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國培計劃”研修活動心得體會

職場 閱讀(1.31W)

北大之行最初的幾天“國培計劃”研修活動,還是頗有收穫!北大之行,可謂是暖心行程。

“國培計劃”研修活動心得體會

追尋著北大學者及課程專家思想步伐,不斷觸控高中新課改精神的脈搏,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道學員不斷交流、深入探索新課程領地,同時也在不停反思自己新課程教學的心路歷程。有些讓人迷惘的理念似乎日漸清晰,有些必須不斷追尋的腳步逐漸堅定,專家學者高屋建瓴的引領逐步深化對課程改革的認識與理解。

“窮者思變,變則通”,非常認同北大溫儒敏教授的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學理說法,高中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改革的路子無疑是正確的,世紀的課程改革無疑是建國以來改革力度最大的,也充分體現課程專家的理想追求,正因為如此,課程改革之路才任重道遠。

語文課程專家的詩意建構和語文教學工作者的戮力同心,在大學聯考背景下,儘管帶著悲壯的意味,也盡顯理想的色彩。然而我以為作為文明的傳承者,擔負文化薪火的傳播的'歷史使命,需要在理想的建構下進行理想的追求與詩意的架構,教師的職業追求與事業使命必須要有理想的精神和敢為天下先的膽量與氣魄。只有如此,才能安心立命,薪火相傳,厚德載物。

來自北京教科院的李衛東教授關於課程內容——教材內容——教學內容三者關係的論斷,無疑激活了本人對高中新課程改革下課標、課程、課堂“三課”內涵的鮮明思考,引發了立足課程實踐下巨集觀的課程定位、教材內容的確定以及微觀的課堂教學行程中的反思與突破。用“課程內容教材化,教材內容教學化”的高度概述,使課程、教材、教學三者更加明朗化、清晰化,而且更加有實踐與理論的思辨。

新課程實施中所倡導的“學會傾聽”,不僅僅是說學生,更應該包括老師。因為這是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之下理論與實踐斷層中行走的思維方式與行動理念的具體展現。

學會傾聽,讓我備感親切;學會傾聽,讓我思維明晰;學會傾聽,讓我視野開闊。

傾聽文字的聲音,首先要挑戰的是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面對文質兼美的閱讀文字時,我們需要的是對文字的解讀能力和對文學作品的鑑賞水平以及學科必備的專業素養和文學修為——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搖曳著美麗的影子,瀰漫著清新的氣息,張揚著人文的魅力,你傾聽到了嗎?感悟到了嗎?讓人不斷追求與不停嚮往!

傾聽學生的聲音,在著陸課堂實施教學行為之前,必須瞭解學生、瞭解學情,以準確定位教學起點,把課堂教學之舟從學生的求知原點起航,駛向學生成功的彼岸。

傾聽學術的聲音,就是務必立足於專家引領,學會傾聽課程專家和學者的前沿理論和學術引領、課程把脈,不斷提升專業品質、學科思想和職業境界。

傾聽編者的聲音,就是要細緻領略編者的學科架構,認真揣摩其教材編寫意圖,以成功實施教學設計與著陸課堂。

傾聽課堂的聲音,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有合理自如的掌控課堂,做到張弛有度;必須掌握課堂情境下的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做到調控有序。把握課程教學的主旋律,尊崇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差異發展的課程原則;把握課堂教學的主攻方向:課堂的有效性原則。

我以為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還必須傾聽教師自身的聲音和自己從事教科研的聲音。

傾聽教師自身的聲音,就是要不斷傾聽自身專業發展的心聲,傾聽自己對職業理想和事業發展謀劃的聲音,傾聽自己專業品質的打造和學科思想的鑄就,以規避職業倦怠的聲音。

傾聽自己從事教研與科研的聲音,立足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前提下,必須學會課堂觀察,進行二度備課,開展磨課活動,打造有效甚至高效課堂,從磨課衍射到磨題、磨人,以全面促進教師專業化程度的不同發展,以全面促進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立足日常教學生活情景的觀照和反思,把制約課堂教學瓶頸的現實分析,進入巨集大課程背景下,進行微觀的主題對話或專題研討直至課題研究,盡力吸取科研的力量和能力,為促進學科課程發展、教師專業成長、課堂有效提升保駕護航。

以上斯為幾天來思考的文字,儘管略顯稚嫩,然而畢竟有了思維的不斷延伸,同時也彰顯著研修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