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企業管理>採購管理>

採購及時交貨的管理

採購管理 閱讀(3.02W)

採購作業的起點在市場領域、產品線的需求,中間經過計劃領域的系統運算、採購領域的商務運作,終點是供應商交付貨物。如何將起點與終點有效地銜接在一起,保證產品生產得到可靠的原材料供貨保證,是一項複雜的工程。只有各部門緊密配合、協作,並加強與供方的交流,才能有效地完成採購及時交貨的任務。

採購及時交貨的管理

  1 產品線要發揮統領全域性的核心作用

每一個產品都歸屬於相應的產品線,因此,產品線處於統領全域性的核心領導地位。產品線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定位和生命週期定位,產品線要依據產品的不同定位,控制調整原材料採購的頻率和策略,應對隨時變化的市場供求形勢。同時,對不同原材料實施替代、升級、預測等工作,應對原材料市場的變化。產品線作為產品的經營者,對產品相關的所有工作負責,必須高度關注產品全部原材料是否能夠及時交貨。

應在以下幾方面加強對採購交貨的管理和控制。

(1)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決定原材料的採購方式。例如有些材料貨期長,供貨緊張,產品線應建立必要的安全庫存,提供必要的預測資料,以緩解未來需求的緊張壓力。對於生命週期短的產品,採購方式以短期內現貨供應為主,注重交貨實效。

(2)產品線要配合市場體系做出必要的中長期預測,並不斷提高預測準確性。為了擴大市場,加快市場反應速度,對產品進行中長期預測是必需的,13周的滾動預測更是必不可少,同時要提高預測的準確率。沒有預測,或者預測的波動變化頻繁,將導致“臨時抱佛腳”式的採購,交貨的及時性難以保證。

(3)針對產品中的“危機材料”,要及時防範,切勿掉以輕心。停產材料、供不應求的材料、使用客戶少的材料、產能有限的材料等都屬於“危機材料”。產品線要及時有效地進行元器件替代、升級等工作,以降低“危機材料”帶來的風險。

(4)強化產品線全域性經營者的意識,高度關注全部原材料的及時交貨。目前有些企業的採購職能不在產品線,而是劃分在不同的領域運作,容易造成產品線忽略交貨風險的控制。事實上。產品線應掌控不及時交貨的概率,分析“危機材料”交貨的風險,從產品全域性的角度預防交貨危機的發生。

  2 市場銷售部門提供必要的預測資訊

市場銷售部門的重點在於佔領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其前提是有充足的產品供應保證以及最短的供貨時間,因此。市場銷售與原材料採購及時交貨密不可分。市場前線要根據銷售的市場態勢,及時預測和調整產品的變化,以便計劃部門相應做出原材料採購的佈局變動。需要市場銷售部門提供的預測資料包括預測週期、預測數量、預測的準確率等,這些資料作為採購作業的基本前提,是採購作業及時交貨的前提保證。不同的電子元器件具有不同的貨期、產能和供需關係,市場預測資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將市場供貨的不確定性因素提前化解,將不確定的因素轉化為確定的結果,以保證採購的及時供貨。

市場部門需要提高預測資料的準確率和覆蓋率,以下幾方面是市場部門需要關注的重點。

(1)預測週期長短、預測的準確性直接影響交貨的及時性。因此,重視並且提高預測準確率是改善及時交貨的最有力的保障因素。

(2)減少市場預測的波動是減少MRP計劃波動的關鍵。由於預測的波動,直接導致MRP計劃的波動,從而導致合同交貨期的波動。保持預測平穩有利於採購交貨的及時性改善,預測保持平穩包括預測數量、時間段、頻率在連續的時間內基本保持良性一致。

(3)減少衝刺行為,避免扎堆採購交貨。每個季度末以及年底階段,市場銷售領域為完成衝刺任務,放大采購需求量。在一個月內的採購數量往往超過以往幾個月總和。衝刺行為直接導致交貨不及時比例的上升,造成企業相應的應急協調成本增加,採購作業超負荷運轉。

