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太極拳整體動作技法

太極拳 閱讀(1.94W)

太極拳的手法,手臂須鬆柔圓活,並須剛柔相濟,忌硬忌滯,動作螺旋式地旋轉作大小不等的弧形或環形,橫直順逆,起落伸縮,應走弧線,使關節圓活如意,筋肉纖維得到鬆舒的活動。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太極拳整體動作技法,歡迎閱讀與收藏。

太極拳整體動作技法

太極拳整體動作技法

一、太極拳整體動作之眼法

眼法要隨著主要的手的動作而向前平視。凡動作變化首先用意識指導內部(內臟)向預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先向預定前去的方向前視,然後身法、手法、步法跟上去,所謂“一轉眼則周身全動”。這是“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內臟),然後形動(外形)”的細緻的鍛鍊方法。這樣細心體會地去練,可以逐漸做到:意到、眼到、身到、手到、步到,說動一齊俱動,說到一齊俱到,形神合一,也就能達到練拳有精神的評語。

看人練拳時如何看出他的精神貫注?首先可以從眼法上來判斷。俗語說:“神聚於眼”,“眼為心之苗”,有些人在練太極拳時專將目光輪流注視左右手掌,不隨動作的轉移將目光前視,對鍛鍊視力的靈活性和延展及遠是沒有幫助的。眼神不靈動,定式時目光不嚴正地前視,則意無所專注,勁不能充足,神不能團聚,必然使觀者感覺到練拳者毫無神氣。那種採用靜坐時“垂簾閉目”式的眼半開半閉以及專視手掌的練法,除了對養靜有益外,對鍛鍊視力是沒有好處的。練拳時目光隨動作轉移而向前方遠處凝視,既能使眼球神經獲得訓練,也有助於視力的恢復和增強。

在花樹叢多的綠化環境中練拳,既有利於呼吸新鮮空氣,使身體能適應氣候的變化,也有利於視力的恢復和增強。一天有一定時間進行鍛鍊,對患病者大腦神經的恢復是有好處的。每天在公園練拳者比在室內練拳者在療效上、健身效果上要好的多,其道理就在這裡。當然,在霧濃露重、烈風陣雨中練太極拳或鍛鍊氣功療法,是害多利少的。

練拳時能夠婉曲勻稱,氣勢相連,好像風中楊柳,搖曳生姿,富有節奏的情趣,是練功夫日久後,身手步協調,上下相隨,內外合一的表現,這是“誠於中,形於外”,裡邊有情有景,外形上才能顯示出氣象萬千的“神氣活現”。而“神氣活現”,主要從眼法上透露。太極拳名家在演拳時“目光如電”,“目光四射”,“威而不猛”,不但在技擊作用上為了識透對方的動向,所謂“其機在目,敵情預曉”,以及先發制人地用眼法懾服對方;在藝術形象上也由於目光的靈活有神使演拳富於生命力。

目光經由手指尖或中指間前視,意貫指尖,指肚著力,食指或中指勁到,餘指勁也到;手指尖勁到,足趾尖勁也到。眼神須照顧上下兩旁,要表現出大方、舒展、嚴肅、沉靜的神氣。勁只能貫到九分,神氣要貫到十分,勁似乎貫足而尚未貫足的時候,下一勢的動作就接著變動。每勢完成時的“似停非停,停而不停”,是太極拳 “勢勢相承,著著貫串”的必要條件。“勁斷意不斷”,“斷而復連”,即是指的形式上似乎停頓,而意識仍然貫注,內勁仍然運轉。

對極度神經衰弱者,眼光隨手轉動向前平視即會感到頭暈者,可以採用靜坐時“垂簾閉目”式的眼半開半閉來練拳,這是可以根據情況作決定的。拳的練法要適應學者的體力條件,這是沒有問題的。

