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醫學>執業藥師>

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考點整理

執業藥師 閱讀(2.18W)

執業藥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執業藥師資格證書》並經註冊登記,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單位中執業的藥學技術人員。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考點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執業藥師《藥學綜合知識》考點整理

尿酸(urine uric acid)

(一)簡述

尿酸為體內嘌呤類代謝分解產物,人體尿酸來自體內細胞核蛋白分解代謝(內源性佔80%)和食物的分解代謝(外源性佔20%)過程,尿酸具有酸性,以鉀、鈉鹽的形式從尿液中排出。

參考範圍:

磷鎢酸還原法:2。4~5。4mmol/24h

(二)臨床意義

1。尿酸增高

(1)疾病

痛風,或組織大量破壞、核蛋白分解過度,如肺炎、子癇等。

(2)核蛋白代謝增強

如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細胞增生不良、溶血性貧血、惡性貧血、紅細胞增多症、甲狀腺功能亢進、一氧化碳中毒、牛皮癬等。

(3)生理性

食用高嘌呤食物、木糖醇攝人過多、劇烈運動、禁食。

(4)用藥

腎小管重吸收障礙,如肝豆狀核變性,或使用促皮質素(ACTH)與腎上腺皮質激素,此類疾病血尿酸減少,尿尿酸增多。

2。尿酸減少

(1)疾病

腎功能不全、痛風發作前期。

(2)飲食

高糖、高脂肪飲食。

尿澱粉酶(urine amylase)

(一)簡述

尿澱粉酶催化澱粉分子中葡萄糖苷水解,產生糊精、麥芽糖或葡萄糖,故又稱為α澱粉酶,主要由胰腺分泌,稱為澱粉酶;另一種由唾液腺分泌,稱為唾液澱粉酶。

參考範圍:

碘—澱粉比色法:l00~1200U

(二)臨床意義

1。尿澱粉酶增高

(1)急性胰腺炎發作期

尿澱粉酶活性上升稍晚於血清澱粉酶,且維持時間稍長。

(2)疾病

胰頭癌、流行性腮腺炎、胃潰瘍穿孔也可見尿澱粉酶上升。

2。尿澱粉酶減少

見於重症肝病、嚴重燒傷、糖尿病等。

糞外觀(fecal appearance)

(一)簡述

正常人的糞便色澤為黃褐色,嬰兒為黃色,均為柱狀軟便。糞便的顏色主要受糞膽素影響,當攝入混合性食物時,則呈黃褐色;嬰兒的糞便為黃色,主要緣於嬰兒的膽色素代謝功能尚未完全。糞便有臭味,有少量黏液但肉眼不可見。

影響糞便色澤的主要因素如下。

(1)飲食

肉食者糞便為黑褐色,綠葉菜食者糞便為暗綠色,食用巧克力、咖啡者糞便為醬色,食用西紅柿、西瓜者糞便為紅色,食用黑芝麻者糞便為無光澤的'黑色。

(2)藥物

口服藥用炭、鉍製劑、鐵製劑、中草藥者糞便可呈無光澤的灰黑色,服用大黃、番瀉葉等中藥者大便呈黃色。另服用:

①解熱鎮痛藥,保泰鬆、羥基保泰鬆可使大便變紅或黑色;水楊酸鈉可使大便成為紅至黑色;

②抗生素,利福平可使大便變成橘紅至紅色;

③抗凝血藥,華法林、雙香豆素、雙香豆素乙酯、醋硝香豆素(新抗凝)可使大便變紅。

(二)臨床意義

(1)稀糊狀或水樣糞便

常由腸蠕動亢進、水分吸收不充分所致,見於各種腸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瀉,或急性胃腸炎;若出現大量的黃綠色稀便並含有膜狀物則應考慮偽膜性腸炎;大量稀水便也可見於艾滋病患者腸道孢子蟲感染。

(2)米泔水樣便

由腸道受刺激,大量分泌水分所致,見於霍亂、副霍亂等。

(3)黏液便

由腸道受刺激分泌黏液過多所致,見於小腸炎症(黏液混於糞便中)、大腸炎症(黏液附著於糞便表面)。

(4)凍狀便

主要見於過敏性腸炎、慢性菌痢等。

(5)膿血便

為下段腸道疾病的表現,主要見於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直腸或結腸癌、阿米巴痢疾(以血為主,呈暗紅果醬色)。

(6)乳凝塊便

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現,常見於兒童消化不良。

(7)鮮血便

主要見於痔瘡、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

(8)柏油便

糞便黑色有光澤,為上消化道出血(>50m1)後,紅細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糞便隱血強陽性,可確定為上消化道出血等。

(9)白陶土便

由於膽汁減少或缺乏,使糞膽素減少或缺乏,見於各種病因的阻塞性黃疸。

(10)細條便

為直腸狹窄的表現,主要見於直腸癌。

糞隱血(fecal occult blood test)

(一)簡述

一般情況下,糞便中無可見紅細胞,結果通常為陰性。

參考範圍:陰性

(一)臨床意義

在病理情況下,糞隱血可見於:

(1)消化道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的隱血陽性率可達55%~77%,可呈間歇性陽性,雖出血量大但非持續性。

(2)消化道腫瘤

胃癌、結腸癌患者的隱血阻性率可達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續性。

(3)其他疾病

腸結核、克隆病、潰瘍性結腸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癜、急性白血病、傷寒、迴歸熱、鉤蟲病等;對老年人則有助於早期發現消化道惡性腫瘤。

糞膽原(stercobilinogen)

(一)簡述

糞膽原大部分在結腸被氧化為尿膽素而被排出體外,正常糞便中檢查呈陽性反應。但在測定中應結合糞膽素、尿膽原、尿膽紅素定性實驗及血膽紅素等,以有效鑑別診斷黃疽的性質。

參考範圍:陽性

(二)臨床意義

1。糞膽原增加

在溶血性黃疸時明顯增加;也可見於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

2。糞膽原減少

在阻塞性黃疸時明顯減少;在肝細胞性黃疸時可增加或減少。

糞便細胞顯微鏡檢查(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feces cell)

(一)簡述

糞便的顯微鏡檢查主要對有形細胞、原蟲、真菌、寄生蟲卵進行觀察,以便了解整個消化道及器官的功能或病理狀態。

參考範圍:

紅細胞:無

白細胞:無或偶見

上皮細胞:偶見

細菌:正常菌群

真菌:少量

寄生蟲卵:無致病性蟲卵

(二)臨床意義

(1)白細胞增多

見於腸道炎症(常伴有膿細胞),如細菌性痢疾(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潰瘍性結腸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腸炎和腸道反應性疾病(還可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和漿細胞增多)。

(2)紅細胞

見於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結腸癌等。細菌性痢疾時常有紅細胞散在,形態較完整;阿米巴痢疾時紅細胞則成堆且被破壞。

(3)吞噬細胞增多

主要見於急性腸炎和痢疾(可與膿細胞同時出現)。在急性出血性腸炎,有時可見多核鉅細胞。

(4)上皮細胞

為腸壁炎症的特徵,如結腸炎、偽膜性腸炎。

(5)真菌

大量或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致病常見於菌群失調,普通酵母菌大量繁殖可致輕度腹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