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職場>

關於稅務會計具體的操作程式

職場 閱讀(9.41K)

稅務會計是進行稅務籌劃、稅金核算和納稅申報的一種會計系統。稅務會計的操作流程具體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稅務會計具體的操作程式,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稅務會計具體的操作程式

  稅務會計具體的操作程式

一、報稅作業流程

1.電子申報系統

1.1發票認證

1.1.1 報稅員在每月30號或者31號前,稽核從應付會計處取得的增值稅進項發票(包括票面資訊填寫齊全、密碼區列印在限定區域內、印章清晰完整、票面整潔無損),對不符合增值稅發票要求的,退回採購員處,由採購員重新向供應商索取合格的增值稅發票;

1.1.2 對合格的增值稅發票進行電腦掃描、核對,將掃描好的資料儲存在3.5寸盤或U盤,在30號或者31號拿到稅務機關進行認證,稅務機關將通過當期認證的資訊反饋至提交的軟盤中,當月認證完畢的進項發票必須在當月抵扣。

1.1.3 將載有反饋資訊的軟盤讀入電子申報系統,完成增值稅進項發票的認證作業。並按稅務機關的要求將已通過認證的發票按每本25份裝訂,以備查。如果作為固定資產退稅的進項稅額,則不允許進行抵扣,要在讀入的資訊後在系統中設定為“本期不抵扣”。

1.2抄稅

1.2.1 抄報稅是將防偽開票系統開具發票的資訊報送稅務機關。

1.2.2 報稅員每月1-10前,在防偽開票系統對上月開具的銷項發票進行抄稅處理,將上月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資訊讀入金稅卡中向稅務機關申報,抄稅完成後未向稅務機關申報前不允許再開具發票。

1.2.3通過申報則完成上月的抄稅工作。完成抄稅後,從防偽稅控系統中把每月的銷項發票匯入電子報稅系統中,形成銷項稅額。

1.3手工發票的錄入

1.3.1報稅員將每月開立的收購發票和取得的運輸發票等其他進項發票在每月納稅申報完成前輸入到電子申報系統中,作為當月的進項稅額。

1.3.2 將當月開立的普通銷售發票錄入到電子報稅系統中。

1.3.3其他應稅勞務,將本月的無票銷售情況,錄入電子申報系統中,作為無票銷售額。

1.4生成電子申報資料及報表

1.4.1完成進項稅額及銷項稅額的基本採集工作後,按電子申報系統的要求填報增值稅申報表等一系列報表(報表載於系統中),生成電子資料向稅務機關申報並列印相關紙質報表。

2、免抵退申報系統:

2.1報稅員根據政府統一格式的出口報關單(白單)錄入免抵退稅申報系統本期出口資訊;根據已報關出口的報關單(黃單))、外匯核銷單、出口發票錄入本期單證收齊資訊,完成後形成申報盤並向稅務機關預申報,稅務機關將電子資訊反饋至報盤中再由企業讀入該資訊。

2.2讀入預審反饋資訊後,即可生成”免抵退”正式申報盤向稅務機關進行正式申報,並列印相關表。

2.3“免抵退申報表”的資料應與”電子申報表”的資料核對,確保準確無誤。

3.個人所得稅申報系統

3.1 錄入公司員工基本資料

3.2 每月工資核算後,跟工資核算員索取每月公司員工薪資情況表,匯入系統中,計算所得稅額是否跟薪資表結果一樣。

4. 地方稅收納稅申報

4.1 根據總帳人員提供的娛樂城營收收入/本月申報國稅的徵稅貨物和勞務銷售額,錄入納稅申報表中。

4.2 按照本月開具的租賃業發票/服務業發票的金額錄入納稅申報表。

4.3 填寫本月發票的領用存

5. 企業所得稅申報

5.1 每季終了後15日內申報本月經營利潤。

5.2 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向國稅局申報企業所得稅計算清交的.詳細資料。

二、稅款申報作業流程

2.1抄報稅完成後,企業就可以進行本月電子申報及免抵退申報。一般情況下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的差額就是本月應納稅額(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如有出口銷售則應計算出口退稅額抵減當期應納稅額,其徵退稅差額本期應做進項轉出。本月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上期留抵稅款-當期不予抵扣稅額)-退稅的金額,進項稅額則等於本月認證的進項稅額+收購發票+運輸發票+海關完稅發票等。

2.2報稅申報資料

2.2.1國稅

申報時間:次月1-10前申報上月稅款。

申報內容:

①《增值稅納稅申報表》及6個附表

②《資產負債表》

③《損益表》

④《免抵退稅出口貨物明細申報表》

⑤《免抵退稅出口貨物單證收齊明細申報表》

⑥《免抵退稅彙總申報表》

⑦《增值稅專用發票認證結果清單》

⑧《企業所得稅申報表》(每季度終了15日前申報)

2.2.2地稅

申報時間:次月1-15前申報上月稅款

申報內容:

①《XX省地方稅收納稅申報表》及其5個附表

②《扣繳個人所得稅彙總報告表》和《扣繳個人所得稅明細報關表》

2.2.3報表稽核:

報稅員將以上報表按要求列印,由財務經理稽核,交副董辦祕書安排簽章及蓋印,即可向稅務機關進行申報.

