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歷史專題複習教學設計

校園 閱讀(1.08W)

篇一:歷史專題複習教學設計

歷史專題複習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課標要求:初步認識文藝復興、思想啟蒙和新航路開闢對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所起的作用。簡述《權利法案》《獨立宣言》《人權宣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宅地法》的基本內容,俄國廢除農奴制法令,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初步瞭解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南北戰爭、俄國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的歷史作用。評價克倫威爾、華盛頓、羅伯斯皮爾、拿破崙、林肯等人的歷史作用。

教材分析:本專題涉及世界近代史的第四、第六、第八三個單元的內容,上呈世界古代史,下啟世界現代史的社會發展史,主要學習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建立的基礎(含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思想啟蒙、新航路的開闢)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建立和鞏固(含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美國南北戰爭、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兩部分內容。兩者之間因果相襲,線索連貫,對世界近現代歷史程序產生了重大影響。資產階級革命基於思想解放,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實現了由人治向法治、由專制向民主的轉變,體現了思想解放的目的,人類社會步入近代。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面臨會考的壓力,學習負擔非常重,歷史課時較少,學生課前預習歷史、課後複習歷史的時間比較少;加上平時自主學習、實踐落實的機會少。這一專題內容重要而且時間跨度大,學生複習的前期基礎知識的落實不到位,對歷史現象的認識膚淺。在一個課時內複習完成課標三個單元,同時也是重點單元(含7課時的內容),對於教師學生來說都是非常大的挑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西歐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思想啟蒙、新航路的開闢孕育了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線索,使世界朝著一體化方向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開闢了資產階級革命的新時代,使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在少數國家確立,俄國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美國南北戰爭則使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得到鞏固、發展,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程序。

2、能繪製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的線索示意圖,提高學生整合歷史知識的技能。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圖示引導學生理順本專題的知識脈絡,運用表格歸納《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簡表》、《革命期間頒佈的法律文獻簡表》,以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夯實本專題的基礎知識。

2、師生互動、小組合作共同探究完成表格梳理本專題的知識脈絡,聲稱這是結構,養成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資本主義制度的進步性,理解人治向法治、專制向民主的轉變,樹立歷史進步意識。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構建本專題的知識體系,明確14—1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發展的階段特徵及其啟示。

難點:結合時代背景,客觀全面地評價資產階級革命家和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期間頒佈的法律文獻在歷史發展程序中所起的作用。

教學方法與手段:

方法:運用線索引導法、表格歸納法,幫助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中獲得知識;讓學生去說、去寫、去想、去悟,不僅使學生真正學到知識,而且情感得到昇華。

手段:採用多媒體出示線索、表格、達標測評、作業等輔助教學。

使用教材構想:

夯實基礎:線索引導,整合教材,自主與合作梳理知識,學生在閱讀書寫的實踐中鞏固課標規定的基礎知識。

理解社會的變化發展,包含思想和政治等方面的內容。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教師應起好引導作用,師生共同探究重點、難點,進行學法指導。

分層優化:當堂鞏固訓練和達標測評面向全體、分層優化。

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匯入課程 複習(多媒體展示)

1、歐洲封建社會的特點是什麼?

2、中國的哪些發明促進了歐洲封建社會的解體? 學生思考後,進行回答。

(多媒體展示)馬克思也曾說:“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的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

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變成新教的工具變成科學發展復興的手段,變成製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引導學生認識我國古代發明對世界發展的促進作用。(找出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連線點。)

原始社會那麼,世界歷史的發展情況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來共同複習世界近代史——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與鞏固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問題驅動學生進行思考回顧,明確課題,自然匯入複習課)

第二環節:線索引領,明確學習目標

資本主義發展史

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

思想

經濟

第三環節:自主學習,梳理知識

教師用多媒體展示學習內容(提前印發給學生) 1、 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簡表

2、革命或改革期間頒佈的法律文獻簡表 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對知識的梳理認識;然後四人小組互相檢查核實,落實知識的把握。

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落實過程中,進行巡視,瞭解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並加以點拔、解難釋疑。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為落實本專題基礎知識的目標而設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落實基礎知識;通過四人小組的檢查核實,培養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意識。)