二、太極拳整體動作之手法

太極拳的手法,手臂須鬆柔圓活,並須剛柔相濟,忌硬忌滯,動作螺旋式地旋轉作大小不等的弧形或環形,橫直順逆,起落伸縮,應走弧線,使關節圓活如意,筋肉纖維得到鬆舒的活動。太極拳術語的“沉肩墜肘”就是要把肩關節、肘關節放鬆。沉肩墜肘可以幫助胸部寬舒,背脊有力,氣不上浮,也有利於手臂引伸、收縮時力量加大。放鬆肩肘關節,不是短時間可以做到,必須在每次練拳時對每個動作都用意識引導放鬆,特別在姿勢變轉時要用意識引導放鬆並旋轉肩肘關節,起到“伸筋拔骨”的作用。只有先把肩肘關節鬆開,手臂動作才能靈活圓轉,不僵不滯。

練拳時用意不用力,動勢時要以手領肘,以肘領肩;停勢前要以肩催肘,以肘催手;輕輕運動手臂,微微有膨脹延展的意思始終貫串在兩臂之中,“膀隨腕轉”,“腕隨掌轉”,觸處成圓,拳論所謂:“上下一條線,全憑兩手轉”。凡需加大運動量者,上下肢都要貫勁。“源動腰脊,勁貫四梢”。上肢的以意貫勁須敷滿於全部手臂,而勁點則隨動作的技法作用而隨時變換,沉肩垂肘,內勁貫足,沉著、鬆靜,兼而有之。兩肩切不可貫勁,兩肩宜鬆沉,手臂動作才能靈活無滯,也有助於沉氣。內勁由兩肩收於脊背,注於腰間,由上而下,謂之合;內勁由腰間通於脊背,佈於兩膊,達於手指,是由下而上,謂之開。太極拳功夫之步驟,先求鬆靜,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以至不柔不剛,亦柔亦剛。貫勁之法,為積柔成剛階段,為增強體質,發展力量打下堅實基礎。是功夫從實處下,從實處托出虛來的階段。即前人說的:練成渾厚之勁,再從渾厚勁練出輕靈來。用功日久,手臂自然地會產生沉重的感覺,沉重中帶有輕靈,輕靈中帶有沉重;輕靈而不流於漂浮,沉重而不犯僵滯。手臂圓熟,內勁像水銀那樣地既沉重又流動靈活,隨意可轉移到某一點。這就是拳論“運勁須無微不到”,“勁似鬆非鬆”,“似剛非剛,似柔非柔”,“外似棉花,內如鋼條”所要求達到的境界。

腕關節要圓活,手指宜鬆柔微曲,前推時掌根微微著力,手指微曲而不犯硬,手指太曲則不易意貫指尖,太直則犯硬。意須貫到手指,指肚微微著力,練習稍久,便會感覺到指尖膨脹,指肚也顯得飽滿,這是血氣旺盛,達於尖端的徵象。拳論說:“勁貫四梢”,四梢指的是兩手指尖和兩足趾尖。這種勁貫四梢的鍛鍊方法,能使周身勁力集中於手指尖、足趾尖,極為符合於“運勁須無微不到”,氣血周流全身,達於尖端的運動生理。今天我們鍛鍊太極拳的目的是為了治病、保健、為了增強體質,在鍛鍊方法上仍然採用技擊家的鍛鍊方法,當然不在於追求它的技擊性作用,而是為了它在運動生理上有增強體質的價值。

腕關節也必須靈活而又沉著,不可鬆軟,也不可強硬,處處要“似鬆非鬆”,叫做“坐腕”。手和腕的圓轉、輕靈、沉著,才能符合“全憑兩手轉”的練法。

練太極拳從全身來講要求“上下一條線”;從兩手來講要求“全憑兩手轉”而不離中線。人身的“上下一條線”為頭頂至尾閭;中線以鼻與臍為界限。兩手運轉時,左手管左半個身體,右手管右半個身體,中間以鼻與臍為中線,在左手往右運轉,右手往左運轉的過程中,都須經有上對鼻尖,下對足尖的一瞬間,使動作在圓轉中不離中線,對身法的保持中正,不散漫不歪斜極有關係。