三、稅款繳納作業流程

增值稅申報之後,稅務機關開具稅款繳款書,付款核准後出納員加蓋預留印鑑,將繳款書送至開戶銀行(稅款的繳納須在10日前,地稅15日前,遇節假日順延),由銀行進行轉賬處理,完成稅款繳納工作。

四、相關資料的存檔

每月報稅後,將有稅務機關確認的《增值稅發票認證通知書》、《電子申報系統一系列報表》、《免抵退稅彙總申報表》、《免抵退稅供貨報告》、《季度/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個人所得稅申報表》按每月一冊。

  稅務會計的基本前提

稅務會計以財務會計為基礎,財務會計中的基本前提有些也適用於稅務會計,如會計分期、貨幣計量等。但由於稅務會計有自己的特點,其基本前提也應有其特殊性。

1、納稅主體。  納稅主體與財務會計的會計主體有密切聯絡,但不一定等同。會計主體是財務會計為之服務的特定單位或組織,會計處理的資料和提供的財務資訊,被嚴格限制在一個特定的、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之內,典型的會計主體是企業。納稅主體必須是能夠獨立承擔納稅義務的納稅人。在某些垂直領導的行業,如鐵路、銀行,由鐵道部、各總行集中納稅,其基層單位是會計主體,但不是納稅主體。又如,對稿酬徵納個人所得稅時,其納稅人(即稿酬收入者)並非會計主體,而作為扣繳義務人的出版社或雜誌社則成為這一納稅事項的會計主體。納稅主體作為代扣(或代收、付)代繳義務人時,納稅人與負稅人是分開的。作為稅務會計的一項基本前提,應側重從會計主體的角度來理解和應用納稅主體。

2、持續經營。持續經營的前提意味著該企業個體將繼續存在足夠長的時間以實現其現承諾,這是所得稅稅款遞延、虧損前溯或後轉以及暫時性差異能夠存在並且能夠使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所得稅跨期攤配的基礎所在。以折舊為例,它意味著在缺乏相反證據的時候,人們總是假定該企業將在足夠長的時間內為轉回暫時性的納稅利益而經營並獲得收益。

3、貨幣時間價值。  隨著時間的推移,投入週轉使用的資金價值將會發生增值,這種增值的能力或數額,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這一基本前提已經成為稅收立法、稅收徵管的基點,因此,各個稅種都明確規定了納稅義務的確認原則、納稅期限、繳庫期等。它深刻地揭示了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的目標之一——納稅最遲,也說明了所得稅會計中採用納稅影響會計法進行納稅調整的必要性。

4、納稅會計期間。  納稅會計期間亦稱納稅年度,是指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選定的納稅年度,中國的納稅會計期間是指自公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納稅會計期間不等同於納稅期限,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納稅期限是日或月。如果納稅人在一個納稅年度的中間開業,或者由於改組、合併、破產關閉等原因,使該納稅年度的實際經營期限不足12個月的,應當以其實際經營期限為一個納稅年度。納稅人清算時,應當以清算期間作為一個納稅年度。各國納稅年度規定的具體起止時間有所不同,一般有日曆年度、非日曆年度、財政年度和營業年度。納稅人可在稅法規定的範圍內選擇、確定,但必須符合稅法規定的採用和改變納稅年度的辦法,並且遵循稅法中所作出的關於對不同企業組織形式、企業型別的各種限制性規定。

5、年度會計核算。  年度會計核算是稅務會計中最基本的前提,即稅制是建立在年度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某一特定業務的基礎上。課稅只針對某一特定納稅期間裡發生的全部事項的淨結果,而不考慮當期事項在後續年度中的可能結果如何,後續事項將在其發生的年度內考慮。比如在“所得稅跨期攤配”中應用遞延法時,由於強調原始遞延稅款差異對稅額的影響而不強調轉回差異對稅額的影響,因此,它與未來稅率沒有關聯性。當暫時性差異以後轉回時,按暫時性差異產生時遞延的同一數額調整所得稅費用,從而使稅務會計資料具有更多的可稽核性,以揭示稅款分配的影響額。

  稅務會計的工作內容

主要包括經營收入的確認、成本費用的計算、經營成果的確定、稅額的計算、稅款解繳、罰金繳納和稅收減免等業務的會計處理。經營收入是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取得的各種收入,成本費用是企業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為取得經營收入而發生的耗費,兩者的差額即為經營成果。稅務會計在收入確認與成本費用的計算上與財務會計有所不同(見“永久性差異”和“暫時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