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15篇

校園 閱讀(1.55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昆蟲記讀後感集錦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小夥伴們,你們喜歡昆蟲嗎?我可喜歡了。那都是因為他——法布林。不對,應該是他寫的書——《昆蟲記》。“《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布林用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以及它們為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觀察所得的資料,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編寫成的。”看了《昆蟲記》後,我不但瞭解了很多昆蟲知識,而且知道昆蟲的世界原來也是那麼的神奇有趣。

我本來不知道黃蜂是怎麼喂小寶寶的,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黃蜂是這樣喂小寶寶的:在一個正在忙碌的工蜂身上,我們就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在它的嗉囊裡,充滿了蜜汁。它停在了一個小房間的前面,它的樣子特別有意思,它把小小的頭慢慢地伸到洞口裡去,然後用它的觸鬚輕輕地碰一碰裡面的小幼蟲。那個小寶寶慢慢的清醒過來,似乎看到了那個黃蜂遞送進來的的觸鬚,於是它微微地張開小嘴,把蜜給吃下去。

我一直在想,那些小蟲子們,是怎樣找到回家的路的呢?看了《昆蟲記》後,我明白了。“蜜蜂可以準確無誤的回家,靠的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解釋不出來的本能。”“紅螞蟻是憑著記憶力找到回家的路的。這證明他們並不像蜜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路的,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

他們的生活,你不覺得有趣而幸福嗎?“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著,追逐著。”“有紅色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的搖擺。”

奇妙的幾何圖形,是蜘蛛的傑作。

精緻的房屋,是蟋蟀的住宿。

多麼可愛的昆蟲,多麼神奇的世界!

讀完《昆蟲記》,我很佩服法布林。他是怎麼把這本書寫完的呢?我寫一篇小故事也總是有頭無尾,有始無終的。

謝謝法布林爺爺,給我們這一代留下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雖然我們處於不同年代,但您的精彩篇章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昆蟲記讀後感2

國慶節裡,我讀了一本叫《昆蟲記》的書。《昆蟲記》是昆蟲學家和文學家的法布林的傳世佳作。這本書主要講昆蟲的習性、種類、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它至今還令我記憶憂新,久久不能忘懷。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迷宮蛛,現在我就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迷宮蛛產卵的時候,它會捨棄它那完好的網,因為它的網太容易引起寄生蟲的注意,對寶寶的安全非常不利,所以只好忍痛割愛了。你看,它是一位多麼細心的媽媽啊!

當我讀到“迷宮蛛一般會把巢建在一個比較隱蔽的地方,把卵產在那兒。然後,就寸步不離地守候著孩子們,盡心盡力地保護它的孩子們,並一直操勞到死。在死之前,它會用剩下最後的一點兒力氣替孩子們咬破巢。”我很受感動,覺得迷宮蛛真偉大!

現實生活中我的母親也和迷宮蛛媽媽一樣偉大,並且還關心我愛護我。有一次,那是在晚上,我對媽媽說我不舒服,媽媽摸了摸我的頭,然後,用體溫針幫我量了一下,結果發現已經燒到38度半了。媽媽二話不說背起我就往醫院跑,汗水浸透了她的衣服。過了好一陣子我們才來到醫院。醫生為我打了針,吃了藥,我就迷迷糊糊的睡著了,當我醒來的時候發現媽媽正坐在我旁邊,她的兩隻眼睛佈滿血絲,看得出來媽媽整夜未睡一直在守候著我。我很感受,為有這樣的媽而感到驕傲,現在我要努力學習,長大之後好好的孝敬母親,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法布林的《昆蟲記》將我引入到了一個昆蟲的世界,使我懂得了不少關於昆蟲的知識。在法布林的筆下每一隻小昆蟲都被它描寫得栩栩如生,所以我讀完這本書毫不費力氣,就好像在聽故事一樣。我想:如果在生活中我們人類也能像一些善良的小昆蟲一樣相處,那這個世界一定會很和平。

昆蟲記讀後感3

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科學名著,有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有霍金的《時間簡史》;有布林斯廷的《發現者》……但在數百本科學名著中,我最喜愛的莫過於法國作者法布林的傳世佳作《昆蟲記》了。

