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

質量管理 閱讀(2.08W)

引導語:質量管理在現代企業中已普遍存在,在許多情況下,對質量管理的理解是膚淺的。下面是yjbys小編為你帶來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質量管理體系的理解

通常情況下,在許多人的認識中,質量管理只是被當做一些技術或方法,似乎也能像購買產品技術那樣花些錢買來就能用。實際上,我們應將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作為質量管理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組織的質量管理能否成功的關鍵,就是看它是否能將這些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滲透到組織中的各個層次和領域。而QMS的八項管理原則對組織樹立有益於自身發展的質量管理的原則、理念、意識和價值觀是具有普遍意義的。

1.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2.領導作用 3.全員參與 4.過程方法 5.管理的系統方法 6.持續改進

7.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8.與供方的互利關係

  一、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標準條款:組織依存於顧客,因此,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要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

理解:這個觀念的價值在於所有的努力都應該直接以使顧客滿意為目的。ISO9000:2005標準定義,顧

客是“接受產品的組織和個人”就是指那些接受組織活動的結果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組織都有顧客,包括購買商品的人,家長、學生、病人、政府機構、團體和個人。QMS

關注的重點是“最終顧客”。有的組織的產品直接交付給最終客戶,而另外一些不直接與最終顧客接觸,無論哪一種都應該始終關注“最終顧客”的當前和未來的需求。

顧客對於組織至關重要,他是決定組織是否能生存下去的決定性因素。任何一個組織,如果顧客多,它一定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失去了顧客,也就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因此,任何組織都無一例外地依顧客的存在而存在。那麼,組織如何才能不失去顧客 ,並且不斷增加顧客的數量呢?理解並滿足顧客的需求是留住並增加顧客的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徑,而超越顧客的期望,則是使顧客滿意的最有效的方式。

任何顧客都希望為自己提供產品的組織是值得依賴的,這是顧客對組織的最基本要求。當一個組織滿

足了這個要求,顧客才能放心地購買其產品(即使這個組織的產品偶爾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為顧客認為這樣的組織比較可靠。

但是,顧客怎麼會依賴那些不關注他們的需求,而一味的只是關注自身利益的組織呢?在這種情況下,顧客與組織之間的活動就變成了“鬥爭”的關係,這無形當中就增加了顧客採購和組織經營的風險,這必然進一步造成企業、社會成本的上升。

因此,“關注顧客的需求,讓顧客滿意,做一個值得顧客依賴的組織”是對任何組織起碼的要求,是

所有管理原則中最基本的原則,應該成為每個組織始終不渝的追求。

  二、領導作用

標準條款 :領導者應確保組織的目的與方向的一致,他們應當創造並保持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員工

能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理解:這個觀念的含義是領導者應該找準組織發展的正確方向,並營造環境,帶領全體員工,為實現

組織美好願景和歷史使命而不懈努力。這裡領導者最高管理層,現代質量管理認為,正確的質量意識,必須首先滲透到整個組織的所有層次和領域,質量職責不應該只賦予一個部門,而應該始終作為最高管理層關注的重點。

他們最需要做的,同時也是最有義務做的,就是創造並保持使廣大員工能夠充分和順暢的發揮作用的

內部環境,可能包括:充分考慮員工的各種需求,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建立充分和牢固的信任感,解除員工的疑慮,表彰先進,鼓勵提高,保持員工心情舒暢,提高員工企業自豪感,保持上下溝通渠道的通暢,維護員工在規定範圍內的各項自主權,保持員工個人與企業共同發展等等。在這些方面,最高管理層的細緻入微是很必要的。

  三、全員參與

標準:各級人員都是組織之本,唯有其充分參與,才能使他們為組織的利益發揮其才幹。

理解:這個觀念的價值是與上一條相關的。在質量管理活動中,不只是最高管理者發揮作用,而是需

要每一個員工都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質量管理工作不僅僅是質量部門來負責。

我們應該認識到,要想改進一個過程,就必須先要了解它,並且瞭解得越深,才有可能改進的越好。

組織中的過程很多,而最瞭解某個過程的人,一定是經常接觸這個過程的人。因此,從質量管理角度來看,每個員工對組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促使全體員工為組織發展做出貢獻,就必須讓他們投入到質量管理改進的活動中,就需要全體員工的參與作為質量改進的必要條件。

在質量改進過程中,每個過程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那麼組織也就向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只有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才能獲得這樣的結果。

  四、過程方法

標準:將活動和相關資源作為過程進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結果。

理解:每一個組織都具有一定的結構,通常一些部門的活動或過程很難分清職責,而在不同的部門之間引起爭議。這時就用“過程方法”實現目標。

首先考慮目標和過程,然後再建立一個支援這些過程執行的科學、合理、適宜的組織結構,通過在過程執行中,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也就能夠避免出現那種“無人管理的過程”或“重複管理同一過程”的情況,因而,過程就可以更高效地執行。組織在這種過程轉化中實現目標。

