|性味

【別名】接骨草、玉接骨、接骨丹、金不換、橡皮草、白龍骨、六釐草、猢猻節根、血見愁[浙江]

【來源】爵床科白接骨屬植物白接骨Asystasiella chinensis (S. Moore) E. Hossain [Asystasia chinensis S. Moore],以全草或根狀莖入藥。夏秋採收,洗淨,鮮用或晒乾。

【性味歸經】淡,涼。

【拉 丁 名】Asystasiella neesiana(Wall.) Lindau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利尿。用於肺結核,咽喉腫痛,糖尿病,腹水;

外用治外傷出血,扭傷,癤腫。

【用法用量】 1~2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晒乾研末撒傷口。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