《昆蟲記》不僅是一本文學鉅著,而且也是一部科學百科全書,它花盡了作者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這本書以人性比照蟲性,彷彿昆蟲就像作者的好朋友似的,裡面記載了近百來種昆蟲的樣貌、生活習慣,令人目不暇接,沉迷於這本書中。

這部書使我瞭解了許多昆蟲,在沒讀這本書之前,對於屎殼郎如何會滾得一個比自己身體還大的糞球令我總是很疑惑,我曾經懷疑過是不是屎殼郎的力氣比人還大?也很疑惑屎殼郎為何要滾糞球?甚至覺得屎殼郎是天底下最噁心的蟲子。後來我才明白,原來屎殼郎有個很好聽的學名叫蜣螂,它可是大自然潔淨的主力軍,它不辭辛苦地滾出的大糞球就是它孩子們的產房和臥室。想想屎殼郎是那麼辛苦,為自己兒女能有個安穩的家,用它那細小的身軀完成了這麼巨大而繁重的工作,我突然不再覺得屎殼郎噁心了,反而被它那份愛心和責任心深深感動了。

同時在《昆蟲記》中我還了解了許多其他動物,像螳螂是我最怕的一種動物,兩隻突眼比頭還大,長而細的脖子,帶著倒鉤的長腳,鋒利的大螯就像兩把剪刀,能輕鬆地剪斷一隻蜻蜓的身體,別看它這麼厲害其實螳螂的幼仔是十分弱小的,連小小的螞蟻都能輕易將它打敗吃掉,所以螳螂媽媽對自己的孩子保護非常周到,甚至為自己的孩子能付出自己的生命!

讀完這部書,我十分興奮,因為我從中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事,瞭解了許多昆蟲不為人知的祕密,我很敬仰本書的作者,完成這本書要經過多少次細心的觀察,耐心地等待和不厭其煩的記錄呀!是他用自己超強的觀察力和意志力開拓了有關動物知識的新天地,這本鉅著的問世,讓全世界無數兒童受益匪淺!他對科學的熱情也將激勵著我好好學習永不放棄!

昆蟲記讀後感4

“世界上很少有人會從事這個職業的,我們也不指望從這份工作中掙錢,但是我們不必介意,因為它能獲得很多有趣的知識,從某種意義上看這比任何職業都有意思。”這是《昆蟲記》中法布林對自我工作的看法。

亨利.法布林,1823年生,享年92歲。他是法國博物學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

法布林出生於一個農家,從小生活十分貧困,但他通過自學花費20年的時間獲得博士學位。他將自己一生的時光都用在了對昆蟲的觀察與研究中。《昆蟲記》是他在荒石園中通過觀察與研究,為昆蟲寫出的大部頭。

它融合了作者畢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作者法布林用人性化的方式觀察蟲子,向我們展現了昆蟲的生活。整部書所寫的昆蟲都令我感到有趣之極,其中有一篇文章“白蠍自殺”讓我知道昆蟲面對絕境時的選擇。

法布林為了弄清白蠍會不會自殺的事而自行實驗。他把一隻大白蠍放在一堆燒紅的木炭圍成的火牆裡,一開始蠍子被火燙了一下,它倒退著在火圈裡打轉,一不留神又被燙了一下,白蠍在火圈裡像瘋了一般,亂無章法地揮動自己的鉗子開始亂蹦亂跳。

它揮舞著長槍,再反捲成鉤子又亂舞起自己的鉗子,突然它變得一動不動平臥在地上。當時作者認為蠍子可能已經死了,在最後的狂舞中有一劍刺中自己而死去了。直到作者靠近觀察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那隻大白蠍並沒有死,他把它重新放進沙地中時,它又變得活蹦亂跳、生機盎然。

大白蠍裝死的行為使我感受到昆蟲對生命的敬畏,面對死亡它小心試探、拼死掙扎、又巧於掩飾。昆蟲尚且如此,而我們不更應該珍惜生命嗎?

