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英語>英語閱讀>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

英語閱讀 閱讀(2.74W)

在學閱讀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及時的總結經驗教訓才能夠取得進步,英語閱讀一直都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小編整理的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歡迎大家來查閱這篇文章。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1

隨著會考英語的改革,閱讀在會考中的分值增大,閱讀理解的選材越來越廣泛,包括天文、科技、地理、歷史、任務傳記、英美風俗人情等,並且加大了對考生理解、概括、推理能力的考查。

學生在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的同時,使用詞典、語法等工具書及各種英語教育教學資源的過程中,能掌握全文大意並能根據中文資訊找出問題相關答案,逐步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現行國中閱讀課文是各單元教學的核心,容量大、密度高、話題廣、課時緊,需要採取一種新的教學途徑來解決。新的課程標準也提倡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任務型教學就是以具體的任務為學習目的,讓學生帶著任務完成閱讀,理清文路,最終完成閱讀題。

一、國中英語閱讀能力的要求

分析2010年會考題型,整套題加大了閱讀量:一篇完形填空(15分),四篇閱讀文章(30分),一篇任務型閱讀(10分)。六篇文章55分,兩個小時內完成這麼多文章,還有20分的聽力,5分補全對話,15分作文,15分單項選擇。顯而易見,閱讀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視的。而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的,特別是國中學生需要我們在日常教學中加大對閱讀的訓練,使學生逐步獲得獨立閱讀能力。

二、操作措施

以下Travels for the environment 為例,對閱讀技能訓練在教學中的應用加以說明,這篇文章內容含量大,設計到熱門話題,人口與環境,所以我把這篇文章放在國中英語後講,在此之前學生在學習中已談論到了環保的話題。我在處理這篇文章時,主要有以下幾步:

(一)閱讀前任務設計

1、用多媒體播放,人多車多造成的交通道路擁擠,城市的大面積擴張造成了大面積耕地被佔用,森林面積減少,然後提出如下問題

Who causes such changes?

What should we do?

學生馬上熱烈的討論起來,螢幕上的場景迅速激活了課堂,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了強烈的閱讀願望。

(二)閱讀中任務(while——reading task)

1、快速閱讀,瞭解主旨大意

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默讀完課文並找出每段的主題句或段落的中心句。當然,學生也可以用不同的句子來概括每段的中心。只要有自己的觀點,都要給予肯定和表揚。

2、精讀,獲取更多資訊

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資訊,設計如下幾個問題,讓學生在問中找出相關資訊,並小組討論

1)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our earth has changed much because of ---------

A. its old age ’s activities changes of weather natural development

2)Water pollution will become even worse if --------- .

s and fish continue to die le continue to built factories

le can’t stop factories from sending waste things into water

rivers and lakes are still dead

3.研讀,從中受到啟發

(三)閱讀後任務

通過前面幾個環節的教學,學生對課文的資訊有了全面的瞭解和理解,為了讓他們成功運用所掌握的語言形式,閱讀後再找出幾篇相關話題的文章,做快速閱讀訓練,讓學生先看題再看文章,將文中的答案找出。

1) 在日常閱讀訓練中,讓學生能習慣於先審題,掌握題意,帶著任務去讀文章的方法,一般的閱讀問題都可以通過全文找出相關答案或資訊,不能讓學生單獨脫離文章靠印象做題。

2) 有的學生表現出不願合作或不主動,只顧自己思考,基本上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有的學生表現出對任務不理解;有的學生在交流中過多使用母語等。

3) 部分學生習慣於教師以前的講授教學方式,認為上課認真聽講筆記就能學好英語。開始他們對語言活動表現得漠不關心,在合作學習中合作不主動、不充分,存有消極、自私、依賴和缺乏責任感等不良心理,使合作學習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2

一、背景

牛津國中英語教材,是按照《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修訂。課程的目標是一學生為主體,充分考慮他們的心理特點,知識結構何以有經驗,強調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鼓勵他們用所學語言分享個人的經歷和觀點。為了幫助學生順利進入朱閱讀並掌握閱讀技巧,每個單元的閱讀板塊都安排了一些特色聯絡,需要學生在閱讀前或者閱讀中和閱讀後完成。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具有規律性,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和掌握這種規律,並結合教學實際,合理設計教學程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相長,才能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二、教材分析