第四環節:師生互動,構建知識體系

1、概括世界近代史的線索和特徵,幫助學生從總體上把握世界近代史。 1)資本主義產生的'條件

學生進行說明:早期資產階級的出現或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階級基礎)、文藝復興和啟蒙思想(思想基礎)、 新航路的開闢(經濟基礎)

2)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學生進行說明: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 3)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促進了生產關係的變革

學生進行說明:工業革命,最終又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戰勝了封建主義,使資本主義制度得到鞏固。

4)資本主義的鞏固

學生進行說明:美國南北戰爭、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5)資本主義的鞏固又促進生產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學生進行說明:第二次工業革命,促使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 2、會考分析。

今天我們複習的是:課標世界近代史板塊的專題“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與鞏固”。這部分內容,是近幾年來會考考查的重點和熱點。其中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多以選擇題或材料題的形式出現;歐美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則多以簡答題或材料題的形式出現,應引起同學們的足夠重視。

(設計意圖:以課標專題複習,強化課標意識、達標意識。總結歷年會考對這部分內容的考察要求和形式,便於學生自主複習,對會考複習有較強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3、問題驅動,生成結構。

(1)在14至16世紀,歐洲社會發生了哪些巨大的變化? (2)這些變化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係?

(3)這些變化又與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有什麼內在聯絡? 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思考、回答以上環環相扣的問題。

預設學生回答問題(1)相對容易:在14至16世紀,歐洲社會發生巨大變化有----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

預設學生回答問題(2)相對有難度,教師引導學生總結:14世紀前後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伴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14-16世紀在歐洲出現了資本主義時代到來的曙光。而資本主義時代的曙光是從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闢兩

篇二

【考綱要求】

瞭解元謀人、北京人兩個文化遺存;瞭解河姆渡、半坡原始農耕文化;知道炎帝、黃帝和堯、舜、禹的傳說;瞭解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簡述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知道春秋著名霸主和戰國七雄;瞭解商鞅變法的內容,認識其歷史作用。

【知識梳理】

1.元謀人距今約萬年,北京人距今約萬年。

2.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流域,主要種植 ,住 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流域,主要種植,住 房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和 的國家。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已經普遍使用 石器。 3. 和炎帝兩個部落聯盟結合,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日後的 族。

4.啟的繼位標誌著 制代替了 制,從此“ 天下”變成了“天下”。

5.約公元前 年,商 戰勝夏,建立商朝。商朝最後一個國王 是有名的暴君,公元前 年,周首領起兵,經過之戰滅商。

6.公元前年,周平王東遷 ,東周開始。東周分為和兩個時期。

7.周天子把和 、,分給親屬、功臣,封他們為。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納 ,平時 ,戰時帶兵隨從周天子作戰,這就是西周時期的 制。

8.春秋時期的著名霸主有 、和;“戰國七雄”是指。

9.公元前 年, 在秦孝公的支援下開始變法,促進封建經濟發展,使秦國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國家。

【同步訓練】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

A.雲南元謀B.浙江河姆渡 C.北京周口店D.陝西半坡

2.較早種植水稻並居住於長江流域幹欄式房屋的是

A.元謀人 B.北京人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相傳,造出衣裳、舟車、宮室等,為後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礎的“人文初祖”是

A.黃帝 B.堯 C.舜 D.禹

4.在古希臘神話中,眾神經常參加人間戰爭。傳說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場“風伯御風,雨師行雨”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炎帝、黃帝部落大敗蚩尤部落。該戰役發生在

A.牧野B.涿鹿 C.長平 D.城濮

5.我國第一個封建國家是秦,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是

A.商 B.夏C.周 D.漢

6.“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孔子周遊列國”,與“諸侯”“列國”的產生相關的制度是

A.禪讓制B.世襲制C.分封制 D.郡縣制

7.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謀略稱霸的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8.商鞅變法是我國戰國時期效果最顯著的變法。下列選項屬於該變法內容的是

