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舞蹈>民間舞>

民間舞文化對其教學內容的滲透

民間舞 閱讀(7.13K)

民間舞蹈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一種藝術,也是民族的思想、情感、習俗、觀念等藝術化的形象反映。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的一篇關於民間舞文化對其教學內容的滲透,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民間舞文化對其教學內容的滲透

民間舞是以最廣大的人民群眾為來源,並由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來傳承的一種傳統舞蹈形式,是一種既古老又年輕,同時又情貫古今的藝術,表達著人們最真實、最純樸的情感,並具有獨特的舞蹈風格和地方特色。

在民間舞蹈文化的教學中,應讓學生深刻地體味民間舞蹈的內涵,給學生一個立體的知識結構,讓舞蹈教學不只是在身體上、形態上的訓練和模仿,還要更深層次地進行文化背景的拓展。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民間舞蹈文化從外在形態到內在文化的內涵,達到使學生更好地做到身心合一,內外融合地表現民間舞蹈的風格和特徵。

  一、技術性與知識性相結合

舞蹈的技術性是指舞蹈形態、動作、風格方面的技能技巧;知識性是指舞蹈文化,將舞蹈形態和舞蹈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可使舞蹈動作更富有表現力。

在教學當中,深刻體現民族精神,保持民族舞蹈風格極為重要。因為舞蹈是實踐性的教學,如果只是重視形態教學,而沒有內涵講解,則會導致學生只有形似而缺乏神似,民族特色淡化的危機會慢慢出現。因此,我們必須將舞蹈文化知識與課堂教學融合起來。首先在教動作同時要分析它源於何處、從何而來。其次,把握舞蹈動作的情感脈絡和情感依據。再次,要隨著時代發展的步伐,及時吸收各民族發展資訊,將傳統風格與時代特色相融合。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人民的精神面貌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改變。這些變化必然反映到舞蹈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動作的“源”,才能體現到動作的內在,表演起來才能更豐滿、更有表現力,才能真正表現出民族精神的動作特性,在動作與內涵韻味上相融合。

  二、動作韻味與民間舞蹈風格相結合

把握民間舞蹈動作的關鍵是內在的韻味。而在教學動作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講清動作的內在韻味和形成這種韻味的文化背景。因此在教學當中,不僅要教會學生身體上的動作,還要調動學生去“感悟”。讓他們有想象的空間,不是乾巴巴地做動作,要帶著感情去表演。在理解民間舞蹈文化的支撐下,進入身心合一的表演境界。這樣用舞蹈文化作為底蘊,舞蹈會更加有感染力、有活力,還會對我們中國民間舞蹈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三、運用直觀示範形象或具有民族風情的服裝和道具

在教學當中,學生腦子裡如果只有老師教授的一些動作內容,就很難將動作與地域舞蹈文化風格相融合,從而失去中國民族舞蹈的繼承價值,割斷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創作的“源”。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用身體表現各民族的審美意識,掌握氣韻、傳統體態和表達情感的獨特手段。在課堂上當然不會有民間那種自然的環境,如農作的田野,學生往往難以感受到勞動人民的那種熱鬧歡騰自娛自樂的場面,更別提去感悟該民族的特有動作語彙。對此,必須採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設立相關的學習主題,儘可能真實地進行教學,利用生動直觀的.示範形象或頗具民族風情的服裝、道具等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聯想,從而讓學生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去深刻感悟舞蹈內在韻味,體驗由不同民族心理特性和生活習慣的差異所產生的不同民族的舞蹈風格。

  四、運用呼吸結合文化進行教學並進行舞種分析

在藏舞教學中,可從音樂曲調入手,從地域分析;如:弦子,音樂曲調悠揚動聽,舞蹈動律鬆弛優美、綿延流暢,因而呼吸便有了連貫性和控制性,表現出一種動人的優美感;在蒙古族舞教學中,呼吸特點為快吸慢呼。蒙古族舞的訓練是呼吸的運用和氣質訓練的結合,它的流動多以呼吸帶動起伏,以流暢自如的氣息體現動作的輕重緩急、大小強弱、抑揚頓挫。只有動作和呼吸的有效配合,才能顯示出力度的韻味,才能體現出蒙古族舞粗獷、彪悍、豪邁矯健、穩重端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