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節日慶典>

布朗族有何飲食習俗

節日慶典 閱讀(9.69K)

中國自古就很講究飲食習慣。布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西南地區雲南省西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帶。主要從事農業,以種植早稻為主,善種茶。那麼,布朗族文化中有哪些特色的飲食習俗?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布朗族有何飲食習俗

關於布朗族的飲食習俗

布朗族以大米為主食,輔以玉米、蕎麥、豆類、薯類、小紅米等副食品。喜吃糯食。多數人家日食三餐,中午習慣吃冷飯,米飯多采用蒸和煮兩種方法,布朗族男子的竹筒煮飯尤具特色,清香可口。蔬菜品種繁多,主要有白菜、青菜、蓮花白、瓜豆、蘿蔔、茄子、辣椒、韭菜、番茄等。布朗族婦女採集的食用菌、木耳、山筍、蘑芋、山薯和各種野菜可供食用。肉類以豬、牛、羊、雞等家畜家禽肉食為主或輔之麻雀、竹鼠、蛇、麂子等飛禽走獸之肉,同時還可到河裡捕撈魚、蝦、螃蟹等為食。

西雙版納布朗族使用的食具是圓形桌和圓形矮凳,用竹篾編制而成。過去,餐具多用竹節代替,食不用箸。解放後,布朗族群眾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如今,人們所使用的炊具以鐵鋁製品為主,使用搪瓷或瓷的盆、碗、匙、碟、杯,用碗筷進餐。

西雙版納布朗族食物的烹製方法有煮、炒、燒、烤、醃、生食、舂食等幾種。製作方法雖簡單,但頗具本民族的特點。煮類食品以清煮為主,一切可食之物都可用煮的方法制作;炒類食品多用在肉食上,如豬肉、牛肉、雞肉及其他獸肉多用炒的方法來烹調,喜用辣椒、姜、蒜、韭菜等作配料;烘烤類食品主要有烤肉、烤魚;燒類食品以包燒為主,魚肉、菌類、野菜等都可用芭蕉葉包成小包,放在火塘內燒,較具特色的有包燒鮮魚、包燒鮮肉、螃蟹鬆等;油炸類食品有油炸雞蛋糕和油炸花蜘蛛等;布朗族嗜酸味食物,也善於製作醃製類食品,主要有酸肉、酸魚和酸筍;醬類食品有蝦醬等;乾菜類常採集柳蒿晒乾儲存;生食類有各種生肉食品和生牛血。

思茅地區的布朗族喜食雞肉稀飯、田鼠稀飯和狗肉稀飯,尤其是田鼠稀飯最為珍貴,常用於招待客人。

布朗族的飲料有茶和酒,男女普遍吸草煙,男子抽短菸斗,煙味辣;婦女抽長杆菸斗,菸絲味淡。現在,多數青年婦女已不吸菸,男青年多吸紙菸。嚼檳榔也像吸草煙一樣普遍,常在飯後食用。將檳榔果、蘆子、熟石灰和少許草煙拌在一起放入口中咀嚼,吐出的口水呈紅色,日久之後,由於其汁所產生的化學作用,把牙染得黝黑。檳榔既能健胃消食,又能固齒護齒,是布朗族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

布朗族特色青竹茶

居住在勐海縣巴達鄉茶樹王所在地的`布朗族和被稱為孔雀之鄉的德巨集州阿昌族,喜歡飲用“青竹茶”。

布朗族的青竹茶,是一種簡便實用又特殊的飲茶方法。一般在出遠門,遠離家中或野外勞作時採用此方法。其做法十分簡便,基本上都是就地取材,砍伐碗口粗的鮮竹筒為煮茶工具。竹筒注入山泉後放於火堆上燒烤,等水煮沸後放入茶葉,煮成茶湯後倒入短小的飲茶竹筒內喝飲。

青竹茶融茶香和青竹香為一爐,喝之香醇爽口、回味無窮。飲青竹茶,一般常在吃過竹筒飯和烤肉後飲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其特點是用新鮮香竹作為煮茶和飲茶工具,煮茶的鮮竹簡。長約30釐米。