A.把土地分給天子親屬B.國家承認土地私有

C.擴充國學規模D.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

9.戰國時期社會大變革的最主要表現是

A.爭霸戰爭頻繁B.鐵器、牛耕使用

C.封建制度確立D.諸子百家爭鳴

10.我們知道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主要是依據

A.傳說 B.考古 C.想象 D.推理

11.戰國時期有一戶人家:老大因作戰有功獲得爵位,老二在家勤於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則被國君派往小縣為吏。據此判斷這戶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齊國 B.楚國 C.燕國 D.秦國

12.2010年5月,發生在南方的洪澇災害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也引起了人們對水利工程的關注。戰國時期,秦國修建的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是

A.靈渠 B.都江堰 C.大運河 D.會通河

二、判斷題(在正確的題號前寫“A”,在錯誤的題號前寫“B”)。

13.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的第一個君主是啟。 ( )

14.出現於黃河流域的半坡居民是最早吃上粟的原始居民。( )

15.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是齊桓公。( )

16.商鞅變法為以後秦兼併六國、統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

17.春秋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時期。( )

三、材料解析題。

18.仔細觀察右圖:

請回答:

⑴右圖反映我國古代哪一朝代實行的哪種政治制度?採取這樣的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麼?

⑵這一制度的主要內容是有哪些?產生了什麼作用?

19.閱讀下列材料,然後回答問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李斯《諫逐客書》

⑴孝公用商鞅之法的目的是什麼?

⑵商鞅之法的主要內容那些?

⑶李斯對商鞅之法的評價如何?

⑷這次變法為什麼會獲得成功?

篇三

一、百家爭鳴

2、對秦始皇的歷史作為評價:

秦始皇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巨大貢獻的傑出的歷史人物,他的功績是主要有

(1)順應歷史潮流,兼併六國,統一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諸侯割據的戰亂狀態。有利於人民的安居樂業和社會的安定進步。(2)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專制制度的基礎。(3)為了鞏固統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大修馳道,開鑿靈渠等,促進了秦朝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發展,使秦的疆域空前遼闊。

同時也是一個殘酷的暴君。他的歷史罪過有:(1)焚書坑儒,摧殘了先秦輝煌的中華文明,鉗制了人民思

想的發展;(2)實行嚴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嚴重剝削百姓。(3)大興土木,窮侈極欲, 修建宮殿陵墓和萬里長城。

3、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

政治上: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廢除分封制。

經濟上:統一全國貨幣為秦國的圓形方孔錢,統一全國的度量衡制度,促進了全國經濟交流發展。

文化上:統一文字,統一的文字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焚書坑儒。雖有利於秦朝加強思想控制,但是也摧殘了文化和鉗制了人們的思想。

交通上:大修馳道,排除路障。有利於全國交通和經濟文化往來。 軍事上:北擊匈奴修築長城。南征越族開鑿靈渠。

4、漢武帝的歷史作為(西漢的新大一統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1)政治上:繼漢景帝削蕃平亂之後,頒佈推恩令,大大削弱諸侯王的封地和 勢力,加強監察制度,加強皇帝權威,實現了政治上的大一統。

2)思想上:採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推行儒學教育,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3)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解除了漢朝北部邊患。 4)疆域治理上:前60年,設立“西域都護府”,使西域歸屬西漢版圖。

在滇池地區設立益州郡,使雲南地區隸屬西漢中央管理。 還加強對南方的經營,管理南方越族地區,同時加強與西南少數民族聯絡。

5、三國鼎立

6、唐太宗“貞觀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唐太宗鞏固政權的措施):

1)吸取隋亡於暴政的教訓,調整統治關係。正確處理君民關係,把君比作舟,把民比作水,提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正確處理君臣關係,善於用人,虛心納諫。使決策正確,政治清明;

3)完善三省六部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集權; 4)完善科舉制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大了統治基礎; 5)經濟上重視農業生產,減免租賦,減少力役,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6)民族關係上,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促使民族關係融洽,民族大團結。

7)注意節儉,去奢省費。

唐太宗的治國措施給我們現代化建設的啟示:

重視人才培養和選拔;進一步完善各項制度;重視農業生產,減輕百姓負擔;

艱苦奮鬥,勤勞節儉;實行平等團結的民族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