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烏孜別克族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節日慶典 閱讀(1.76W)

烏茲別克族注重禮節,尊重長者,說話行路均讓長者先。那麼,烏孜別克族的風俗習慣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烏孜別克族的風俗習慣有什麼

  烏孜別克族的宗教信仰

烏茲別克族全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自元、明以後,越來越多的烏茲別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葉爾羌、阿克蘇、伊犁、奇台等地的烏茲別克族人民自發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規模較大、氣勢巨集偉的清真寺,作為他們進行宗教活動的中心。

烏茲別克族人民嚴格遵守伊斯蘭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蘭經》、聖訓,履行必修功課。伊斯蘭教對烏茲別克族人民的影響深刻地體各個方面。

烏茲別克族老年人吃飯前,一般用雙手摸面作都瓦,這是一種古老的宗教祈福儀式,在我國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中,烏茲別克族是保持這種傳統最好的民族之一。

  烏孜別克族的飲食習慣

烏孜別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為主。麵食以饢最為常見,其做法與維吾爾族烤饢方法大同小異,民間烤饢有油饢和肉饢之分。除油饢和肉饢外,還有窩窩饢、片饢等數種。

奶茶是烏孜別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燒奶茶一般用銅壺或鋁鍋,先將茶水煮沸,然後加入牛奶燒煮,攪勻,待茶乳完全交融後,再加適量的食鹽即成。飲時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烏孜別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較簡單,多以切小塊的饢泡奶茶。

烏孜別克族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烏孜別克族的傳統風味食品。用來招待貴客,食用時一般情況下用手抓食;米腸子,烏孜別克族傳統小吃,用羊腸、加米和佐料等灌製而成。

  烏孜別克族的傳統節日

烏孜別克族主要節日有“聖紀節”、“肉孜節”、“古爾邦節”等。傳統節日與當地其他信奉伊斯蘭教民族的節日基本相同,以肉孜節和古爾邦節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節日。

過“肉孜節”前的齋月裡成年人都要封齋,吃齋飯時,親友鄰里要互相邀請,如有客至,主人要熱情款待。古爾邦節要屠宰牛羊炸油餅,吃手抓肉和抓飯以及民間特有的風味食品“那仁”。

奴魯孜節是烏孜別克族的`春節,在公曆3月22日舉行,這時還要舉行“蘇麥萊克”儀式,屆時以村為單位,大家自帶各種生食品集中在一起,用一大鍋熬熟後共餐。在此過程中,人們聚在一起進行歌舞娛樂活動,預祝風調雨順、人畜兩旺。

  烏孜別克族的服飾

男子一般穿長衫,並有花紋,樣式類似維吾爾族的“夾袢”,烏孜別克族稱之為“託尼”。無鈕釦,無斜領,右衽有的帶有花紋,長及膝蓋。腰間以各種綢緞、花布繡織而成的三角形繡花腰帶。青年婦女多穿連衣裙,稱“魁依納克”,寬大多(幅)褶,不束腰,也有穿各式短裝的,顏色豔麗。無論男女傳統習慣穿皮靴,皮鞋外加淺幫套鞋。高筒的繡花女皮靴“艾特克”堪稱烏孜別克族精湛的手工藝品,婦女不論老幼都留有髮辮,愛戴耳環、耳墜等裝飾物品。

花帽 烏孜別克人都愛戴各式小帽,其中“託斯花帽”較為有名,繡有白色巴旦木圖案,呈白花黑底,古樸大方。“塔什干花帽”則色彩對比強烈,火紅閃耀,如盛開的花叢。青年男子一般喜戴紅色小帽,老年男子多戴深綠色。婦女除戴小帽外,還有圍方頭巾的。按其宗教習慣,婦女出門必須穿斗篷,頭上蒙面紗,從頭到腳都不得露,解放後,其服飾日趨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