三、太極拳整體動作之步法

步法中的幾個基本姿勢稱作“步型”。步型經過移動轉換才稱作“步法”。

太極拳對步法的要求是:進退轉換,虛實分明。左虛則右實,左實則右虛。前進後退時,身腰隨著轉換。邁步要輕靈,不可重滯;落步要穩健,不可搖擺、顫動或笨重。

步法是平衡和支撐全身的根基,動作的靈活或遲滯全在步法的正確或錯誤。

太極拳的步法和手法同樣地須走弧形,劃圓圈,決無直來直往,直上直下的動作,腿部的動作又須和手臂的動作同時協調進行,只有“手隨足運,足隨手運”,才符合 “上下相隨”的原則。邁步時先須將一側的胯根微內收,這一側的腹部充實,坐穩在一腿,穩定重心,然後另一腿緩緩地弧形邁出,但膝關節須微屈,保持膝關節的蓄勢和靈活性。落腳的方向、角度和轉變時足尖的外撇、內扣,或足跟的左旋右轉,其主次先後,都須辨別清楚,虛實主次,條理分明。

太極拳步法的虛實變換,是漸變的而不是突變的。這是為了動作做得細緻,為了“運勁須無微不到”。這種漸變地分清虛實的練法,輪流以一條腿支援全身的重量,似乎得到輪替休息的好處,但因動作的緩而勻,近於靜力性運動,所以實際上一條腿的支撐力很大,因此運動量也是很大的。久練太極拳的人,腿部肌肉特別發達,健步如飛(太極拳的雙人推手是一種競技性的運動,因此堅持推手運動的,上肢的肌肉就特別發達。)但對於初學太極拳者,即使是身體好的也會感到不易支援,因此對初學者特別是年老體弱者,開頭不應該要求步法分清虛實,開頭只能要求邁步小些,架子高些,降低它的運動量,以後視熟練程度和體力條件再要求邁步大些,架子低些,分清虛實和均勻地漸變,逐步提高運動量,逐步增強腿力和膝關節的支撐力量。

兩足雖然分清虛實,還應該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非全然無力,實非全然站煞”。只有虛實相互滲透,才能變化靈活。

凡前進的腿,必須先提大腿,虛勁於膝,帶起提腳跟,足尖斜向下垂,然後足掌和足尖落地,全面落實。做雲手動作時橫行前進的腿則須先落腳尖,然後足掌、足跟落地,全面落實。

凡後退的腿,必須先提大腿,蓄勁於膝,帶起腳跟,足尖斜向下垂,再緩緩後伸,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後全面落實。

兩足開立,凡後腿稍向前移,不向前邁出的,都是先提大腿,蓄勁於膝,帶起提腳跟,先落足尖或足掌,然後足跟落地,全面落實。如“左摟膝拗步”接“手揮琵琶”,“單鞭”接“高探馬”等足部動作,都是後腿向前移動而不邁過前腿,這種步法,稱作“跟步”或“墊步”。後足雖向前進而不邁過前足的,都是先落足尖或足掌,由於前後足尖距離不大,前後足跟可在一條直線上對齊。

凡前進或後退時步伐較大,如“摟膝拗步”前進的弓箭步,或如“倒輦猴”後退的丁八步(弓箭步的反式),後者足不應站在一條直線上,要站的偏開些,較易在動勢和停勢時站得穩當。

凡需加大運動量者,上下肢都需貫勁,“源動腰脊,勁貫四梢”。下肢貫勁之法,骶骨要有力下沉,帶脈極為充實,臀部與足跟成垂直線,屈膝開胯圓襠,臀部之力要貫到足跟,由於軀幹和上肢的重量下壓,膝關節更堅固有力。雙足之勁,似乎纏入地下,有盤根錯節之意;前足沉實踏地,小趾著力,中心落在兩足中間。兩足的虛實變換全在隨勢由腰襠的變換來移動兩足的虛實比例。

歲久積功成,下盤就能在任何變動過程中保持平衡,穩固如大樹之不可動搖。在推手時就能勁起腳跟,力由脊發,達於手指,發力較大、較集中、較快。

四、太極拳整體動作之身法

太極拳的身法,主要為“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處處不使身體各部位散漫失中,要表現出中正、大方、嚴正、舒展、和順的形象。前進、後退、左旋、右轉時,四肢動作不論如何轉換,自頭頂、軀幹至會陰,始終須形成一條直線(“上下一條線”)。拳論說:“百會(頭頂)、中極(臍下小腹處),一氣貫通。”凡是身向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失去重心垂直線平衡的,都是不符合要求的,都是身法上的缺點。兩肩與兩胯,兩乳與兩肚角的上下對齊,齊進齊退,不先不後,是做到身法上“上下相隨”,“上下一條線”的關鍵。

