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論文

校園 閱讀(1.86W)

摘 要: 本文就如何培養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口語能力進行了探討。本文作者採用問卷形式調查瞭解造成學生口語能力差的原因;並介紹了安徽財經大學為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在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中開設口語課所進行的一些探索和取得的成效。

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培養論文

關鍵詞: 非英語專業 大學英語口語 問卷形式 原因

一、前言

語言是人類交流的工具,人類的初級語言是一種有聲語言,是從口語開始的。可見,口語在語言交際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我國加入WTO後,對外開放的力度加大,與世界各國的交往日趨頻繁,急需大批具有較強英語口語能力的人才。然而,在校大學生們的口頭交際能力卻遠遠不能勝任畢業後對外交流的需要。邵永真教授(1998)所作的調查認為:近幾年來畢業的大學生口語能力強或非常強的僅為5%,差的或極差的為37%,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參加國際會議討論的僅為7%,能勝任或基本勝任參加對外業務談判的僅為14%。

二、造成學生口語能力差的原因

為了探索其中的原因,我在2008級的學生中進行問卷調查,內容涉及學習英語口語的動機、對開設口語課的看法、口語交流存在的問題、對口語教材和教學方法的看法等。被調查的120位學生來自學校的各個專業,所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客觀性。調查結果如下表所示:

從以上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學生口語能力差的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好的教材少。目前口語教材可謂琳琅滿目,但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其是培養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材稀缺。有些教材只是通過句型操練、背誦等方式讓學生熟記語言結構和形式。這種練習是讓學生“學”語言,而非“用”語言,學生們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提高。還有些教材中的閱讀內容篇幅過長,而且文中的生詞過多,學生不得不將大部分的時間花費在閱讀理解及查閱生詞上,這樣留給練口語的時間就少之又少了。再有一些教材名為聽說教程,但實際上聽力練習部分綽綽有餘,而口語練習部分則嚴重不足。編寫有利於培養學生口語能力的好教材已成為當務之急。

2、教學方法不當。提高在校大學生的口語實際應用能力,需要教師創造一個產出性使用英語的實踐機會。但在大多數英語課堂上,老師就是教學生如何進行情景練習,注重淺層次的替代型和複述型的機械模仿與操練,而對於深層次的討論、演講、辯論等教學活動卻開展得很少。即使開展一些口語活動也僅限於為了交談而交談的層面上。比如,讓1—2名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做“What’s new today?”的課堂報告,向全班報道前一天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還有一些類似角色扮演、短劇表演的活動……學生們能較好地完成這些任務,但交際行為卻不是真實的。真正的交際行為具有相對的不可預測性,這包括:遇事能即興(impromptu)闡述個人的觀點、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等。從形式上看,報道眾所周知的“新聞”、表演事先排練好的節目都是讓學生們“開口”講英語,但由於缺乏不可預測性的`語言實踐活動,因而達不到實際交際的目的。

3、知識面狹窄。多數大學生大學四年除了學好英語課和專業課之外,再也不願花精力和時間旁顧政治、歷史、哲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知識,有的甚至很少看報紙雜誌,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很小的專業領域。狹窄的知識面和有限的詞彙量難以使學生思維活躍,更談不上流利的口語交際能力了。

三、提高學生口語水平的做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安徽財經大學以提高學生的有效口頭交際能力為目標,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為指導,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在大學英語課程設定改革的基礎上,面向2009級提高班二年級的學生開設了口語課,學生主要來自國貿、會計和金融等專業,英語基礎較好。具體做法如下。

1、小組活動。口語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多說、多練。但我校的自然班均為大班,學生人數至少在50人以上,每週兩節口語課,每節課45分鐘,這樣分攤到每個同學的練習時間少之又少。為解決人數多、練習時間少的矛盾,我們將學生分成4—5人的小組活動,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足夠多的時間說英語。為避免有的小組談得熱火朝天,而有的小組出現冷場的局面,在編組時有意識地:

1)將較為善談的學生和不太善談的學生編在一組,並注意給不太善談的學生分配一定的任務;