1、 話題:本課時選擇的是《牛津國中英語7B》Unit4中的一篇文章,本單元以“save the trees”為話題,以樹木對人類的貢獻為主線。

2、 內容:這篇這篇文章的體裁是訪談記錄,題材是數木給人類帶來的幫助。以女孩Rebecca與Jones博士之間的而對話為載體,介紹了數木對人類的重要貢獻。移到學生認識人類活動對森林的而破壞,並樹立保護樹木的意識。

3、 目標;(1)、認知和理解單詞(against branch conwenient.......)及短語for example millions of take in 等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如何捕捉細節。

根據圖片猜測大意。

3)、通過略讀和找讀主篇閱讀篇章,瞭解篇章大意。

(4)、樹立保護樹木的意識

Step 1:

Warming –up activities

Free Talk : Warming up .a short trees about trees. uss in groups to get main information about trees. a quiz competition in groups.

Help them to share their information about trees.

設計思路:以討論日常生活的話題進入,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同時,由於每天都有值日生報告,可以鍛鍊學生的書寫和口頭表達能力,另外,在交流過程中,也互相鍛鍊了學生的聽力水平。

Step 2 Reading comprehension.

Before/while /post reading

re-reading: skim and scan the text to finish Exercise B.

設計思路:通過略讀找讀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e-reaing: Listen and read the text individually and complete the notes on p47. .

設計思路: (1).聽和讀都是學生獲取資訊的有效途徑。通過讓學生邊聽邊讀(默讀)可以培養其快速閱讀的能力。(2)通過有目的地聽和讀,讓學生在瞭解課文大意的同時握課文中一些細節性的內容。

-reading

Read after the tape. Imitate the original pronunciations .

設計思路:通過聽錄音及跟讀,讓學生糾正自己的語音語調。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Step t the dialogue in groups.

Work in group of three, try to react the interview of the classroom..

Organize a competition among groups, Encourage them to show..

設計思路:1、讓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瞭解文章的內容,通過對話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2,通過分角色表演,及比賽,給學生提供大膽展示自我的機會,可以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Step 4 Discussion better groups and the importance of trees.

Lead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

① which groups are better.

② List the importance of trees.

Discuss to give remarks to the better groups and list the

importance of trees..

設計思路:通過有趣的討論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並讓他們參與討論,知道數木對人類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樹木。

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瞭解課文細節,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教學後記:針對上述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活動,有以下三點體會:(1)、活動在設計上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能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熱情。(2)能使閱讀前的“Warming –up activities”真正發揮“熱身”的作用。這就為順利開展之後的多個活動打下了基礎。(3)、上課順利切入主題,中間過渡自然,言語富有鼓勵性和啟發性,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

四、教後記

針對上述教學設計和具體的教學活動,以下幾點思考:

1、比賽是學生比較喜歡的學習方式。以競賽形式貫穿整個教學活動是該部分教學設計的亮點。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反應積極,討論熱烈,思維活躍,競爭激烈,教學效果比較令人滿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併合理安排學生的合作活動,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只有通過閱讀才能讓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形成一定的閱讀技能。本環節通過“提煉大意,情節捕捉,合作探究和延伸訓練”四個步驟,培養學生概括主題、捕捉細節和再現閱讀內容的技能。同時能注意設計合適的銜接語言,使各個教學環節自然過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並開展活動。

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讓學生自己來組織並完成任務,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五、反思:

在教學實踐中,閱讀教學應處理好以下四個關係:

1: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關係: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如何教會學生閱讀,而不是僅向學生灌輸大量的語言知識。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掌握知識和形成技能的.過程。教師應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其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盡最大可能考慮學生情感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要設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但教師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快樂”,一味強調熱鬧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

3、閱讀過程與結果的關係。任務型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習的結果,還要關注學習的過程。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就是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也是逐步提升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的過程。

4、實踐和反思的關係。反思是實踐的一面鏡子,每次的教學反思都能折射出實踐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在教學中應該不斷借鑑成功,改進不足,把培養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自主學習作為追求的目標。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3

一、背景

閱讀是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語言輸入的重要環節之一。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之一。但許多教師沒有形成一套科學有效、易操作、體現新課程標準、體現學生主體作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促進學生體驗參與、形成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

本節課的授課教師嘗試用334N教學模式來設計一堂英語閱讀課。本課時選擇的是英語課本七年級下第十二單元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中的閱讀材料A Weekend to Remember。教師重新整合教材,根據334N教學模式的要求,採用了以任務為引導的方法,將整個閱讀教學過程劃分為了三個階段:讀前詞彙準備和預測閱讀內容、讀中各項閱讀任務的完成、讀後拓展性語言訓練。為了節約時間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採用了多媒體教學。

二、教學過程

1、讀前“頭腦風暴”活動。學生說出了大家一般害怕的動物名稱。學生說出了tiger,lion,bear,snake,教師順勢在大螢幕上呈現出了蛇的圖片和英文單詞。教師讓學生用拼讀規則試讀了這個生詞,同時也追問了Why are you afraid of them? 學生也做出了回答Because they look scary.這樣就複習了前面學過的單詞scary.