本書中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向我們詮釋這些昆蟲世界的美好,而且在他的言語中並沒有半點虛假,因為他堅持“科學可以被修飾,但不能被修改”。

如今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遠眺,瞭解昆蟲的世界,探索昆蟲世界更多的奧祕。而《昆蟲記》則讓我們永遠記住“法布林”。

昆蟲記讀後感5

我目不轉睛的瀏覽著著作《昆蟲記》,昆蟲的各種特徵與蘊含著的耐人尋味的哲理把我深深的迷住了!從而,我明白了,原來每一種昆蟲都是平等的。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都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

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斷的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他們的樂園裡玩耍,在城市田野中飛行走路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還沒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他們的身影,也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比如,夏天的蟬。你或者會對它喋喋不休的歌聲、厭煩,你或許會捕捉它當寵物玩,蟬小小的生命或許會在你的手中終結。但是你知道蟬的一生嗎?蟬的一生要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我們不應該去討厭它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突然穿起漂亮的衣服,張開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是多麼的不易。

螢火蟲,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昆蟲,螢火蟲有著色彩斑斕的外衣,它的身體成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紅色,其圓形服飾的邊緣則點綴著一些鮮豔的棕紅色的小斑點。它的肚子頂端會發出微弱的光亮,就好像肚子裡鑲了一盞小燈。在寧靜的夏夜,經常會看到它們在草叢中游蕩。

螢火蟲長著三對短短的腿,它們利用這三對小短腿邁著碎步跑動。雄性螢火蟲到了成蟲時期,會長出鞘翅,就像其它的甲蟲一樣。而有的雌蟲則永遠都保持著幼蟲階段的形態,無法享受飛翔的快樂。雖然我們人類強大,但我們不應該瞧不起他們。

蜘蛛也很常見,他的形體雌雄懸殊甚大。大多數雄蛛都比雌體小,有些種類雌體超過雄體1000—1500倍,所以蜘蛛時,如同螳螂那樣,雄體常有被雌蛛吃掉的危險,因此雄蛛欲與雌蛛時,必須小心翼翼地事先試探雌蛛是否允諾。

世界上大約有4萬種蜘蛛,除南極洲外,各地都有分佈。它們有的外貌奇醜、有的步履蹣跚、有的能走善跳,可謂千奇百怪。蜘蛛醜陋的外表下有著聰明的腦袋。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蜘蛛幫我們維持生態平衡,是人類的好朋友。

讀完了《昆蟲記》讓我最終明白,在這個世界,人與自然需要和諧,人與動物需要友誼。只有學會尊重大自然,敬畏自然界中的大小生命,人類才會有光明的坦途。這讓我想到佛教中的一種思想:叫眾生平等。

昆蟲記讀後感6

緩緩合上書本,沐浴在在冬日的暖陽中,那一個個由平凡生物創造的非凡奇蹟久久徘徊在我心房,這個冬日,也變得不一樣了……

法布林的《昆蟲記》對我們都不是陌生的,早在國小,書本中就有編錄《昆蟲記》中的內容。通俗易懂的語言,詮釋了一個個非凡的現象;大膽創新的實驗,驗證了一個個令人吃驚的想法;平凡生物的天性,透出了一個個人生領悟。法布林不斷努力的成果,使原本平凡的他,也變得非凡起來。一個個嚴謹的科學知識在《昆蟲記》中,在法布林的筆下輕鬆詼諧地寫出,這本書,本身便是不同於其它的,本身便是非凡的。

《昆蟲記》中的那些“蟲子”們,並不能算是自然界中的佼佼者,它們數量龐大,體型卻大多較小,對於那些“王者”,對於我們,它們的生命甚至都可以用渺小來形容。沒有人會因為踩死一隻螞蟻而悲傷,沒有人會因為一隻昆蟲的誕生而興奮異常。然而,當我開啟書本,進入法布林的昆蟲世界,那些自然界中最非凡的奇蹟的創造者,正是那些自然界中最渺小的平凡生物。

我不禁自問,自嘲:昆蟲的非凡世界,我到底瞭解多少?心中那些平凡的昆蟲,正以非凡的方式生存。法布林對昆蟲的研究,對昆蟲的執著,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他是法國著名的科學家,但是我想,更符合他的,還是達爾文對他的評價,“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同樣一隻昆蟲,難道在我們和法布林看到的是不一樣的麼?不!只因為我們只看見 “蟲子”們的骯髒和渺小,卻忽略了它們的“非凡”,法布林對於科學的觀察,使他發現了不為人所知的奇蹟。

同樣的,當我們一再抱怨生活枯燥無聊的時候,為何不試試,觀察身邊平凡的事物,也許我們想要的非凡便隱藏在其中。

當我翻開《昆蟲記》才恍然大悟,沒有什麼是平凡的,每個人、每種生物,本身便有著自己的非凡之處,非凡的光芒總是躲藏在平凡中,我們怎麼能說這些“平凡”沒有自己的非凡之處呢?