太極拳身法的“中正”,和靜坐時的身法端正是一致的。保持軀幹正直,對老年人特別重要,上身前俯,頭向前傾,彎腰屈背,失去虛靈頂勁,這是衰老的象徵。許多著名書畫家,不論在工作或平時,都是“正襟危坐”,軀幹筆挺的。

但是練拳不能不有伸縮,身法有時也有歪斜,有時彎腰幅度極大,只要仍然保持“百會、中極,一氣貫通”的原則,這就是所謂“中正之偏”。

太極拳身法的輕靈、空鬆、圓活,全憑腰、胯、胸部的運轉,使在任何角度上能保持全身的平衡,最忌頭、身前傾,彎腰屈背。身法的中正,“尾閭中正”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重視了身法端正,但如果沒有“含胸拔背”的配合,上身的胸部就會直僵僵地得不到運動;練拳時如果刻刻留心“意注丹田”,腰部鬆沉直豎,骶骨有力、帶脈(腰部周圍一圈)自然充實,下部自然有穩重的感覺;胸、背部分的肌肉和骨節用意識控制儘量鬆舒下沉,自然就會有“含胸拔背”的姿勢,鬆肩沉肘可以幫助“含胸拔背”姿勢的形成。“含胸拔背”不同於弓背凹胸的病態姿勢。“含胸拔背”時內部橫隔向下舒張,自然地形成橫隔式的深呼吸,可以幫助氣沉腹部,使上體輕靈,下體穩重,它不同於挺胸的上重下輕。胸隔的一張一縮,一升一降,使隔肌有力,腹腔和肝臟也受到有規律的時緊時鬆的腹壓運動,有利於輸送血液和促進肝臟機能的活動。相對的使胸腔和肺部也獲得舒張的鍛鍊,加強了肺活量。這樣一開一合,一呼一吸,可使胸背部的肌肉、骨節和韌帶得到鍛鍊。“勁貫脊中”, “力由脊發”,“牽動往來氣貼背”,即指含胸拔背而言。

另外,我們不能從形式上來理解“含胸拔背”,否則會養成僂背的病態姿勢,與立身中正的原則不符。隨著動作的一開一合,虛實變換,脊椎在中正的狀態下,得到微微的屈伸運動。

身法的中正安舒、輕靈圓活與沉著穩重三者相結合,是太極拳身法的特點。

陳、武兩氏拳家在講究身法時,主張全身整體勁的蓄髮相變是需要“一身備五弓”的,今試為闡發其具體操作方法於後,供愛好太極拳技術者揣摩。

“一身備五弓”指的是身軀猶如一張弓,兩手為兩張弓,兩足為兩張弓。五弓合一,即為全身的整體勁,觸之則旋轉靈活,能蓄能發,滔滔不絕。

身弓以腰為弓把,臍後腰脊命門穴始終以意貫注,中定而不搖擺,動作時以命門穴為原動力,兩腰腎旋轉抽換,帶動胸背部肌肉弧形鬆沉,變換虛實。開呼放勁時,勁往前去,而命門穴往後撐。合吸蓄勢時,命門穴先往後拉。啞門(頸椎第一節)和尾閭骨為弓梢,上下對稱,調節動度,加強其蓄髮之勢。身弓備,則腰部柔韌、中定而下沉,上於“啞門”虛豎,大大椎鼓起(即拔背的作用);下於尾閭骨前送,起到舵手作用而內勁有上翻之意。

手弓以肘為弓把,以注意於肘節,使沉著鬆靜而有定向。手腕和項下鎖骨為弓梢,弓梢必須固定,前後對稱;手在鬆柔靈活中用坐腕來固定(掌根微微著力而下沉,腕節柔而不軟,稱作“坐腕”);鎖骨用意來固定,不使搖擺;鎖骨管著兩手的動向,鎖骨的固定是兩手固定的前提。手弓備則聽拿化發,處處能整而不亂。

