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經營管理>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變革

經營管理 閱讀(4.54K)

中小企業在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發揮著大企業難以取代的作用,日、美、德等國家的中小企業是這些國家技術創新、專業化合作、勞動就業的重要領域。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多種型別的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與體制改革過程中的地位日趨突出,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小企業經營管理變革

  一、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點

經營管理活動與企業規模、所處的行業特點以及市場特點密切相關。一方面受企業規模限制,中小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劣於大企業,內部組織化程度低;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比較狹窄,競爭對手眾多,處於“價格接受者”的地位。因此,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必然呈現自身的特點:

第一,經營管理的單一性。中小企業規模小,經營管理的內容和範圍一般都比較狹窄,所以經營管理的組織形式、方法手段,管理人員等方面都呈現出單一性。由於受資源有限,產品型別較少以及行業性質的限制,中小企業也沒必要全方位地加強經營管理,只要強化某些關鍵環節就可以生產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第二,產品轉換和資金轉移的靈活性。大企業“大而全”,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很大的慣性,相對而言,小企業“小而精”、“小而專”,具有較大的靈活性。靈活性使小企業進入或退出一個產品市場的成本相對較低,尤其是進入一個新產品市場,新產品一開始市場需求量都比較少,大企業一般大規模生產,冒很大的風險,而小企業一般投資額都不大,小規模生產,相對風險低一些。

第三,企業員工有較強的歸屬感。小企業的從業人員較少,要求經營管理的專業化水平低,這為普通員工參與管理提供了條件,員工參與經營管理不但開發其智力,調動其積極性,提高了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增進了管理者與員工之間的聯絡和了解,加強了企業內部的團結和歸屬感。

第四,經營管理的創新性。發展得好的中小企業很多都具有創新這一特點,它們的經營管理者從企業發展的戰略角度著眼,以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涉足技術密集型的領域,挑戰在資本、技術和人才各方面都更有優勢的大企業。實際上,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效率相對較高,它能根據專案的需要,集中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致力於開發週期短、見效快的技術,注意量力而行,符合實際;加上小企業組織機構安排靈活有彈性,上下級關係比較融洽,減少了市場資訊損失。這種靈活的技術創新體制,符合中小企業經營的特點,有利於企業和市場的緊密結合,較快地獲得經濟效益。

  二、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經營管理的問題

由於體制政策的原因以及自身發展的各種限制,我國中小企業在改革開放前沒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普遍實行的是生產型管理,這種管理型別的企業主要是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為目標,至於是否適合消費者的需要,滿足市場需求並不是企業所關心的問題。改革開放後,雖然國家出臺了很多政策,促使企業進行生產管理型別的轉變,但我國中小企業仍未能真正地成為市場的主體,加之日趨嚴峻的市場競爭,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出現了不少問題:

第一,管理水平不高。很多中小企業的領導者受到自身素質的限制,對企業的未來發展不作籌劃,得過且過。很多企業不講求效益,在對市場未進行充分認真研究的情況下,盲目爭上專案,搞低水平重複建設。有些中小企業管理者雖然是科技人員出身,可以引領企業走高科技道路,卻常常忽視市場需求,不注意營銷管理,導致失敗。

第二,組織體制不合理。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多以生產型為主,市場營銷、技術開發能力薄弱;管理層次混亂,職責不清,導致工作效率低;管理者許可權不清,缺乏有效的監督激勵機制,有些經營管理者專制思想嚴重,缺乏民主意識;規章制度不健全,難以落實,加之管理不嚴格,常出現生產秩序、工作秩序的混亂。

第三,經營管理思想觀念陳舊落後。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許多企業仍然抱著等經濟過熱、賣方市場、優惠政策的思想,或者想要靠國家、政府的扶持政策,缺乏開拓市場的意識、能力和方法,使企業沒法發揮潛力,產品滯銷,資金週轉緊張。