當平凡的生活遭遇看似平凡的萬物,非凡的火花早在那一刻擦亮,生活早就因此變得不一樣,早就因此變得精彩。

昆蟲記讀後感7

法布林用樸實無華的文字,把昆蟲寫的活靈活現,使人彷彿身臨其境。上國小開始,我就很少在接觸大自然,接觸田野,讀了這本書,我好像又聽到了它們的歌聲,看到了它們忙碌或悠閒的身影,想起兒時的事來。那時,我總喜歡一個人往田裡跑,一整天一整天地趴在麥地裡,觀察或捕捉那些可愛的小蟲子,每天都“滿載而歸”,但大人總讓我把這些“不乾淨”的東西扔掉。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也對這些小東西不再有興趣,而法布林呢?他的一生都在觀察昆蟲,研究昆蟲,還為這些小東西寫了整整十卷書,這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這本書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轟動,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讀完這本書,我被泥水匠蜂造地屋子和堅持不懈的精神,螞蟻們的團結友愛的品質,還有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所感動,它們和人類一樣,有優秀的品質和精神,它們都為了生存而努力。法布林的這本書,充滿了文學色彩,文中的一字一句,細緻入微的體現出了作者對昆蟲的感情,同時也展現了的昆蟲的獨一無二的個性。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的動作慢了,它甚至回像嬰兒般哭鬧”。多麼可愛的小生靈啊!我覺得自己在讀時彷彿是一隻旁觀的昆蟲,每一隻昆蟲都有人的情感。另外,法布林拋開了人們普遍的看法,在研究蟬時,他發現,蟬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而螞蟻卻是一個凶悍的劫掠者,把蟬辛辛苦苦得來的食物都搶光了。這讓我發現,我們不能完全贊同別人的看法,要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和認真研究去尋找真正的答案。我歎服法布林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境息息相關,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獨具匠心和細微的觀察。法布林老人讓我瞭解昆蟲世界,而昆蟲讓我永遠記住了法布林老人。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我想無論是誰,只要認真地閱讀一下《昆蟲記》,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得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8

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有昆蟲的影子。而法布林作為一位昆蟲學家,他為我們記載了關於各種各樣的昆蟲的知識,那便是《昆蟲記》。

在《昆蟲記》中,有美麗的孔雀蛾、防不勝防的寄生蟲、清理屍體的碧蠅、貪吃的捲心菜毛蟲、像柴堆的柴把毛蟲、可愛的松毛蟲、住在地下的斑紋蜂、生生不息的黃蜂、吃蘑菇的甲蟲、擅長咬的白臉螽斯、會發光的螢火蟲、辛勤的蟹蛛、有毒的狼蛛、網像迷宮一樣的迷宮蛛等各種各樣的昆蟲。

在這本書中,法布林觀察昆蟲時是那麼的認真、仔細,把昆蟲的世界描寫的生動有趣,而且詳細介紹了每個昆蟲的特點,讓我們對昆蟲們有了新的瞭解。

其中,最讓我感到新鮮的,是有關昆蟲的感情。在現實生活中,我所遇見的一切昆蟲,雖然也會去憐憫它,但因為不瞭解昆蟲的習性,並且沒有深入地觀察它,也不是帶著問題去觀察它,因此,對於昆蟲的感情我並不瞭解。但在這本書裡,昆蟲是有感情的。首先,成千上萬的孔雀蛾用它僅僅兩三天的生命去守候被法布林抓住的孔雀蛾“公主”;還有,工蜂們無微不至的照顧不是親生的黃蜂寶寶;蜘蛛媽媽們用盡最後的一絲力量去幫助孩子們出生;最令我深思的是,在寫寄生蟲的章篇裡,法布林寫道“與昆蟲的寄生相比,有時候我們人類的做法反而更讓人難過呢。因為昆蟲,無論它們自己有多麼狡詐,永遠不會把詭計用在同胞的身上”。