足弓以膝為弓把,胯骨與足跟為弓梢。足弓備,則膝關節有力而微前挺(膝關節不可超過足尖),胯骨鬆沉而後撐,臀部與足跟齊,臀部之勁要貫到足跟,兩足根(足趾、足掌、足跟)下沉而又勁往上翻,腰腿之勁自然相順相隨。“有上必有下,有前必有後,有左必有右”,相反相成,對拉勻稱。使能做到勁起腳跟,主宰於腰,通於脊背,形於手指。

五弓合為一弓,以身弓為主,手弓、足弓為輔,是以腰為軸,上於兩膊相系,下於兩腿相隨;上下相隨,中間自然相隨。

每站一勢,須檢查是否五弓俱備,是否形成既能“八面支撐”,又能“八面轉換”的蓄勢。“八面支撐”是穩固厚重,“八面轉換”是旋動靈活。

太極拳全身的總虛實總在於腰腎的轉換,腰腎轉換的樞紐在於腰脊命門穴。腰脊一轉而周身全動,纏繞運轉,無不順遂。內外合一而主從不亂,從而貫串協調。腰脊命門穴是“身弓”中關鍵的關鍵。

五弓合一在推手時表現為一搭手即五弓俱備,源動腰脊,周身勁整,就能“機由己發,力從人借”,弧形走化,直線發勁,蓄髮相變,滔滔不絕。所謂:“全身都是拳”,“全身處處是太極”。

五弓合一是全身內外整體勁練法的一種具體規定,練拳和推手是一致的,練拳即是推手,推手仍是練拳。一站勢為靜,靜中觸動;一變勢為動,雖動猶靜。處處時時能“五弓俱備”,是做到“勁以曲蓄而有餘”的必要條件。

太極拳整體動作技法

一、心靜用意

練太極拳最重要的原則是“心靜用意”,並貫串在練拳的全過程中。這就是說,在練拳時,思想要集中,用意識不斷地指導動作,並且靈活地變換,使任何動作都有一定的指向,不能有顧此失彼的亂動、無根基的漂動、沒目標的擺動、隨著音樂的舞動。

(一)用意指導動作練拳時,未動之前,端正姿勢,呼吸自然,意想臍下小腹部位,摒除雜念,處於一種無思無慮的狀態。一切安排就緒,自覺全身放鬆,心平氣和,然後開始動作。既動之後就要全神貫注,並不斷地用意識來指導每一動作的正確性,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上下相隨,內外合一”,意想勁到,動必合法。太極拳家把精神鍛鍊和肉體鍛鍊看作同樣重要,甚至把前者看得更為重要,提出了“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使所有動作,在意識連續貫注下輕輕運動,不使拙力,從而提高鍛鍊的效果。“心靜用意”就是要把全部精神用在指揮動作上去,做到“意動形隨”。意不中斷,動作也就不會中斷,這就是用意指導動作的練法。這種練法到一定程度後,會使練習者本人感到意趣橫生,使觀者覺得動作柔和優美,好象“行雲流水”,風吹楊柳那樣自然、活潑。初學太極拳時,由於邊想邊做,動作上往往顧此失彼,精神容易緊張。待動作熟練以後,思想就容易專一,心意自然會靜下來,並且越練越寧靜。太極拳功夫越深,練得就會越寧靜。表演時,純靜專一,氣勢騰挪,開合有致,能把觀眾的情緒安定下來,專心欣賞。

(二)練太極拳多年後的內體感覺如果能夠認真做到心靜用意,長年堅持練太極拳,則會使有關部位的神經都處於一定程度的興奮狀態,而其它部位的神經則都處於抑制狀態,導致氣血迴圈加速,經膜和毛細血管擴張,開始出現熱感、發脹或出汗,手指肚比平時飽滿。隨著動作的伸縮旋轉,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進一步會出現有如螞蟻爬行般刺癢的內體感覺,手足運動時有如以小棍撥水似地簌簌抖動的內體感覺,運動時手指肚似有無數針尖往外發射的感覺,會陰、湧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動和衝擊的感覺,甚至會一度出現周身氣流有似蛇行極為快速的感覺。這些暢通氣血的生理現象,隨著功夫的繼續深化,會逐漸消失,但其後練拳的興致更好,體內融融和和,體會到:有空鬆圓活的意趣,時常會感到別有一番意味。這樣,練拳就成為自覺的要求了。上述種種反應,不可強行追求,應該聽其自然,而且因人而異,有的人沒有反應,但也同樣起到療病保健的作用。

