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題

校園 閱讀(3.17W)

第一單元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高中歷史知識點複習題

第1 課 發達的古代農業 ——精耕細作的特點與男耕女織的模式

第2 課 古代手工業的進步——領先世界,多種經營,是農業經濟的補充

第3 課 古代商業的發展——不斷髮展,是農業經濟的補充

第4 課 古代的經濟政策——封建土地制度與維護自然經濟的政策

第一課發達的`古代農業

一、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

1、演變

①起源:距今一萬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②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火耕)

③商周:少量青銅農具,主要是“耜耕”或“石器鋤耕”,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蟲等技術。西周:後世農作物多已具備。影響——人們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農業社會的基礎。

④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2、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和以施肥、灌溉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提高)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國內史學界一般把我國農業發展的歷史劃分為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三個階段。所謂原始農業是指人類社會早期最原始、最簡陋的農耕生產,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大致屬於這個時期。傳統農業則以鐵犁牛耕、精耕細作為其典型形態,整個封建社會都屬於傳統農業。至於現代農業一般是指近代資本主義工業化後出現的農業現代化,它首先發軔於西歐,然後向世界各國擴散。我國我現代農業一般認為是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開始形成,至今還在程序之中。

1、耕作工具的進步

(1)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並逐漸推廣。

(2)西漢時的耦犁與犁壁,東漢時已推廣到珠江流域。

(3)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犁評,標誌我國耕犁已相當完善,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2、耕作技術的進步

(1)春秋戰國時期的壟作法(當時世界上最先進耕作方法)。

(2)西漢時的代田法。

(3)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的耕耙耱技術形成,南 方水田也採用耕耙技術。

3、耕作制度的發展

(1)兩漢以一年一熟為主。

(2)宋朝以後,江南形成了穩定的稻麥輪作的一年兩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極大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宋朝以後我國經濟重心逐漸轉移到江浙地區。

4、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1)水利工程:

戰國了時期的都江堰 漢朝的漕渠、白渠和龍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人力)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