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公開課>

企業公開課:管理的本質是創造幸福

公開課 閱讀(1.13W)

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是企業公開課之管理的本質是創造幸福,歡迎大家閱讀。

企業公開課:管理的本質是創造幸福

有人認為,管理的本質是追求利潤;有人認為,管理的本質是享受權威。但其實,讓員工在工作中感到幸福才是管理的真諦。一個七成員工都身帶殘疾的粉筆廠卻能創造非凡的業績,其祕訣正是在於主管善於在管理中創造幸福!

  什麼是幸福?

通俗的看法認為幸福就是個人擁有或者佔有的慾望得到了滿足。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幸福是一種個人的主觀心理感覺,而且是相對的。

但是,日本這間粉筆廠的故事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幸福。這種幸福不是來自個人慾望的滿足,而是來自於 “給予”產生的快樂

想一想那些努力工作的員工們。他們之所以感到幸福是因為他們感到被社會需要,被他人讚美,而所生產的產品被社會需要。這表明,他們的成績被社會認可。一句話,他們感到幸福,因為自己用行動為社會創造幸福。同樣地,那位為他們提供職位的總經理也一定因此感到幸福,因為他給予員工們發揮各自能力的機會。他的“給予”是員工們感到被需要的必要條件。

慾望得以滿足帶來的幸福是加法,因為那隻能使一個人感到幸福。而給予創造的幸福是乘法,因為一個人的給予可以使很多人感到幸福。從這一點看,給予帶來的是一種更加崇高、更加深刻的幸福。

  為什麼給予更能令人感到快樂?

從哲學上講,人與動物的區別在於後者只是靠本能和自然賦予的本性生存。因此,動物從來沒有以超越自己本性的意義活著。而人不同。人之為人,就在於人有自覺意識。這種自覺意識令人們有目的地行動,而且去做有意義的事。做事,無非有兩種目的:為己或者為人。滿足慾望,是利己;而利己,僅僅是為了滿足個體生存最基本需求的行為。因此,以利己獲得的幸福是低層次的。

對人來說,應該超越“利己”,因為,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人是社會的動物”。人,必須依賴社會生存,也應該對社會做出貢獻。缺少後者,人類將走向滅亡。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行動是否有意義,不是看他獲得了多少,而更多地要看他“給予”了社會什麼。只有“給予”才能推動社會文明的進步。

因此,“給予”賦予“做事”以完全不同的意義,因為它既能夠為他人創造幸福,也令“給予”者分享他人的快樂而感到幸福。

這就是“給予”帶來比“滿足慾望”更加崇高的幸福感的原因。

以“給予”的角度看待企業,我們會對企業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將企業的目的侷限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上,這顯然是一種以滿足“獲取”利潤慾望出發的“利己”觀念。

在企業是通過“給予”創造幸福的來源和載體這個前提下,管理就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展開的一系列社會活動。管理活動不僅對他人造成影響,而且管理者對他人的態度和行為也會引起對方的反應。這種反應又會反過來影響企業家和管理者自己。

印度古諺語說:贈人玫瑰之手,經久猶有餘香。給予他人正面鼓勵和讚美,一定會收到同樣的反應,從而使自己也感到快樂。反之,一名每天苛責員工的管理者,你能指望他心裡很快樂嗎?假如連員工都感覺不到幸福,你能期望這樣的企業受到人們的'尊重、並推動社會進步嗎?

當你工作時,千萬別忘了這個原則:管理的本質是創造幸福!

  拓展閱讀:公開課:企業財務報表分析與舞弊識別

信貸業務目前仍然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商業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之一。商業銀行在從事信貸業務時,普遍遵循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三原則”。如何保證信貸資金安全,是首要解決的問題,而正確的信貸決策則是保證信貸資金安全的關鍵因素。信貸業務管理的三個階段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都離不開對企業財務狀況的瞭解,在信貸工作中避免隨意性,必須加強可行性研究,對相關因素做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從技術上對作為放款物件的企業,在經濟效益、償還能力、信用狀況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估,為正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其中,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實際工作中若只注重財務指標和關鍵資料的分析,會給一些經營效益不好的企業管理者有機可乘,他們有可能操縱利潤,濫用關聯方交易,或者一些假銷售手段來使財務報表變得好看,尤其是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素質不高,企業的會計制度不健全,更會發生財務粉飾的情況。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特殊的經營模式和資產規模決定了有些資料對於決定其信用狀況很重要。中小企業由於財務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不完善,抗風險能力也差,對中小企業審查時,應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解決銀行和企業的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上來,所以要關注企業的一些非財務因素。

但即使是再好的財務分析方法也是具有侷限性的,所以在分析報表的過程中就需要考慮資料的全面性、真實性和可比性,以期達到分析目的,獲得可靠的分析結果;另一方面,又不能僵化地以指標判斷問題,對於不同行業、特定企業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則極易發生財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