是啊,昆蟲也是有愛的,昆蟲也是有感情的。他們和人類一樣,只不過是更為嬌小的生命罷了。有些時候,人類更應該向昆蟲學習:應該盡心盡力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照顧孩子,而不是把自己不想要的孩子拋棄在街上;此外,還應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對待所有的孩子,就要像對待自己家的孩子一樣,對待所有的老人,也有像對待自己家的老人一樣;應該同胞之間相互有愛,而不是自相殘殺……

我們的生活中充滿愛,昆蟲的生活中也充滿愛,但我們在某些地方需要向昆蟲學習,取長補短,才能讓生活更美好!

昆蟲記讀後感9

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的精力,觀察、收集成千上萬種昆蟲的資料,撰寫成《昆蟲記》。《昆蟲記》被譽為“昆蟲的史詩”,作者“似哲學家一般地思考,似藝術家一般地觀賞,像詩人一般地表達”所吸引,我被作者的文筆深深吸引。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文學著作,更是一部科學鉅作。這本書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法布林對昆蟲生命的熱愛與尊重,激發了我們對自然科學、生物科學的興趣與熱愛。

書中記載的是生物界中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描述了昆蟲們是如何在大自然中生活的,讓我們瞭解了昆蟲們吃什麼樣的食物,怎樣捕獵食物,如何繁衍後代。

在這本書中,我認為最有趣的就是蟋蟀。蟋蟀舒服的洞穴十分寬敞,十分隱蔽,內部很清潔,牆壁很光滑。但它是一種不肯隨遇而安的動物,它不利用現成的洞穴,這個洞穴可以隨這天氣的變化和它身體的增長進行修正和加深加闊,即使在冬天,只要氣候溫和,太陽晒到它住宅的門口,還可以看見蟋蟀從裡面不斷地泡泥出來。

可見蟋蟀是一位勤勞的工程師,我也應該勤勞一點,平時做不出來的題要多練習。我想對自己說;“我要向小蟋蟀學習做一個勤勞上進的人”。

昆蟲的世界真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前,我都不知道螢火蟲是一個凶猛的食肉動物。你別看它外表善良,事實上它十常心狠手辣。它的美餐是蝸牛,它吃食物的方法很特別。螢火蟲吃蝸牛頗有章法,每次先扭動一下,然後總要停一會兒,似乎要看一下這次扭動產生了何等效果一般。螢火蟲在吃蝸牛前,先把蝸牛弄成流食才食用。感謝《昆蟲記》,讓我懂得昆蟲的世界是多麼的豐富神奇!

法布林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原來我認為平常的小昆蟲竟有那麼多的不熟悉,不瞭解的內幕。讀了這本書,我瞭解到了許多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捕食的方式,我要向法布林學習,做一個善於觀察,認真總結的人。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仔細觀察周圍的一切,才能瞭解世界的奇妙,這是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深刻體會到的。

昆蟲記讀後感10

《昆蟲記》這本鉅著的作者是法國作家法布林,他擁有哲學家一般的思想,美術家一般的觀察本事,文學家一般的感受和抒寫。他耗費一身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並將其記錄下來,這本讓他花費畢生心血的傑作先後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

經過作者的描述,我能想象昆蟲在活動的畫面,蟬在歌唱,蟋蟀在管理家務,蜘蛛在捕獲食物……多麼神奇的大自然啊。獸類動物有弱肉強食、寄生的現象,昆蟲裡也有類似的情景,蟬產卵的時候,有一種比螞蟻還要小

的小蟲子,會將自我的卵產在蟬卵上頭,而這種小蟲子發育要比蟬快好幾個月,這種小蟲子的幼蟲便拿蟬卵作為食物,供自我生長髮育所需。

小時候,在看《黑貓警長》動畫片時,有一集是說母螳螂在結婚當夜將公螳螂吃掉,然後黑貓警長來破案的故事。一向以為這只是編造的,看了《昆蟲記》後發現,這個動畫片是真實的科教故事。讓我瞭解了螳螂是一種

無情的昆蟲,母螳螂竟會六親不認地把它的親人吞食掉,產卵後便再也不回來了,不管自我的親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長!