二、內外放鬆

(一)從輕緩中求得內外放鬆

肌體內外充分放鬆,是和心靜意同樣重要的一個原則,是貫徹“用意不用力”和“用力不當”的重要措施。練拳時,在心靜用意的前提下,引導肌體各個器官、各機能系統、肌肉、面板和關節放鬆,逐步做到全身不該用力處毫不用力,內外各部該放鬆處無一處不放鬆。

動作輕緩可以邊練習邊體會,以糾正全身內外有不放鬆之處,因此,練太極拳是從動作輕緩中逐步求得內外充分放鬆的。通過長期內外放鬆的鍛鍊,在快速動作中也可保持內外放鬆的狀態,這就是通常說的在緊張情況下的從容不迫。全身內外放鬆的原則,對治病保健極有效果。太極拳從技擊性極強的拳種而所以能夠逐漸應用到治病保健,並被列為醫療體育方法的重要內容,這與鍛鍊原則上的“心靜用意”,“內外放鬆”有很大關連。

太極拳的放鬆,不限於肌肉、皮夫和骨節,它還要求中樞神經系統、內臟器官各機能等全身都要放鬆。這種鍛鍊方法,好處很多:第一,可以不引起精神上的緊張;第二,可使腹式呼吸的橫膈膜運動不受牽制,在治病保健和技擊上都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第三,“肌膚骨節,處處開張”之後,氣血周流無滯,能加強節節貫串的作用,使肢體產生彈性,促進血液迴圈,暢通經氣,起到恢復和增進健康的作用;第四,皮夫觸覺和內休感覺的靈敏性,動作上的順遂和圓活性都能獲得高度的發展;第五,全身肌肉和骨節由於放鬆而自然下沉,增強了下肢部的支撐力,同時,胸背部的肌肉和肋骨節節往下鬆沉,外向前合,有助於沉氣,穩定了重心,加強了合力作用;第六,能夠增強發勁和加快動作速度,因為只有全身應該放鬆處都放鬆了,勁力才能毫無阻礙地迅速地集中到一點,動作也才能毫不滯鈍、圓活地加快速度。因此,放鬆也有阻於做到重心穩定和動作靈敏。

(二)放鬆能夠提高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技巧

放鬆對緊張來說是一種休息。放鬆對解除疲勞,積蓄力量,提高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和技巧,都有直接關係。練拳時,要求始終放鬆。在心靜用意的前提下,引導全身放鬆,是我國古代保健方法如靜坐功、靜行功、氣功等所採用的主要修煉方法,它是跟腹式深呼吸結合起來的。因此,太極拳跟這些保健方法殊途同歸。太極拳的優點是:在適當調整運動量的情況下,能分別適應於治病保健,增強體質和練習技擊的不同需要,這是太極拳的適應性比較廣泛的一個原因。

放鬆首先是“意念”的放鬆,並且是積極振作的,非是漫不經心,消極疲塌的。有人會把放鬆理解成綿軟無力,把精神內斂體會成精神不振。例如,用手向前按時,不坐腕,指尖不用意貫注,結果手腕和指練成軟弱無力,虛弱飄浮,特別在轉動時更顯得軟化無力。鬆腰變成軟塌,腰部不是鬆沉直豎,而是腰桿子挺不起來,以至上身轉動時,左右搖晃,前俯後仰,起不到“腰為中軸”的作用。

所謂放鬆,是要消除拙力,按照規矩用勁,以意貫注於動作過程之中,按照動作的虛實變化適度地去完成動作。只要貫徹“用意不用力”的原則來練拳,就會逐漸產生一種輕靈而又沉重的富有彈性和韌性的內勁。由於肌膚的放鬆,觸覺就非常靈敏。推手時,內勁的靈活運用可以達到十分精密的程度。拳論中有“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一語,這是形容通過長期鍛鍊後使感覺反應靈敏的一個寫照。一般人只要長期練拳和推手,都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正如徐寅生先生在《關於如何打乒乓球》一文中的體會那樣:“球上有髒東西,有汗水,打球的時候也能馬上感覺出來”。隔著一個球拍尚能如此敏感,難到蟲蠅落在面板上的重量就不能覺察出來嗎?

