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綜合>

“四元綜合”培訓心得體會

綜合 閱讀(5.31K)
“四元綜合”培訓心得體會1

4月16日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這一天在襄陽市第一實驗國小開展了一場中國獨有的教學法——“四元綜合”教學法培訓。我非常榮幸的獲得了這次培訓活動的學習資格,有幸接觸了國內一流的教學方法,朱則平教授的“四元綜合”樂教理念令我幡然醒悟,讓我感觸頗深。

“四元綜合”培訓心得體會

“四元綜合”樂教理念是指:以審美和創造為音樂教育的主體,以傳承中華民族音樂文化母語和實施班級課堂教學器樂化為支撐,與當前國際國內課程領域所看重的學生“核心素養”,特別是音樂學科核心素養高度契合。在培訓過程中,朱教授通過“節奏創作”、“排簫的演奏學習”、“中華小四弦的演奏學習”等方式,生動活潑、潛移默化的講授了“四元綜合”教學方法。

朱教授的培訓課程完美的展示了他倡導的理念:審美和創造是不可分割的。在整個的培訓環節中,無時無刻不在引導教師創造力。例如:朱教授一開始給出“1、3、5”三個音,讓老師們自由組合,配出不同的和聲節奏:有四分音符組合、八分音符組合、十六分音符組合。當我們做出好聽的和聲時,朱教授突然配合著我們的和聲節奏唱起了他的家鄉民歌。這一瞬間,讓我感受到了四元綜合教學法倡導的“創造素養”、“母語素養”。在後來的“排簫演奏”中,朱教授示範了《陽關三疊》,還和劉漢生老師合作演繹了《睡吧,紅蜻蜓》,四元中的“器樂素養”、“審美素養”就這樣直觀的展現在我的面前。

這樣的教學不禁讓我想起自己上課的方法,實在是太粗糙,太沒有藝術性了。每次上課總是覺得學生完不成課堂任務,總是怕教學大綱要求的內容上不完,而採取了最直接的模仿教學,老師教一點兒,學生學一點兒。反饋時也是按照我們前面學的內容,讓學生自己分組表演一次。回想起來,果真如朱教授所言:“中國的音樂學科成了表演”,完全沒有考慮給學生創造的空間。按照朱教授的教學方法,我回到學校上課時,有心現學現賣了一次。發現我真是太低估我的學生們了。這是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課歌唱曲《青春舞曲》。原本的教學,我會是這幾個環節:學習維吾爾族節奏、學習維吾爾族舞蹈、教唱。但是這一次,我沒有這樣做,我讓全班每個學生都用手拍一個自己喜歡的節奏,然後我們大家一起選擇最好聽的四個節奏來給《青春舞曲》伴奏。學生們讓我大開眼界,他們不僅僅限於我說的用手拍,有人用上了課桌的上下兩個面來打出不同的聲音;有人坐在靠牆的位置,正好有一塊黑板,結果就地取材,用課桌和黑板來擊打……這節課讓我明白了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給他一個自由的空間,他們是可以發揮出你無法想象的創造力。

有幸聆聽到朱教授娓娓道來的教學方法,有幸在自己的課堂教學及時糾正並發現學生的創造力,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四元綜合”培訓心得體會2

本次培訓不同於平時課堂實訓的相互學習、相互借鑑,而是資深教授傳授他自身多年來的教學感悟,這是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們很難得的學習機會,沒有經驗我們何談感悟,沒有感悟我們何談總結。

首先,在四元綜合教學法的講解中,老師有一個觀點我印象最深刻,也是總結出了我內心深處對課堂音樂教育的真實看法,老師說:“培養會作曲、會演奏的國小生,目的並不是為了培養出多名作曲家、演奏家、音樂家,而是為了讓他們以後在各行各業,各種工作能力中具有創造力!”這個觀點聽完我恍然大悟,也被徹底感動。是啊,就像大家經常自省的一個話題,我們讀書是為了什麼?僅僅為了能多寫出幾篇詩詞,多說出幾個書名,或者用論語中的道理感化別人?都不是的,而是在我們面臨選擇是有分辨的能力,在我們面對苦難時有不畏的精神,在猶豫不決時有果斷的豪情……和這個道理一樣,我們在課堂音樂的`教學中,節奏訓練不僅僅代表著學生會通過不同節奏型、速度、力度、情緒等變化來演繹不同節奏,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相互關聯等思維能力和手眼四肢協調能力;在訓練學生歌唱識譜能力時,不僅代表著要教會他音高音準概念,還要注意其情感的正確表達,高亢的歌曲吼出來,舒緩的歌曲聲音冗長拖沓等等都是不對的歌唱,這些都需要音樂教師細緻真實到位的引導,而不是點到為止。所以在音樂課堂上的音樂教學應該是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體現。就像老師所說,我們音樂課堂教育培養的是普通人,我們的目標更多的是非音樂性的目標,或者說是通過音樂手段來達到非音樂性的目標。

其次,關於排簫樂器的訓練,我也是第一次接觸這門樂器,感覺上手很快,聲音效果柔和不刺耳,相對於直笛和陶笛而言,學起來更簡單,無需過多指法限制,拿起來也更輕鬆安全,比較適合課堂音樂教學。我搜索了排簫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相關論文,少之又少,看來在課堂器樂教學中排簫的傳播還是有一定限制的,這也對我們開展排簫的器樂教學和究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