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習俗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2.13W)

烏孜別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伊寧。那麼,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習俗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習俗有什麼
  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習俗

由於信仰伊斯蘭教,烏孜別克族忌食豬、狗、驢、騾肉等,喜食牛、羊、馬肉及其乳製品。一日三餐幾乎離不開饢和奶茶。

饢是主食,做法與內地的烤燒餅相似,是用麵粉加淡鹽水稍稍發酵後烤制而成。在面內可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內軟,稱為油饢。此外還有肉饢、窩窩饢、片饢等。

奶茶是烏孜別克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其製作方法是:將茶水置於銅壺或鋁鍋內燒開,加入牛奶邊煮邊攪拌,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入適量食鹽即成。奶茶具有驅寒、生津、止渴、化食的作用,不但可口,而且營養豐富,四季均可飲用。

抓飯是烏孜別克族最基本的一種主食。他們也愛吃大米,除去米飯、粘飯和米粥,還精於烹製有“十全大補”之譽的“樸勞”(抓飯)。如菜樸勞(粉條白菜、番茄、辣椒抓飯)、肉樸勞(羊肉丁、胡蘿蔔丁抓飯)、蛋樸勞(葡萄乾、杏幹抓飯)、克德克樸勞(酸牛奶抓飯)、阿西曼吐(包子抓飯)。

製作樸勞用料除大米外,有清油、羊肉、胡蘿蔔、洋蔥、鹽、西紅柿、木瓜、葡萄乾、杏乾等。做法是先將羊肉剁成小塊用清油煎炸,然後放入洋蔥和胡蘿蔔在鍋內炒,放鹽加水,約20分鐘後將泡好的大米放入鍋內,不要攪動,燜約30分鐘。這樣做出來的抓飯油而不膩,富有營養。根據用料的不同,烏孜別克族的抓飯又可分為費爾干納式、梧尤提馬式、布哈拉式、坡蘇提都米擺式等不同的種類。除抓飯外,烏孜別克族常吃的食品還有“庫爾達克”(土豆燉肉)、“尼沙拉”(用蛋清和白糖做成的食品)、抓肉、烤肉、烤包子、拉條子、大米綠豆湯、米腸子、面柿子等。餐前主人先拿來精工細做的洗手壺和接水盆讓客人依次洗手,然後請客人直接用手從盤中抓食。抓飯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乾等乾果的,俗稱甜抓飯或素抓飯。

“納仁”飯由羊肉、麵粉、皮芽孜為原料。做法是先將煮熟的.肉切碎,盛在盤中,再加上皮芽孜,灑胡椒和酸奶,攪拌混合,澆肉湯即成。據說這是最珍貴的食物,一般只在節日或請客時才做。

  彝族飲食習俗

大多數彝族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安寧河、大渡河流域的彝族,早餐多為疙瘩飯。午餐以粑粑做為主食,備有酒菜。在所有粑粑中,以蕎麥麵做的粑粑最富有特色。據說蕎麵粑粑有消食、化積、止汗、消炎的功效,並可以久存不變質。貴州女寧蕎酥已成為當地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

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幹酸菜和泡酸菜兩種,另一種名吃“多拉巴”的菜也是民間最常見的菜餚。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麵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雲南彝族傳統佳餚,用乳豬水煮後蘸食;鍋巴油粉,雲南彝族風味名小吃,用豌豆麵製成。

  壯族的飲食習俗

多數地區的壯族習慣於日食三餐,有少數地區的壯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間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較簡單,一般吃稀飯,晚餐為正餐,多吃乾飯,菜餚也較為豐富。大米、玉米是壯族地區盛產的糧食,自然成為他們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葉、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藍、蕹菜、蘿蔔、苦麻菜,甚至豆葉、紅薯葉、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為菜。

以水煮最為常見,也有醃菜的習慣,醃成酸菜、酸筍、鹹蘿蔔、大頭菜等。快出鍋時加入豬油、食鹽。

壯族對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鵝等,有些地區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區卻酷愛吃狗肉。豬肉也是整塊先煮,後切成一手見方肉塊,回鍋加調料即成。壯族人習慣將新鮮的雞、鴨、魚和蔬菜製成七八成熟,菜在熱鍋中稍煸炒後即出鍋,可以保持菜的鮮味。

壯族喜愛獵食烹調野味、昆蟲,對三七的食療頗有研究,利用三七花、葉、根、須做菜很有特色。壯族還擅長烤、炸、燉、醃、滷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

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壯家燒鴨、鹽風肝、脆熘蜂兒、五香豆蟲、油炸沙蟲、皮肝糝、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雞、岜夯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