  三、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變革

中小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其經營管理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本身就是通過協調企業內外關係來適應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並實現企業生存發展目標的一種活動。經營管理的變革也就是適應環境的變化,使企業朝有利於企業發展的方向改變內部各種關係,引進新的觀念、制度實現突破。面對我國中小企業目前遇到的問題,從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角度緊迫需要實行以下幾方面的變革:

第一,企業內部管理組織機構與制度的變革。組織機構需要精簡,壓縮非生產性管理人員,使企業在經營管理組織機構上的特徵得以恢復,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完善的勞動用工制度,實行競爭上崗,優化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組合,把職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改變企業內部分配政策,使其達到公平和效率,生產線上可以實行工效掛鉤,工資總額控制的原則,銷售人員的工資因其銷售情況而不同,而管理人員可以實行崗位效益工資;明確企業職能,提高專業化水平,家屬的福利設施要與企業徹底分離,實行有償服務。

第二,重視“人”的因素。首先,充分利用和發揮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民主性的特點。中小企業的規模有利於普通員工參與管理和監督,中小企業應堅持和完善以職工代表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從而保持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有利於協調勞工關係。其次,提高職工的素質。職工素質的提高有助於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的轉變,有助於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主人公責任感,有助於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經營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同時還有利於企業引進新技術、新管理觀念的採用,提高職工素質的方法主要是重視在職職工的技術培訓工作,加大考核、激勵力度,促進職工的科學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最後,完善企業決策者的選拔機制,提高決策者

的素質。決策者作為企業的靈魂與核心,其素質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效率和企業的命運。決策者的產生機制因企業型別不同而有所差異,但總的來說存在同一特點,就是競爭機制,即能上能下、能出能進的選擇機制,這對經營者來說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激勵,促使他奮發圖強,對企業、職工負責,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做出貢獻。中小企業的決策者要注意經常進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素質,通過參加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訓,不僅能及時更新經營者的知識內涵,而且還能提高經營者的經營管理水平和能力,達到實踐和理論的良性迴圈。

第三,中小企業應善於尋找並利用市場“間隙”。中小企業在整體實力水平上競爭不過大企業,在大批量、長線產品的生產方面也不具備優勢。但市場還存在許多屬於小批量、短線產品的需求,尤其是我國消費的多層次性發展趨勢,使得市場“間隙”不斷增多。中小企業應牢記選擇目標市場的“專而深”原則,加強並提高企業經營活動的專業化程度,做到“小而精”,突出企業“單一性”的特點,把經營管理的重點放在產品的成本與質量方面,形成企業的產品優勢。

第四,提高生產技術水平,充分注意積累經驗與能力。掌握和利用新的技術是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的重要條件。企業應利用高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另外,中小企業還要結合自身的實際,加大企業在引進、研製、開發和改造技術的力度。經驗能力積累方面,中小企業要審時度勢,迅速根據市場做出調整,中小企業的投資規模不大,轉變成本低,容易跟上市場。此外,中小企業要居安思危,及時洞察市場動向,隨時做好“變”的準備,這樣才能在競爭中求得長期發展。

第五,善於利用資訊科技。資訊科技對現代企業的管理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各種各樣管理軟體使管理手段實現飛躍式的變革,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中小企業利用這些資訊科技還可以降低決策失誤,使企業的計劃、控制、分析更加科學化,減少經營風險。中小企業可以選擇與其規模、行業性質相適應的管理軟體,實現傳統手工處理方式的轉變。另外,企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可以有效地拓寬銷售渠道,尤其是運用網上銷售的方式能節約銷售成本。網際網路還可以幫助企業做宣傳,提高企業的知名度,這些對中小企業來說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中小企業是現代企業的兩大型別之一,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數量都佔絕對多數,對各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起著關鍵性作用。而中小企業的固有特點使其生存發展方式與大企業存在很大的差異。歷史及各國經驗表明:中小企業的發展對國家扶持政策的依賴程度較高。但要在開放市場中實現長久發展更需要中小企業自身的管理變革,只有不斷地完善經營管理,找準市場定位,適應市場需要的變化才能在與大企業以及眾多中小企業的激烈競爭中保持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