練拳和推手時注意“靜”和“鬆”,勢勢用意苦下功夫,在不知不覺中會逐漸提高力量、耐力、速度、靈敏和技巧。

太極拳傳統的練法是由鬆入柔(化剛為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以至剛柔相濟。按照上述傳統的練拳步驟來看,放鬆不是練太極拳的目的,而是一種達到柔剛相濟的手段。

有些人是沒有耐性從“鬆靜”中練出柔勁來,而是好鼓勁(拙力)來表示練太極拳有勁,有的甚至在外形上多加發勁和震腳動作,把柔性武術的太極拳練成剛化、硬化,這是難於入太極拳之門的,是應該從太極拳理論上來再認識,來糾正鍛鍊步驟上的錯誤。

(三)放鬆的檢查

初學太極拳時,首先檢查身體各部分的放鬆情況,以避免恕目、強項、挺胸、聳肩、突肘、撥腰、屏氣和故意抖擻精神等毛病。先做到胸部、一部分肌肉群以及骨節放鬆(例如,肩肘關節胸腰關節放鬆),然後逐步擴大檢查範圍到全身內外各部分,這是由點及面逐個解決的學習方法。發覺有僵硬不放鬆處,隨即用意引導放鬆。初學太極拳時,有些部分的僵硬和不放鬆都因姿勢歪斜和鼓勁而引起的,因此,糾正姿勢是檢查放鬆情況的一個重要環節。呼吸不順遂,會引起胸悶和肌肉緊張,這就需要檢查動作和呼吸是否協調。

(四)鬆與緊、柔與剛的辯證關係

辯證法的根本規律是對立統一的規律。鬆與緊、柔與剛是對立統一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人體的運動主要是靠肌肉的張與弛,這些肌肉大致可分為屈肌群和伸肌群,屈肌是伸肌的對抗肌,伸肌是屈肌的對抗肌,例如,握拳,是靠屈肌群的收縮和伸肌群的放鬆拉長,拳能握起來,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運動本身就是矛盾”。練拳時如果有鬆無緊,要做到姿勢正確,動作精確是不可能的;和人的站立一樣,只有一條腿緊了,另一條腿才能放鬆,才能自由活動,如果兩條腿都放鬆了,人也就站不住了。全身的放鬆練習,由於太極拳螺旋式的弧形動作,全身各部分肌肉群總是絞來絞去,交叉著一鬆一緊的,這就意味著輕重互變,柔剛相濟。由於放鬆的主導思想在支配著,即使是絞緊的一面,肌肉也不是僵硬的,而是帶有韌性和彈性。

太極拳的鍛鍊步驟是:由鬆入柔,積柔成剛,剛復歸柔,柔剛相濟。由於太極拳的特點是“柔中寓剛”,因此,即使在積柔成剛階段,也是放鬆的時間多於縮緊的時間,這和它的呼吸配合一樣,一般是呼的時間稍為長一些,吸的時間稍為短一些。太極拳每勢的運轉過程是輕鬆的,到定式時是沉著的,貫勁的。《太極拳論》說:“柔化勁,剛落點”和“忽隱忽現”,正是表現太極拳運動的時間與空間的適當運用和變化靈活。太極拳的剛是從鬆柔中鍛煉出來的,即武禹襄所說:“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因此,它的剛仍然是柔中寓剛,這種加強了彈性和韌性的“柔中寓剛”,能夠有時靈活地集中與一點,從而就能發展力量和速度,能“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王宗嶽),“運勁如百鍊鋼,何堅不摧”(武禹襄)。

