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生活經驗>

如何提高國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

生活經驗 閱讀(1.37W)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幫助學生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在推動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生物世界的奧祕方面,生物實驗教學有著其它教學手段所不具備的特有功能。然而,在廣大農村國中,特別是農村薄弱國中,由於教育經費,升學壓力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生物實驗教學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何針對農村生物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探索一些切實可行的農村生物實驗教學策略,以期提高生物教學質量,成為目前擺在生物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做起:

如何提高國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

1鑽研教材,熟知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的相互聯絡

不同版本的生物學教材有不同的特點,也有不同的次重點,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有所不同,而且安排的實驗內容也不同。拿北師大版的教材(七年級生物學)來說,不但理論知識多,實驗也多,加之各個地方課時安排不一樣,有的一週二課時,有的一週三課時。針對這些現實,教師必須認識到教材是一重教學資源,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應該結合實際安排適當的教學任務。這樣支才能抓住教學的次重點,適時開展實驗教學。否則,理論教學和實驗教學就會顯得緊張而混亂。

2積極準備,充分開展實驗教學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更應該體現出來,這是落實素質教育方針,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一個突出表現。作為一名第一線的授課教師,首先必須從思想上重視實驗教學,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要徹底改變那種教師一講到底或者靠學生死記硬背的陳舊方法,從教師、 課堂 、書本為中心的驗證性實驗中走出來,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把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改課內實驗為課外實驗,改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儘可能多的創造學生實驗的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 科學 態,提高他們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課前充分準備和精心設計實驗教學程式生物實驗是教師指導學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藥品、儀器裝置,按照指定的條件去進行的生物實踐活動。教師應該在每學期之初,認真鑽研教材, 科學 制定切實可行的生物實驗教學計劃,避免平時生物實驗教學的隨意性。教師作為生物實驗活動的調控者,指導者,其實驗操作的規範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實驗教學的效果,所以在每次實驗教學前,教師首先要按照教材中的實驗要求,課前自己認真做幾遍,確保自己實驗操作的規範和熟練。同時,教師要根據自己課前實驗的實際情況預測 課堂 實驗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以及在指導學生參與實驗操作過程中,哪些地方可能會是學生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偏差的地方,只有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確保生物實驗活動的順利開展。實驗教學和一般的授課有不同的要求,而生物教材又往往受到地方性和季節性的限制,有些生理性實驗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結果,因此課前的準備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農村國中的生物實驗材料幾乎都可以在當地找到,也可以放手發動學生採集和培養,以此培養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獲得對生物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的感性認識,增強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社會意識和責任感。

3加強實驗教學的 課堂 指導和管理

在生物實驗課教學中,我們雖然看到了學生熱鬧參與實驗的過程,但是,可能只是表面現象;我們雖然看到了教師在 課堂 上順利完成了實驗教學任務,但是,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可能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多數國中生把觀察簡單地理解為“看”,對看到的現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實驗完畢後往往答不上產生現象的原因和實驗的結論,一堂課下來,教師會弄得疲憊不堪,學生在嬉戲中一無所獲。因此,要加強學生的實驗指導和管理工作,讓學生掌握 科學 的觀察及實驗方法,認真分析實驗現象和實驗結果並教育學生對實驗有實事求是的 科學 態度。在實驗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開動腦筋,大膽質疑,抓住現象的本質,找出與該現象相關聯的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現象、失敗的原因要儘可能考慮細緻,儘可能多設定幾個“為什麼”,發現學生的操作技能有錯誤或觀察判斷不正確,要及時啟發學生糾正,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最後指導學生認真記錄實驗現象和結果,完成實驗報告。

總而言之,生物實驗教學是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教師應從教與學的實際出發,在實驗教學中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生物實驗的教學質量將有望得到大面積的提高。

《如何提高國中生物實驗教學效果》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