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體育>太極拳>

太極拳強身要領

太極拳 閱讀(1.38W)

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之所以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其奧祕在於“一動無不動”的身體活動,能給各組織器官一定強度和量的刺激,激發。小編下來來具體介紹下太極拳的強身功能。

太極拳強身要領

  太極拳是個圓

太極拳是個圓,但是它不是個平面圓,而是個立體的圓,在太極拳的外圍看,太極拳的四面都是圓。

固此要求鬆肩沉肘,開跨擴膝,含胸拔背,使人形成一個有彈性的球體,不著力則罷,一著力即隨之旋轉;猶如皮球在地上很難站立上去一樣。其靈活的程度猶如天秤,猶如轉輪。這就是拳譜所謂:「靜之則合;動之則分;立如平準,活如車輪」。

然皮球是個無機體,人體是個有機物。人體不但具有類似皮球的功能,還有超過皮球的自重量,並具調節能力。只要恰當地運用沾粘連隨不丟頂功夫,即可以使人進之不著,投之不脫。這就是十三勢中所謂進、退、顧、盼、定的五步。

練習太極拳時,這個圓會隨著人體的開合能夠開大也能開小,另外就是全身的關節都有圓轉能力的特點。

因此不但可大可小,而且可分可合。合則為一大球,分則為許多小球。因為太極拳的勁是仿效水性的,因此進退程式,要求是波浪式的湧續連綿。並利用人體掌、臂、身、腿、腳,各部三個以上關節,互為一組交替進退。

與對方的力一接觸,即起層層連鎖反應,似水浪般的忽聚忽散動盪,加之螺旋式的八門旋轉即纏絲勁;如旋風、如捲浪,使上升則高不可攀,下沉則深不可測,欲進則愈長、欲退則愈促。

形成一種所謂「浪採花」的功夫: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推手是太極門中的一種鍛鍊方式,是太極拳過度的一個過程和一個階段的練習過程。

推手是在拳架十分純熟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可粘可脫、隨粘隨脫,身手雖脫意尚相接的方法,以槓桿,螺旋原理,以膨脹力和類似波浪的衝擊力,將人拋擊出去。性質雖然是柔軟的,但威力無比;謂之:極柔軟,則極堅剛。因為世界上最柔軟的是水、是風、是空氣,然而力量強大的亦是水和風以及空氣的膨脹力。

太極拳;溫和時可以使人毫無痛楚,而翻跌絕妙,猛烈時亦可以使人如受巨浪的衝擊,五臟皆裂;有了這種“功歷”才算是得到太極真髓。

  太極拳應該分為兩種,即健身太極拳與技擊太極拳

健身太極拳主張以虛靈、鬆淨、靜謐的方法來修練。行功時;血管鬆弛,毛孔開張,骨絡順當,心氣平和,是一種運動量(氣血活動量)極大、消耗量極小的動功,完全符合養身之道;也是防治慢性疾病、恢復健康的良好手段。

技擊太極拳則可以防身禦侮,克敵制勝;文則可以調氣養心;延年益壽。可謂習武而文在其中,是一種文武兼修的拳術。

太極拳不但拳理精邃,而且完全符合我國人民謙讓的美德。因為它克敵禦侮,是不主張主動出手的。你不動,我不動;你既動,我才動。你不打我,我絕不打你;你既打我,我就根據你打我的輕重快慢,反作用於你。

我猶如蹺板、猶如轉門、猶如皮球,推得重回得重,推得輕回得輕,打擊得重彈跌得遠。種種反應都是由你攻擊的一方自己引起的,我只是保持我的重心和中心而已。但它也不是無所作為的一味被動。

根據需要,有時也可因勢利導,有意識地加強其反作力,引起層層波盪,甚至洶湧浪濤,使人淹沒其中。但這種主動是在被動的基礎上產生的,因此雖說主動,仍屬被動。

學習太極拳的方法應該以悟為主;學者不管從那一派太極拳入門,都不能以學會拳架為最終目標,必須進一步領悟其內在的實質,並有所改進和提高。具體的形象是為了幫助明理的;明理了,根據道理去創造更完美的形象,即改造形象,事物就是這樣進步的'。

  太極拳“走圓”的虛實變化

太極拳是一個圓的藝術。從古代哲學之論述,圓是包羅永珍的。無論太極拳的推手、散手,和技擊運用的巧和妙,都和太極拳走圓的認識高低有直接的關係。“拳理不明,太極不精”,這是武派太極拳法與術的重要因素。

就“圓”的論理方面,太極名家陳固安、吳文翰兩位大師在他們的經典著作中關於“走圓”的虛實變化和實戰應用都已作了詳細的闡述。我自幼跟隨兩位大師習文練武三十餘年,深得兩位大師的言傳身教。今借貴刊發表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與見解,如有不當之處望同仁們指正。

太極拳推手、散手與人交手能否取勝,首先要看對拳理拳法認識的深淺和對“走圓”的變化掌握的精與深,這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應招運式上要想“支撐八面和八面的轉換”,那就必須懂得“八法”的相互關聯。

所謂“八法”即是:上、下、左、右、進、退、方、圓,稱之為八轉。而八法又和掤、捋、擠、按、採、挒、肘、靠八種勁法相輔相成,非常縝密,術法分明。所以在推手和散手應用中,必須面面相顧,招招相連,環環相合。

招式轉換要連貫靈活多變,銜接要嚴密,不露破綻,勢勢相承,勁力渾厚而富有彈性。這些勁法都離不開“走圓”功法的習練。要想練好“走圓”功力,首先要懂得橫圓、豎圓及多圓變化。

懂得以上勁法的變化,才能懂得武派太極拳的順、逆、變、空、玄的原理。武禹襄拳論講“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根據先哲拳論的指導綱要,武派太極拳練功講究“輕則靈,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化則發”的一套練功方法。

但是這些精奧的變化必須在名師的指導下,堅持數年習練才能掌握住這些精緻的技巧,決不是短期可就也。也只有掌握好這些精奧之處,無論從“聽引化拿發”五字要訣的應用以及長擊短打,攻防進退,縱橫開合,進有精巧之法,退有進機之變。

在與對方接手的瞬息萬變中,才能得機得勢,立於不敗之地。這些都離不開“走圓”的虛實變化的科學性。先哲王宗嶽拳論所講“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這些精闢理論,在武派太極拳推手和散手應用上起著因勢利導的作用。


相關文章推薦:

1.關於太極拳的介紹

2.太極拳入門必知10個問題

3.太極拳的基本知識

4.太極拳的太極態與健身

5.新中國太極拳大事記

6.太極拳入門要領有哪些

7.太極拳怎麼打

8.太極拳知識

9.太極拳修煉

10.太極拳自學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