  五、管理的系統方法

標準:將相互關聯的過程作為體系來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於組織提高實現目標的有效性和效率。 理解:質量管理的作用主要是能夠使組織的工作結果符合要求,即實現預期的目標。但是大多數結果都要經過複雜的過程才能得到。傳統的質量管理只是在結果出現後去鑑別其是否符合要求,然後將符合要求的結果做為產品,不符合要求的結果予以處置。這種方式不但效率低,而且造成大量的浪費,從而使成本上升。可能還會給組織造成影響。

既然結果都要經過複雜的過程才能得到,那麼過程執行的狀況將直接影響到結果是否能達到其目標。因此對過程的有效控制是必不可少的,而複雜的工作過程又涉及許多部門、人員、設施、材料、規章制度等,所以要對這個過程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提出系統的要求。使各個過程之間有關聯性,不是相互獨立的。只有這種系統的管理才有預防作用,而不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出現質量問題的環節,未必就一定在那個環節存在著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

  六、持續改進

標準:持續改進總體業績應當是組織的永恆目標。

理解:傳統觀念認為,一個組織如果能夠做到不間斷的改進,就達到了比較理想的質量管理水平。但也容易使他們認為,持續改進是由於在質量方面一直存在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看法,是他們把組織的活動和組織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靜態的。

在一個充滿活力的環境中,總會有人設法尋找更好的方法來達到他們預期的目標。如果這些人不是你,就可能是你同行中的競爭對手。因此,組織首先就需要不斷地改變你自己頭腦中陳舊、過時和不適宜的質量觀念,同時建立持續改進的機制,盡最大努力使組織不斷產生有益的變化,從而促使組織整體業績的持續改進。

所有持續是無止境的,永遠也不可能達到終點。因此,我們不應該把改進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應該把它看作是一種樂趣。

  七、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標準:有效決策建立在資料和資訊分析的基礎上。

理解:所有的決策都應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在質量管理活動中,收集並保留適當的資料和資訊作為記錄,並對其進行適當的分析,為有效決策提供資料,便是這個觀念的.一種實踐。

通常按照傳統的質量管理的觀點,我們能夠獲得的數字資訊才是客觀明確的。然而,在組織中有很多基本現象,如感覺、關係、氣氛、文化、情緒等都是很難量化的,因此也就很難把這些現象變得清楚和明確。而這些因素是直接影響組織的過程和產品質量的因素,同樣也是組織的領導和顧客非常關心的因素。通常人是很難客觀的,但是透過我們自身的主觀性,我們能瞭解其他人的感受,並且理解、領會和醒悟是一名合格質量管理人員掌握質量管理知識,開展質量管理工作和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素質。

以上這個觀念是為了作出一個有效的決策而去尋找可靠的依據,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讚賞的做法。通常在實踐中所獲得資料和資訊,以及通常對這些資料和資訊的分析所得出的結果都是很有價值的。當然,獲取了這些資料和資訊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掌握了無可爭辯的事實,我們可以通過應用一些適宜的科學方法來分析這些資料和資訊,從而指導我們改進工作。

  八、與供方互利的關係

標準:組織與供方相互依存,互利的關係可增強雙方創造價值的能力。

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了不斷的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時迅速的掌握並提升專業化水平。現在社會分工都越來越細,每個組織一般大量的工作是針對供方的協作和採購。因此,供方的工作結果的質量,包括工作過程的質量,顯然都會最終影響到組織的工作結果。

傳統的質量管理中,人們認為供方的產品質量應該是最好的,供方的產品價格應該是最低的,其實,這兩者本身就不存在對應的關係。在傳統的管理方式中,組織與供方之間僅存在簡單的“供—需”關係。雙方都為自身的利益與對方討價還價,任何一方的愉快幾乎都伴隨著另一方的痛苦。利益只是供需雙方各自的利益。

但是,在現代質量管理中,人們已經充分的認識到“滿意”這個詞對雙方合作意味著什麼。組織與供方之間是合作伙伴關係,雙方都在為共同的利益而不懈的努力。此時的利益是雙方的共同利益,而這種利益將他們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顧客滿意

  標準:

顧客對其要求已被滿足程度的感受。

注1、 顧客抱怨是一種滿意程度低的最常見的表達方式,但沒有抱怨並不一定表明顧客很滿意。 注2、 即使規定的顧客要求符合顧客的願望並得到滿足,也不一定確保顧客很滿意。

  理解:

既然顧客滿意是一種感受,那麼它一定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顧客本身,而不是完全取決於組織及其產品,即它是主觀的。只有瞭解了這一點,才能知道如何讓顧客滿意。現實中,在組織不瞭解顧客要求,又缺乏一定的經驗的情況下,要想讓顧客滿意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要及時與顧客溝通,瞭解顧客的感受,然後根據顧客當時的實際感受來調整組織自身的行為,以達到顧客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