2、讀前預測。教師引導學生讀標題,預測將要讀到的內容(有關週末)。然後引導學生看圖,預測將要讀到的內容(週末活動也許與蛇有關)。

3、快速閱讀抓住主要資訊。給學生限時,在兩分鐘之內讀完。先回答1b中的第1、第2和第6個問題。提醒學生要想快讀,一是要以意群為單位,二是要默讀。

4、正常速度讀第二遍,理解文章細節。學生回答2b剩下的問題。教師還設計了更多細節問題:

1) When did Lisa’s sister finish high school?

2) How did they go there?

3) Why did Lisa go to sleep early?

4) Why did they get a terrible surprise?

5) Were Sarah and her sister scared?

學生基本正確的回答了以上問題。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學生運用動作、圖片和上下文猜測詞義的策略,學習了ago, tent, move, start, jump, wake, forest 等生詞。

5、語言學習。教師鼓勵學生提出自己在詞彙、語言結構或語篇理解上的問題,並適時給予了幫助和指導。教師提出了以下短語和句型:put up, made a fire, each other, jump up and down, woke the snake up, move into the forest, feel things moving, It is important(not) to do sth.,並給出了更多的語境來訓練這些短語和句型的用法。

6、將事件排序。教師以提問的方式給出提示,故事一般都是根據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寫的。學生首先獨立完成了這項任務,然後六人小組內檢查答案是否正確,並解決疑問。最後全班再核對了答案。

7、小組活動。學生四人一小組,根據閱讀材料,四名學生中,一名學生扮演記者,其他三名學生扮演Lisa,Lisa’s father and her sister,記者採訪Lisa,Lisa’s father and her sister。雖然這項任務難度較大,但因為前邊已經做了相應的閱讀訓練,學生已經很好地理解了閱讀材料,所以學生在完成這項任務了,態度積極認真。四個小組展示了他們的活動成果,表現非常不錯。

三、反思:

本節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調動學生,讓學生自己來組織並完成任務,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充分併合理安排學生的合作活動,讓他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提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同時教師能注意設計合適的銜接語言,使各個教學環節自然過渡,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並開展活動。

通過這節課,本人也體會到,閱讀教學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 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閱讀教學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是由各種閱讀微技能構成。教師應該把握好閱讀技能培養和語言學習的平衡,不能把閱讀篇章的功能僅僅定位為語言學習。教師可以根據每片文章的特徵,有針對性地設計閱讀技能訓練活動。

2、合理設計小組合作活動。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不能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小組合作,一味強調熱鬧課堂,氣氛是活躍了,但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培養。閱讀教學不同於聽說教學。聽說教學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英語溝通能力,所以這需要更多的小組活動來進行訓練。而閱讀能力是個人能力的體現,考察的是個人不在他人幫助下的閱讀水平,所以並不需要過多的小組合作,但這並不是反對小組合作。我們可以合理設計小組活動。本節課這種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再以小組合作方式討論答案的緣由的設計值得我們學習。

3、重視閱讀和寫作的結合。一方面,閱讀和寫作在語言特這和語篇特徵上有很強的共性,閱讀有益於寫作;另一方面,本教材的寫作任務,絕大多數與前面的閱讀語篇相關,其寫作話題和文體特徵與閱讀語篇類似,是模仿性寫作。這兩方面都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當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在引導學生通過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同時,還要幫助學生分析語篇結構,通過語篇分析來學習語篇的結構特點以及資訊和思想的表現手法。

  國中的英語閱讀教學案例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 ?”是一篇有關禮節的閱讀,是對整個單元的昇華,在前幾節課中,學生運用了Would you mind...? 有禮貌地對別人發出請求,本節課通過文章進一步加深對有禮貌請求句式的理解和在生活中的具體運用,同時通過對中西方禮節的對比和描述,使學生可以感受到在這個由“人”組成的社會中,每個人只有規範好自己的言行,講究禮節,才能使整個社會處於一個“有序、和諧”的社會狀態裡,由此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1、語言知識目標

a.詞彙:voice, term, Asian, Europe, impolite, allow, public, cough, smoke, drop, litter, , behave.