口徑有的達碗口大小,飲茶的鮮竹筒,一般五六寸長。而底部很細很尖,插在地上,口徑有酒盅大小。

作法是先將裝滿山泉水的大竹筒靠在火塘上烘烤至沸騰,投入茶葉(多為毛茶),煮7-8分鐘後,將茶水倒入短竹筒內送客人飲用。這種茶多在打獵或遠離寨子勞動時使用。

這種青竹茶、山泉水、鮮竹青香與茶香味融為一體,滋味十分濃烈。特別是參觀茶樹王時或吃了竹筒飯和烤肉後飲用,非常爽口。

 漢陰的飲食習俗

川道民食以大米為正宗,山區以苞谷為主糧。佐以小麥、紅薯、豆類等。主食有米飯、拌湯、麥兒粥、菜豆腐、米湯、蒸饃、火燒饃、麵條等。每日兩餐,勞作三餐。苞穀米(面)亦可作饃、作面、作乾飯。苞谷秋封,剝籽磨“漿粑”,貯於木梢內發酵,食時舀出水煮,味香酸醇,經月不壞。

漢陰盛產蔬菜,副食種類頗多。以白菜、蘿蔔、蓮藕、菠菜、豆製品、豆角、黃瓜、茄子、豇豆、芹菜等為正宗。精菜有木耳、黃花、香菇、鮮筍、粉條等。肉食有豬肉、羊肉、牛肉、雞、鴨、魚及麂、獾、野豬等山味。

漢陰人民好飲食,嘉慶《漢陰廳志》載:“性嗜口服,多事田漁,雖蓬室柴門,食必兼肉。”清初,肉價高昂,商民逢朔望日始買肉待夥計,俗謂“打牙祭”。乾隆之後,承平日久,肉價暫廉,賣柴草自市上歸者,扁擔頭常掛有肉串,此習今沿。農民過年非殺豬不可,加鹽醃製,懸於灶頭,任其火烤煙薰,肉呈絳紅,食之別有滋味,謂之“臘肉”或“幹脯”。薰幹取下,藏於稻穀中,可免生蟲。客至取出,火燒水煮,伴以蔬菜炒之,或作涼盤食用。

民間素有貯存乾菜的習慣,將豇豆、茄子、青菜、辣子、豆角切碎醃鹽,晒乾後分類貯於壇中,經年不壞。還有豆豆腐乳、辣子醬、豆豉、茶菜、醋泡蒜、浸菜、蘿蔔乾、血豆腐乾等。

小吃種類繁多,亦為漢陰特色之一。有油炸餃、油糕、歡喜團、油餈、油條、油饃、麻花、油果、炸碗豆、炸胡豆、炕炕饃、糖墩子、二面麻、燒饃、油餅、花捲、菜肉包子、米漿饃、米蒿饃、柿子饃、水晶包子、豆腐腦、麻食子、抄手、蒸麵、涼麵、涼粉、蕨粉皮、蛤蟆蝌蚪、甜酒、黃酒、湯圓、餈粑、水餈饃、棕子等。另外還有松花變蛋、燒臘肉、小豆腐乾等風味小吃。

解放後,城鎮居民主食以大米和麥面為主,農民則收啥吃啥。每逢節日,改善生活,酒肉加餐,杯盤俱全,極盡豐盛。講求色美味香、五味調和。

宴會,講求豐盛。普通宴客為1品碗當中,圍以4全盤:中有雞、鴨、魚、肉,稱為“便飯”。客多則改為“兩頭忙”:先擺6涼盤,中上1全盤,間上1大碗,如此反覆4次,最後坐菜4碗、青絲湯1碗送客。近年由8道菜增至10道、12道,甚至16道。有“海蔘席”、“墨魚席”、“銀耳席”、“油席”。中置1大盤,盛醬油、醋、油辣、蔥白,供客蘸食。富者,席終另備點心1包送客。真是雞鴨魚肉雜陳,山珍海味羅列。席中不收涼盤,中間上1碗收1碗,覆上復收。待上水菜時,碗盤全收。

今民間1日3餐,一般農民尤重晌午飯。僱人作工,在3餐之間增加1~2小餐,名為“打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