在這本書裡,作者將專業知識與人生感悟融於一體,娓娓道來,在對昆蟲日常生活習性、特徵的描述中體現作者對生活特有的眼光。字裡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熱愛。

在這本書中,作者不是經過解剖等工序來完成自我的作品,而是親身溶入大自然,不顧野外冒險的危險,就好比描述黃蜂,作者很細緻地描繪了當時怎樣冒著危險去觀察黃蜂巢,又怎樣弄懂黃蜂的習性,寫得十分精彩趣味。

我十分喜愛《昆蟲記》這本書,沒事時我拿起它,沉浸在其中,彷彿和法布林一齊探究昆蟲世界的奧祕。

昆蟲記讀後感11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麼的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寫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裡面各式各樣的昆蟲迷住了。他們有的凶殘,有的溫柔;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沒有夢幻感,那些具體而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到放大鏡、潮溼、星辰、昆蟲氣味的存在。四月剛過,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蟋蟀在裡歌唱,那動聽的歌聲使任何人都陶醉,連法布林也想把歌唱家的榮譽給蟋蟀。

蟋蟀為什麼能彈出那麼動聽的歌聲呢?別以為蟋蟀的“樂器”有多複雜,其實蟋蟀的樂器很簡單,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個齒,嵌在翅膀對面的梯級裡,使四個發聲器同時震動,下面的一對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對是擺動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隻發生器就能將音樂傳到幾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這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著鋼鐵般的意志,法布林曾經想把蟋蟀的左翅膀蓋到右翅膀上,讓蟋蟀變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林發現這昆蟲竟有著堅強的意志,實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們陪伴著我,讓我感到了的活力。它們從來不訴苦、不悲觀,他們對於的住所及那把簡單的四絃琴都非常滿意。

蟋蟀是一個哲學家,它們似乎這個的虛無縹緲,並且都能開盲目地瘋狂的追求的人擾亂。它們是土地的靈魂,一個活著的微點……最小最小的一粒,它們的和痛苦,比無限大的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讓我無比的熱愛它們。

《昆蟲記》是一部記載著各種昆蟲習性的書,是一片雄偉的鉅作,真讓我愛不釋手啊!!!

昆蟲記讀後感12

《昆蟲記》曾經被譽為“昆蟲的史詩”。這部鉅著是由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寫的。他從小就非常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並真實寫下它們的本能和習性,才寫出《昆蟲記》這部鉅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與愛戴。

《昆蟲記》裡面詳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昆蟲,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螞蟻、瑩火蟲,等等……裡面的一字一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表現了昆蟲們獨一無二的特點;嬌小的瑩火蟲,它的對手竟然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真是太虛不可思議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攜帶的武器—刺!去扎蝸牛的背部,蝸牛以為是在給它按摩,所以就沒有搭理瑩火蟲,大約紮了二十下左右,蝸牛就完全沒有反抗力了,原來,瑩火蟲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蝸牛時,它就會將毒液輸入到蝸牛的身體裡,這樣子才會讓蝸牛沒有了反抗力。然後它將蝸牛從殼裡拖出來,最後,它就可以一點一點的享受鮮美的蝸牛肉了。這也讓我明白了“弱肉強食”的道理。同時,我還知道瑩火蟲身上有著明亮的“小燈籠。”讓科學有了啟發,經過對瑩火蟲的觀察和研究,才發明了電燈,讓我們的生活從黑暗中得到光明。

讀完《昆蟲記》這部鉅著,讓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蟲,昆蟲的樣子和名字也意義不同,在昆蟲裡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螞蟻遇到困難時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時,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織網有堅持到底,棄而不捨的精神,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精神,蜜蜂採蜜有著聰明智慧、勤勞勇敢和無私奉獻還有舍已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的生物,保護昆蟲,愛護地球!既然昆蟲裡有如此多的奧祕,那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昆蟲記》尋找昆蟲中的奧祕吧!