(4)建立緊急需求的'應對機制。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有些產品難以預測,或者臨時突發產品需求,市場體系應建立必要的緊急應對機制,以最短的時間完成計劃下達、採購合同下達,爭取第一時間交貨。

  3 計劃部門擔當起風險防範任務

計劃部門是將主生產計劃轉化為實際採購計劃指令的執行部門,調整、控制材料的交貨計劃與庫存,以達到原材料及時齊套與控制庫存的目標。由於市場預測的不確定性,以及原材料供貨市場的波動,計劃部門所承擔的風險防範作用尤為突出。

(1)儘量減少計劃的波動。市場體系預測資料的波動必然對計劃造成影響,計劃應從產品全域性出發,從產品中遠期的生產出發,進行必要的調節,不必全部拘泥於市場預測資料的變動。特別要避免頻繁的增加、減少、再增加、再減少等無序的計劃變動。

(2)根據原材料貨期資料,及時下達計劃。原材料類別不同、型號不同,具有不同的採購週期。直接影響著交貨是否能及時執行。根據不同材料的不同貨期,及時下達採購計劃,保證必要的貨期時間,是保證及時交貨的前提之一。

(3)針對危機材料,建立遠期備貨計劃。需要把危機材料作為戰略性的儲備,為保證產品生產進行必要的準備。同時。還要重視歷史教訓,對於曾經發生交貨不及時的材料,通過計劃控制,保證未來不再發生類似的危機。

  4 採購部門保證及時交貨

採購部門依據與供應商簽訂的買賣合同作為交貨的基本憑證,在合同中雙方針對標的物價格、數量、規格型號、質量要求、交貨日期等都做了細緻的規定,買賣雙方的行為都受到合同的限制和約束。但是造成交貨不及時的原因多種多樣。從採購部門的角度,對於因供方的原因造成無法及時交貨的情況,應依據合同條款向供應商索賠,或要求供應商限期補救。對於因買方原因造成不及時交貨的情況,買方自身應積極改善工作,避免未來重複發生類似的問題。

採購部門需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以保證合同能夠及時交貨。

(1)針對不同類別的原材料採取不同的採購方式。貨期長短不同、市場供求關係不同、採購數量不同的材料,要分別採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採購,以期達成及時交貨的目標。

(2)針對不同供應商的不同商務條款,採取不同的採購方式。一般情況下,境外生產廠家對商務合同條款執行嚴格,在訂單提前期、付款等方面變動的餘地較小,因此,買方在訂單下達及時性、付款及時性等方面要嚴格按照合同執行。同時,買方也應按照合同條款嚴格約束供方按期交貨。

(3)採購部門加大合同跟蹤力度,定期與供方溝通。在實際操作中,經常遇到簽訂合同時供方承諾按時交貨,但隨後發生的變故導致交貨期延期。因此。要加大跟蹤力度,最好的方式是定期與供方進行溝通,就合同的需求情況、供方反饋的預計交貨情況進行比較,及時發現問題。

(4)重視供貨市場資訊的收集與反饋。採購體系作為採購作業的前沿部門,通過每天的日常工作不斷獲取各方面的市場供貨資訊,也是最早感知市場波動變化的部門。採購人員應將市場供需關係變化等資訊及時反饋相關產品線、市場體系等部門,對影響交貨的因素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實施及時交貨應達成的目標

採購領域的及時交貨指標與其他KPl指標密切相關,不可單純為了交貨而交貨。採購及時交貨的初級目標是在適當的時間交付適當數量的貨物,同時必須將初級目標與以下幾方面的目標協調一致,才可以真正完成有效的採購交貨目標。

首先,質量達標是首要前提,如果質量要求無法滿足,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其次。貨物及時交付的同時,必須保證採購成本有競爭力。貨物交付之後,要儘可能少地佔用庫存場地,及時週轉上線。貨物的及時交付要從產品全部原材料出發,因為某些器件無法交貨而導致其他器件佔用很大的庫存,是實際工作中常見的問題。因此,要及時解決難點材料的交貨,使庫存佔用保持最低限度。另外,要建立與供方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優化供方資源,引入競爭機制,實現貨物交付風險預警機制,保證交貨渠道的暢通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