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小議校園文化中企業文化的滲透路徑論文

職場 閱讀(1.62W)

全程融合,將企業文化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小議校園文化中企業文化的滲透路徑論文

第一,在人才培養方案上,通過實行工學結合、訂單培養、校企合作等培養模式,將校企融合的高職特色的校園文化建設落實到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人才培養的方案中。我校以工學結合的培養模式為切入點,構建“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相融合、專業教師與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論教學與技能培訓相融合、教學內容與工作任務相融合、能力考核與技能鑑定相融合、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的工學六融合人才培養模式;在育人方式上,把課堂搬到車間,圍繞典型產品做訓練,結合生產編教材,積極執行“2+1模式”等;在“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實訓中採用企業的看板管理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熟悉企業實際生產管理流程;將實習產品的檢驗改為企業的評定標準,提高學生的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建立企業化管理執行機制,注重培養從學生到企業員工的角色轉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崗位意識等。通過多層次的'產教結合,實現與企業的融合,我校工商管理學院與咸陽益利德軟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用友—益利德”訂單班。訂單班的同學經過一個月的企業課程培訓並考核合格後,進入益利德軟體公司正式開始頂崗實習;電氣學院與日本歐姆龍公司聯合舉辦訂單班,邀請日方高階技術和管理人員講課,介紹日本企業的管理知識和企業文化,把企業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訂單班學生畢業後直接到歐姆龍公司上班。第二,在課程開發上,按照能勝任所從事職業必備的能力結構及其形成特點來開發課程,應用企業工作模式,通過工作專案和任務來展開教學,以典型產品(或服務)為載體設計教學活動,突破了傳統偏重知識講授模式,體現職業導向的特點。如在課程設定上,針對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規劃需要,開設“職業生涯規劃”“社會心理學”等選修課;畢業設計的圖紙為企業的真實產品;邀請企業各類士人開設相關講座,進行就業和創業的輔導,我校“企業家講壇”邀請了各商界名人來我校作了“當代大學生的信念與追求——從‘學生娃’到‘職業人’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大學生學習與職業規劃”“樹立夢想、揚帆起航”等講座,效果甚好。第三,在課堂教學中,實行課堂教學薰陶。如在“生產與運作管理”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地把優秀品牌企業的企業精神融入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接受企業文化薰陶。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對學生進行職業道德、企業精神專題教育。如企業管理中介紹長虹“以產業報國”“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的愛國精神,在會計中介紹堅持原則不做假的先進模範等。

全面融合,將企業文化滲透到學校文化的各個方面

第一,滲透到精神文化方面。在學校精神文化培育、提煉和形成過程中,可以借鑑和吸納優秀企業所崇尚的創新意識、誠信觀念、競爭意識,把這些精華滲透到學校的校訓、校風、學風、教風等核心理念中去,從而使學校精神與企業精神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如我校結合工科特點形成校訓“明德、篤學、精藝、強身”;在信封、文稿紙、提袋、校服、畫冊、校內刊物、校園網、學校產品、交通與實訓工具上等都印上學院校徽,體現工業職業院校特色。第二,滲透到物質文化方面。一是建立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實訓與生產一體化的校內實訓基地,並大力建設校外實訓基地。我校在校內建立了鑄造和機械加工兩個生產實訓車間,實訓車間實施企業“6S”管理模式(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融教室、實訓、實驗、技術服務為一體,使學生有更多機會置身於職業環境中,從而加深對職業道德規範和職業技能要求的理解,提高職業素質和創造能力。二是注重校園職業人文氛圍的營造,校園內設定企業宣傳欄,集中宣傳對學校有貢獻的名人、優秀校友、優秀合作企業家,同時,及時釋出企業的用人需求和行業動態,讓學生視線所及無不帶有“職業”。我校在教學樓走廊、櫥窗中展示創業成功的校友偶像、在各行各業表現優秀的校友事蹟;介紹優秀企業生產情況、經營理念和宗旨等。第三,滲透到各項活動中。在校園活動中,定期選派相關人員、專業教師到優秀企業學習感受企業文化,鼓勵他們積極主動走出去。我校利用暑假選派青年教師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企業頂崗鍛鍊,既學習企業先進技術又感受企業文化,一舉兩得;大三學生最後一學期到企業頂崗實習,融入企業文化;另外,誠心誠意邀請企業管理人員和員工到學校進行座談交流,促進學校活動文化與企業活動文化的有效融通,承辦各種技能大賽,以此為契機全面傳播和實踐企業文化。

全員參與,推動校企文化融合

由於校企文化融合是全過程的、全面的,尤其是學風、校風與每一個教師和學生都有關係,因此,有必要調動校企雙方所有人的力量,做到全員參與,共同建設。例如,選派教師到企業頂崗鍛鍊,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聘請企業的能工巧匠擔任實習指導教師,總之,校企文化融合是校企全員的共同目標,特別是職業院校全員的共同目標,只有每個人都明確自己所承擔的責任併為此做好自己的工作,校企文化融合才能真正實現。(本文作者:王娟 單位: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