b.語法:理解“Would you mind doing...”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2、情感態度目標:

培養學生在公共場合及日常生活中文明禮貌,以禮待人的優良品質。

3、學習策略目標:

a.學習利用文章中的主題句快速理解文章大意;

b.根據圖片、上下文猜測、理解語篇中詞語和句子;

4、文化意識目標:

瞭解中西方禮節的不同與相同,從而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理解。

二、教學環節的設計

八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求知慾很強,所以,本節課講解的時間很少,主要是訓練學生利用任務型及合作式,以教師為輔,學生為主的教學原則,訓練學生在學習中獲取資訊,處理資訊和運用資訊的能力。並且,我還在網路上搜集了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圖畫和動畫材料,通過電子螢幕,變“死”的知識為活生生的聲音及圖片資訊,由此激發學生運用所學語言進行交際的願望和自信心。

三、教學程式

1、匯入與指導

給學生展示幾幅在公共場合違反規則的圖片,通過讓學生回答What are they doing 和If that happens, what will you say? 這2個問題,共同討論這些人的違規行為,由此引出本課的新單詞drop, litter, spit, pick up, behave, cough等,同時也複習了前面學生已掌握的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 句型,也激發了學生對本課的興趣,我認為採用圖片匯入法,遠比直接讓學生翻書閱讀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獲取知識。

2、鞏固與拓展

本節課是一節閱讀課,重點是要訓練學生怎樣把握文章主旨,同時也複習了上個單元學習的閱讀技能,即快速瀏覽找出細節,之後通過多媒體展示一篇關於禮節的短文,檢驗一下學生的掌握程度。

Step the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 tell the statements T or F.

1. Etiquette is very common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2. Etiquette is always the same in Asia andEurope.

3. When someone put his feet on the chair, we may shout at him, “Put down your feet.”

4. We’ll know some rules which are almost the sam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Step 2. Underline the topic sentences of each paragraph.

Step 3. Finish part 3a

Step 4. Fast reading and tell the statements true or false.

1. Etiquette is a normal and impolite social behaviors.

2.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every culture or in every situation.

3. Standing very close to the person you are talking with is common in European countries.

4. Etiquette is the same in all situations inChina.

ing loudly in a library is impolite.

6. We should take care not to cough or sneeze loudly in public.

7. Dropping litter in other countries is allowed.

Step5. Give them a short passage about etiquette and practice the reading skills.

3、交流與合作

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在公共場所對違規行為有禮貌地發出請求,因此這個環節讓學生相互交流公共場合的一些禮貌行為和不禮貌行為,一方面對這個單元的知識作一個簡要的複習,另一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讓他們通過自主學習探索其個性思維發散的空間。

4、作業

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違規行為給報社寫一封抱怨信,以此呼籲人們遵守規章制度。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閱讀課,標題是“Would you mind keeping your voice down?”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課後反思。

1、教學效果

本節課的重點是訓練學生“How to find topic sentences”即找主題句,快速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從學生的回答情況來看,最終目標應該基本達成,但是還是不夠熟練,若能及時對學生進行小測試,那麼一方面使他們能自如地運用閱讀策略,另一方面能更加清晰地進行知識反饋。

2、教學行為

本節課一開始通過PPT呈現一些與etiquette相關的卡通圖片,學生的興趣大增,大部分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對話中,然後呈現了一篇關於中外禮節差異的課外讀物,拓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對中外文化有進一步的瞭解,但是,我覺得拓展還不夠,應該呈現出更多的事例,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英語,以此增加他們的學習熱情。

3、課堂生成

對於這節課我最大的不足就是設定問題的難易程度沒有把握好,基本上沒有坡度,中等及偏上的學生都能很容易地回答,因此,一方面,不能很好地發展他們的個性思維,另一方面,由於問題簡單,優生的回答基本覆蓋了整個課堂,中等偏下的學生沒有時間和機會思考問題,他們逐漸就懶於動腦,甚至出現講閒話的情況,如果能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分配好難易問題,照顧到整個課堂,優生和差生都有思考的空間,那麼整個課堂氣氛就更加熱烈,學生也能更透徹地掌握問題了。

在學習中同學們要及時的找出問題,上文學大為大家提供的是國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希望同學們能夠取得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