2)把口語水平較為接近的學生編在一起。

每當開始一個新的活動時,適當變化人員的組成,使同學們經常有新鮮感。小組活動還營造了一個寬鬆說英語的氛圍。受性格、動機、現有口語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不少學生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用不熟練的英語講話時,會產生情緒焦慮,感到緊張、不自在。一旦出錯,還怕被其他同學嘲笑。然而,越是緊張就越容易犯錯誤,越是犯錯誤就越不敢開口,結果形成惡性迴圈。相比之下,參與小組活動的每一名學生只面對3—4同學,當眾“出醜”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當學生們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保護,他們在課堂上的緊張焦慮情緒也就會隨之減弱或消除。而較為輕鬆的氣氛則會有助於學生產生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的願望,增強學生提高口語交際能力的信心,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2、主題設計。小組討論的主題是口語活動成敗的關鍵因素。一個好的討論主題能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並喜愛,挑起學生的興奮點,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又使他們在語言上受益匪淺。如果學生對話題不感興趣,他們會覺得無話可說,表現消極被動。因此教師在設計討論主題時既要考慮學生心理上可能產生的反應,也要考慮其在訓練語言技能方面的功效;充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對生活敏銳的洞察力,善於從習以為常的現實中挖掘新事物、捕捉新現象。設計的話題要以社會熱點話題為主線,為學生提供使用語言的真實語境。例如,因特網和我們的生活,電子遊戲的危害,反恐,世界盃足球賽,網上犯罪,考研,考證,農民工在城市,春運,等等;針對當前一些學生在校外租房住的現象,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討論題:“Do you prefer to live on or off campus?”;校園戀愛則可以作為一個辯論話題,將學生分為“正方”和“反方”兩組進行爭辯,並要求學生舉出例項來支援自己的觀點。

正方:

1)Love can make you better motivated、

2)People in love can help each other better、

3)You can never resist it when love comes、

反方:

1)Love can waste a lot of time、

2)Love can bring trouble also、

3)We are too young to know how to love properly、

口語課堂的問題設計絕非給出一個簡單的題目就萬事大吉的,教師還應注意題目的可論性、展開性,避免抽象化、概念化,避開過於高深的話題,讓學生有話可說,且言之有物。

3、教師參與。課堂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指導,尤其是方法論的指導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活躍學生的思路,豐富討論的內容,促成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飛躍。而學生們在看問題時也頗有鮮活的思想和深刻的見地,教師在傾聽他們直陳己見的同時,也會從中受到啟發,開闊自己的思路,可謂相得益彰。利用參與的機會,教師還可以檢驗自己設計的內容與活動是否具有可發揮性和可討論性,是否能激發學生們參與交際活動的興趣和動力。如果發現討論話題未達到設計要求,課上就可以及時進行調整,課下還可以總結經驗,使自己設計小組活動的水平不斷提高。

四、結語

經過一年的口語課堂教學實踐,學生們的口頭交際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我就學生的口語的流利性、準確性、思辨能力、口語教學方式再次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85%的學生認為他們口語交際的流利性、準確性和思辨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90%的學生認為口語教學方法是成功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外語交際能力是一項艱鉅而又複雜的任務,雖然我們在口語教學的實踐中,有了一些成效,探索之路還很漫長。但只要外語教師堅持不斷提高自己的外語交際能力,並在自己的教學中不斷試驗、不斷探索,就一定能走出一條成功之路。

  參考文獻:

[1]範燁、小組討論的主題設計[J]、外語界,2001,(3):37-40

[2]馮漣漪,吳蕾、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初探[J]、外語界,2005,(2):23-26

[3]彭青龍、思辨與創新——口語課堂上的演講、辯論初探[J]、外語界,2000,(6):39-44

[4]邵永真、《大學英語教學大綱》修訂說明[J]、大學外語教學通訊,1998,(3)

[5]張東昌,楊亞軍,李蓉、影響中國學生英語口語流利表達的成因分析及教學對策[J]、外語界,2004,(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