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論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生活經驗 閱讀(2.71W)

地理學科是國中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它以地理科學知識為基礎,結合能力培養和思想教育於一體,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高的作用,是別的學科不可取代的。近幾年來,地理作為非會考的科目,經受著長期以來所形成的“應試教育”思想的衝擊,形成了學生偏科厭地理、家長冷眼看地理等等的不合理現象,從而不利於地理教學的順利實施。那麼如何提高地理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提高技能;合作中培養科學精神,在有效的時間內掌握地理知識,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學中我不斷探索、思考,如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論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教學的效果

一、提高國中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據我所知,很多學生憑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學習。如果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好感,自然就會由 “要我學”向 “我要學”轉變,由被動學轉為主動學。要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應做到:

1.情感教學

一堂課平鋪直敘,無吸引力,學生泛味,效果差。教師應精神飽滿,聲音抑揚頓挫,節奏有快有慢。這是我在教學中非常注重的教學手段,也是我評價一節課好壞的首要目標。

2.詩歌教學

國中地理知識識記內容為主,如何把枯燥的知識教給學生,使學生記憶負擔減輕,記得牢,也願意記,運用“口訣法”、“順口溜”,“歌謠”、“諧音記憶法”等形式較好。如:黃河流域概況概括為“青川甘寧古,晉陝河南魯。” 又如:中國的鄰國按順時針可概括為“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錫不,緬老越” 等。朗朗上口,易於記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提高教學效果。我國文學寶庫中眾多的優秀詩文為藉助性歌謠法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提供了極豐富的材料。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等。

3. 聯絡生活實際,關注社會熱點和焦點。

中學地理教學, 使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 這是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

一。可以通過觀察地理事象,探究其原因;可以用所學的地理基本知識,通過分析解釋周邊地理事象來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要把教材與社會熱點有機結合,一是在教學中必須要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能反映地理學科獲得廣泛應用和社會價值的知識,增強地理的時代氣息,開拓學生視野;要有意識地把所學得的知識與實際問題聯絡在一起,用它來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社會問題,讓學生運用地理視角去觀察和分析生活、生產和社會現實中各類有關地理問題。二是要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多看電視中的“新聞聯播”和“人與自然”等欄目,多讀報,特別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涉及環境、資源、人口、發展等的重大事件和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給予足夠的關注。例如,講能源時,可讓學生從能源、政治、經濟、人權及全球戰略等方面分析美國插手中東問題的原因及實質,講全球氣候變暖時,讓學生分析其原因,討論其危害,找出具體的解決辦法,藉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4.關愛學生 “以人為本”,是我們教學中要做到的一個原則。關愛學生,增強了學生對老師的信任,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每當考試結束後,我們會遇到這樣一個現象:有些學生主動找到老師,聲稱地理考得不好,感到內疚,對不起老師平時對他(她)的關心。可見,老師平時的關愛,換來的是學生努力考好地理的回報。

二、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和“雙基”的落實

國中地理教學,對知識的深度要求不高,應以基礎知識教學為主,一方面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落實素質教育,另一方面為高中地理教學打好基礎。如:中國地理中基礎知識應是兩個內容,一是34個省級行政區的全稱、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及其相關位置,二是中國主要地形區及位置。只要這兩方面基礎知識基本落實,學習中國地理後面知識就會遊刃有餘,左右逢源,否則困難重重。其次,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要夯實,對各知識點的學習要提出更高的要求。為

此,必須改變以往為教知識而教知識的做法,切不可再搞死記硬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附圖、插圖、各類專題地圖、自然景觀圖、寓意深刻的漫畫和各類圖表,把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落實在每堂課的教學中。另一方面,要構建學科主幹知識體系,培養學科內的綜合能力,清理學科內知識的層次脈絡,使之系統化;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使之結構化;總結地理事象的分佈、運動及變化規律,使之規律化:運用各種影象、圖表、地圖,做到圖文結合,使之形象化:聯絡有框圖、比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

《論新課改理念下如何提高國中地理教學的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