當隨時迅速集中力量與某一點的一瞬間,稱作“剛”,也就是“放勁”時的剛,在楊、吳、武、孫式拳中,到定式時才作想象式地將隱於內的全身之力聚於一點,這種發勁在形意拳中叫做“暗勁”。而在陳式拳中,卻有許多動作則是到定式時將顯於外的全身之力聚於一點,這種顯於外的發勁在形意拳中叫做“明勁”。

練太極拳進入“柔剛相濟”,“忽隱忽現”階段,高度的放鬆和高度的緊張,始終是交叉著進行的。放鬆與緊張,柔與剛始終是對立統一的,練太極拳初期特別強調放鬆,以致近於忽視了剛的一面。但是,即使在高度集中,迅速發勁,由至柔轉化為至剛時,也須有放鬆的感覺,並且一發之後,立即放鬆。這和用力經濟,變化靈活有關。因此,放鬆的原則,貫串在各式太極拳運動的始終,也是保證練好各式太極拳的基礎。這是人們把太極拳稱作“柔性武術”的由來。久練純熟,剛柔互用,虛實滲透,愈練愈精密細巧,無端緒之可尋,無跡象之可指,斯為得太極拳之真諦。這在形意拳中稱作“化勁”,凡是主張偏柔或偏剛的,都不能稱作太極拳。

(五)輕緩與重快的辯證關係

練太極拳要求在意識引導下動作輕緩,不徐不疾。在動作過程中處處保持姿勢端正,使動作正確,要深入鍛鍊到肌肉內層,“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使內臟和肌肉的活動達到高度協調,“意動形隨,。內外合一”。同時,每個姿勢和動作符合技擊作用的要求。

動作輕緩,是治病保健的有效方法,但同時也是增強體質,提高武術技巧中快與重的特殊訓練方法。

練太極拳從動作緩慢著手,是為了使“運勁須無微不至”;開始就用快速練法,必然處處滑過,做不到處處都能恰到好處。只有練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後,才可開始由慢到快,快後復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

輕是保證全身內外充分放鬆的必要措施。所謂;“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每打一勢,輕輕執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執行”。只有用力越少越好“輕”的練法,動作才能越練越靈活。靈是輕的發展,在輕的基礎上發展靈,方能達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度敏感的“靈”,將來在“忽隱忽現”中兼練沉著的功夫時,也不致於妄動拙力。如此反覆鍛鍊,始能做到快慢輕重,隨心所欲。

太極拳理論說:“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以靜制動,後發先至”,“彼微動,已先動”。可見,練太極拳並不是單純要求緩慢的,而是要求既能慢,又能快的。太極拳的輕靈,正是為了求得重快。能輕則鬆,能鬆則快;能慢則內勁逐漸增長,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在輕緩有了功夫以後,即可隨心所欲地練快,能夠快而不亂,輕而不浮。

太極拳動作緩慢,是一種平穩中正的緩慢,肌肉的骨節不是處在某一特定角度,而是用許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縮和旋轉,因此,能發展骨骼的支撐力和肌肉的彈力和韌力,從而能增強力量和耐力,並能適應各種不同姿勢而始終保持平衡和穩定。

動作緩慢,腿部特別需要大力支撐。因此,緩慢的練法實際上是大運動量的練法。練過長拳多年的人練太極拳,開始總是感到腿力不夠,腰背痠痛;練過摔跤的人再練推手,劃圈子時間久一些便會感到肩關節痠痛,這是因為推手時肩關節活動的密度強而又是對抗性運動。因此,對初學者,特別是體弱者來說,開始不能強調緩慢。所謂練太極拳的初期要求越慢越好,是指練過一段時間,腿力增強以後說的;所謂越慢越好,是和長拳型別拳種的速度作比較而說的,決不能象靜坐功那樣強調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應該以慢動作沒有斷續和停頓,氣勢不散漫為標準。按照前輩太極拳家的傳統練法,陳式老架為八分鐘,楊式大架原為八分鐘,現為二十分鐘,吳式小架為十五分鐘。總以呼吸自然,不感覺呼吸緊促為標準。如果過慢,不但呼吸與動作不易協調,不能“一氣呵成”,精神也不易貫注,動作不靈活,有呆象。容易形成懶散鬆懈的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