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措施>

輸液反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應對措施

措施 閱讀(1.59W)

輸液反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應對措施

靜脈輸液是臨床最主要的給藥途徑,在醫療實踐中佔據重要位置,尤其在搶救重危患者的緊要關頭,開啟靜脈通道能讓藥物迅速進入人體發揮療效,為救治患者贏得時間,起到積極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在配製、貯藏、運輸、使用藥品、技術操作等方面,由於操作不慎往往導致輸液過程中發生過敏反應,熱源反應,心肺功能損傷,靜脈炎症,靜脈栓塞、滲漏腫脹、組織壞死等不良反應發生,使患者病情加重,遷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下面就涉及的問題提出幾點看法,以供臨床參考。

1 引起輸液不良反應的原因及臨床症狀

1.1細菌性熱源反應

靜脈輸注的藥品和輸液器具由於未能把好質量關,以致在貯運、配製、使用、操作等環節中被致熱物質所汙染。輸入的溶液和藥液製品不純等,消毒儲存不良,輸液瓶消毒滅菌不徹底,輸液過程中未能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等原因而致致熱源物質隨輸注的液體進入人體而產生熱源反應,臨床表現為發冷、寒戰、發熱、出汗、脈速、噁心嘔吐、面板蒼白、瞳孔散大等,嚴重者可出現昏迷或休克症狀。熱源反應在臨床輸液中佔很大比例,而細菌性熱源反應是輸液熱源反應的主要原因。

1.2過敏反應

靜脈輸注的部分液體中含中異性蛋白,如低分子右旋糖酐,水解蛋白注射液以及某些易致敏的藥物如青黴素、頭孢菌素、細胞色素c等,這些藥物一旦用於某些具有特殊過敏體質的人身上,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如出現心慌、氣急、脈搏加快、四肢厥冷、面板蒼白或發紺,全身出現皮疹、蕁麻疹、精神呆滯或煩躁不安,以及喉頭水腫、支氣管水腫與過敏性休克等症狀,搶救不及時甚至可危及生命。

1.3心肺負荷過重

在短時間內輸入大量液體一般在3 000~3 500ml以上者,或輸液滴速過快者,使迴圈血量急劇增加,心肺負荷過重、心肌受損可致心衰和急性肺水腫,患者可突然出現心悸氣短,端坐呼吸或呼吸困難,胸悶、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樣痰,重者痰液可從口鼻湧出等症狀。

1.4空氣栓塞

靜脈輸液時輸液皮管內空氣未排盡,導管銜接不緊緻漏氣,液體輸完後未及時新增或拔針、加壓輸液時無人看守液體迅速排空均可發生空氣栓塞。空氣輸入血管將會阻塞右心室肺動動脈入口,使血液不能順利進入肺內,患者可突然出現胸部阻塞或胸骨後疼痛異常,繼而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和嚴重缺氧發紺等症狀,以致立即死亡。

1.5靜脈炎的發生

長期不間歇的靜脈輸注高滲溶液和刺激性較強的藥物,如升壓擴管、抗癌化療藥物,因藥物的化學刺激作用,使區域性靜脈管壁發生炎性病變。輸液中未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使細菌或微粒隨輸液進入人體,引起區域性靜脈感染,靜脈周圍組織出現紅腫、疼痛,沿靜脈走行局部發生條索狀改變,並伴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

1.6輸液中微粒的汙染

在輸液過程在,輸液的微粒可隨液體進入人體,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產生原因多由於藥液在加工製作過程中水、空氣、物質材料被汙染,異物與微粒混為一體。溶液瓶、橡皮塞、橡皮管不乾淨、橡膠微粒的脫落物及隔膜微粒的脫落物。液體放置時間過長、玻璃瓶或橡皮塞受藥液浸泡腐蝕時間太長而脫落形成微粒。輸液器和注射器不潔淨、切割玻璃上的玻璃微粒。開瓶塞加藥時針頭反覆進入橡皮塞,導致橡皮塞撕脫的微粒。輸液環境不潔淨,空氣中灰塵微粒汙染輸液溶液,聯合用藥中由於配伍不當所產生的化學微粒。玻璃屑、纖維等微粒均可隨輸液進入人體造成肺腦肝腎等組織的損傷,可堵塞血管致區域性供血不足,組織缺血缺氧,甚至壞死。微粒進入肺毛細血管,可引起巨噬細胞增殖,黏附包圍微粒而形成肺內肉芽腫。更嚴重者可因微粒對血管壁的刺激而降低血管壁的光滑度,引起紅細胞和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在微粒周圍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以及血小板減少症和過敏反應,微粒進入人體後亦可引起熱源反應及致癌反應,刺激組織發生肺動脈炎和靜脈炎或形成血腫。

1.7輸液的溫度及ph值的影響

輸液的溫度不適宜;如人體輸入過冷或過熱的液體,在體溫調節中樞還來不及對外來異常溫度進行調節時,機體對冷熱刺激會產生應激反應,較冷刺激使血管痙攣收縮,導致血壓升高,較熱刺激可使血管擴張血壓下降,重者可致休克。輸液的酸鹼度不適當,如液體的ph值過高或過低,超過血液的緩衝容量,輸入人體後可引起酸中毒或鹼中毒。

1.8輸液滲透壓影響

《輸液反應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應對措施》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