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

校園 閱讀(2.81W)

導語:思想政治課,是社會或社會群體用一定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政治課三必修的課程之一。下面是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反思範文,歡迎閱讀!

思想政治課教學反思

  政治課教學反思1

新課程改革的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裡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我們的某些教學行為,反思如下:

一、 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但每框題都包涵著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說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著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說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說,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說,在這一節課裡,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老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裡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為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該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裡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例如,有這樣一節課,老師在課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把問題佈置給學生,課前由學生查詢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閱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說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應該予以補充和糾正。可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把權利從一個小組傳遞到另一個小組,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應該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對於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發現、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

  政治課教學反思2

新課程改革的政治課教學要求理念的體現、課標的落實以及新教材的運用都是通過教學實踐展現出來的。新課程實施以來,我們的課堂中出現了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我們對新課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膚淺的,突出的表現是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致使課堂中出現了虛假的繁榮。從形式上看,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裡常常是歡聲笑語、高潮迭起,似乎課堂已經走進了新課程的最佳狀態。認真審視、研究課堂教學,剖析我們的某些教學行為,反思如下:

一、 在目標達成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知識”目標

新課程改革拋棄了知識本位觀,反對那種不顧學生感受、體驗和需要以及把學生當作知識容器的觀念。但是,它並不排斥知識本身。相反,改革是為了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往往我們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學形式多樣、手段先進、方法靈活上,課堂上關注學生的體驗與感悟,而忽略了知識目標,似乎強調基礎知識就背離了課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的確,國中《思想品德》新教材淡化了很多理論性知識,而側重了學生的品德教育內容,但每框題都包涵著很重要的養成教育知識點。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髮展的雙翅,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通過師生的活動,最大限度地充實和豐富教科書所設計的基礎知識的框架,使文字知識“活”起來,能否做到這一點直接關係到學科知識的質量和水平,進而關係到三維目標能否有效達成。

二、實現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不能走“形式”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在課堂教學實施的過程中,為了給學生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們都在積極地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其目的是為了改變過去那種嚴格按照教學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的狀況,我們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參與教學,師生、生生之間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

但是,有些活動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只是一種點綴。例如,小品劇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但是我們在設計這些活動、指導學生編演時應該充分考慮要達到什麼目的、學生可以從中瞭解些什麼,避免出現表演的過程中學生們嘻嘻哈哈,內容簡單、形式單一。表演過後就進入了下一個環節,至於劇中表現的主題思想是什麼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又比如:討論幾乎是我們每節課都要採用的教學形式,但是有些問題根本就不具有討論性,甚至有些問題書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給學生時間看書,學生就能歸納出來,討論實在是畫蛇添足,不但不能開啟學生的思維,引發爭論,進出火花,久而久之還會泯滅學生思考的熱情。因此,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從教學需要出發,從學生需要出發,不能為了創設情境而創設情境。如果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形式,那會遠離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三、創造互動式課堂不能丟掉“秩序”和“規則”

新教育觀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我們的教育觀、教學觀、師生觀不斷更新,為了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我們可謂絞盡腦汁。有些課堂確實活起來了,老師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探討,學生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可是,另一個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有時候,學生一旦動起來,課堂秩序就沒有了,學生們各說各的,似乎發表意見的同學或者小組與自己毫無關係。記得聽過一堂《思想品德》課,教師的教學設計是比較新穎的,一改過去課堂教學中的枯燥,學生學習、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出來。但是,當某一個小組闡述觀點、表達成果的時候,其他小組的同學要麼忙著整理自己的資料,要麼說笑、吵鬧,即使有個別想聽的同學也聽不清楚。學生們不傾聽,不補充、不否定,明顯的錯誤發現不了,老師也只是與該小組的特定成員進行單向對話,對於每個小組的成員來說,他只是瞭解了本小組的研究內容,而對其他小組完成的那部分知識就知之甚少了。也就是說,在這一節課裡,每個學生獲得的知識都是不完整的。與老師們談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很無奈,一方面,他們清楚在混亂的課堂裡很難保證教學目標的完成,需要管理;但是又害怕因為管理而壓制學生的熱情。毫無疑問,沒有了有效的課堂管理,就不會有成功的課堂教學。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要在日常的教學中和學生一起建立起新規則,培養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質疑、學會組織,,真正地使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不斷產生新的想法,同時學會理解別人,尊重別人,共享他人的思維方法和思維成果。在追求課堂的民主、開放的同時,更應該擁有共同遵守的“秩序”和“規則”。

  四、確立學生主體地位不能輕視教師的作用

新課程教學實施的一個基本原則是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已經成了我們的共識。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大多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非常注意發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學生們敢於、樂於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個性得到了張揚。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時在氣氛熱烈、民主的課堂裡卻只能看到學生的風采,老師扮演的似乎是可有可無的角色。例如,有這樣一節課,老師在課前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把問題佈置給學生,課前由學生查詢相關資料,上課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談本小組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由於各小組準備充分,所以學生的熱情很高,也講得頭頭是道,但是受年齡、閱歷及知識水平的限制,有些問題說得不夠完整,有些觀點也有失偏頗,老師在小組總結時應該予以補充和糾正。可是在一節課里老師只是在各小組間穿行,把權利從一個小組傳遞到另一個小組,就像一個置身於世外的旁觀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缺乏有效的指導。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性學習,但這種“自主與探究”有時會使學生不知所措,需要指導、點撥和幫助。這個時候的教師就應該是學生的引路人,把他們從偏執引向正軌。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創設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供便利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外,更應該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思維方式,掌握學習策略,同時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嚮導。

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學生主動參與、獨立思考、自主發現和不斷創新的過程,而不是簡單、被動地接受教師和教材提供的現成觀點與結論。 對於我們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通過創新而實現自我生命價值的過程,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教師能否形成獨特教學風格的關鍵因素;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一個在教師引導下進行自主發現、探究和不斷創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