昆蟲記讀後感13

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殘酷的從林法則在昆蟲的世界中一樣適用。法布林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昆蟲之間相互殘殺的情景。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蟬和蝸牛,兩者都是性情溫順的昆蟲,但也因此遭到貪婪殘忍的昆蟲的欺壓。

先說蟬,儘管蟬是個寵然大物,但仍然拿那些居心叵測的小蜂科昆蟲沒撤。這種昆蟲用穿刺工具刺破蟬卵,把自己卵產進去,蟬卵就成了孵化出的幼蟲的食物。

法布林嘆息道:“寬厚的寵然大物啊,你轉過身來,把這些侏儒踩扁吧!”可是蟬做不到,它的善良,讓這侏儒肆意妄為。說白了,就是人善被人欺,被人利用,自己卻毫無辦法。

再說蝸牛,蝸牛時常被金步甲攻擊,尤其是有些缺口的蝸牛,正如法布林所說,“金步甲需要的是我殘廢者。”這就是昆蟲世界,弱者得不到同情與憐憫。

這個社會也是如此,只有強者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就如同“門可羅雀”這個成語一樣。

相傳,漢朝時,有位翟公,時任廷尉,聲名顯赫,有權有勢。很多人就來巴結他,翟府門口每天都堵得水洩不通。可是沒過多久,有人上書彈劾翟公執法不公。皇上見後震怒,並未詳細查證,就罷免了翟公。而翟公過去的門客,無人為他平反,反而疏遠了他。可是不久後,皇帝查明翟公是被冤枉的之後,今其官復原職。那些阿諛奉承的人又都跑了回來,但這次翟公不再像過去一樣熱情地招待他們,而是在門上寫道:“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不過我個人以為,翟公不必如此,畢竟人順境時的友誼,往往不是那麼牢靠的,因為投靠弱者,沒什麼前途,只有依附強者,才有可能更上一層樓。

昆蟲記讀後感14

水塘是農村裡最常見的,漫步于田間小路,放眼望去,總能在一片油綠中尋覓出一方水田。水田護水塘,水塘則嵌在水塘中。這樣和諧的場景,幾乎成了鄉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又如一盤地道的土家菜。然而,近幾年,“土家菜”的味道有些不對勁了。

今日雲淡風輕,便在水塘邊散步。陽光明媚,直射在平靜的水面上,泛起一片閃光的銀色,煞是好看。近前一步,揹著雙手微微俯下身去,幾片悠閒搖擺的水藻便映入眼簾,擺動的長裙之間躲藏著許多黑色的小傢伙,那些便是青蛙或癩蛤蟆的孩子了。他們或在藻間休憩,或在水中成群結隊的游泳。看著這些遊動的“逗號”心中真是有說不出的舒適與快樂。

“嘎,嘎,嘎――”幾聲快活的鴨叫和水花聲打斷了我的欣賞。抬頭望去,幾隻黃鴨子在歡樂的戲水。誰在放鴨子?好奇心驅使我向前邁進,只覺得兩耳生風,驀地,我停住了腳步,吃驚的望著眼前的景象——一個金髮小男孩!這時他正背對著我,專注的在水中摸索著什麼。我猶豫了一陣,見他直起身來,便快步走上前去。“你好。”我用英語和他打招呼。“你好。”他愣了一下,隨後微笑著用英語回答我。然後他又彎下身子摸索去了。我便沒再說話,靜靜的在一旁觀察他。碧綠的眼睛,微胖的臉蛋最引人注意的是那個荷包,那裡面裝的是石頭!我突然想起這個場景在哪見過,便問他叫什麼名字。“法布林。”他清脆的回答我。我瞬間顫慄了。怎麼回事?然而這時他玩夠了,就招呼我坐在塘邊,他則興致勃勃地向我展示他一天的收穫:岩石水晶,雲母,以及靚藍的金龜子。之後他就開始告訴我水塘的重要性。“一個水塘就是一個生物圈,水由於動物們的呼吸和有機殘渣的腐爛充滿二氧化碳,海藻儲存著碳,最後又生成氧氣了。”驚異於他懂得這麼多,我忽然明白了一個經驗豐富,勇於探索的科學家是怎樣練就的。

又呆了一會兒,天色漸漸黯淡下來,我們這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水塘。啊,多美的水塘,多美的人啊!望著那小小的身影,我笑了。笑意融化了記憶,融化了美好,回過神來,我發現自己竟站在一個臭水塘邊。我心中猛地一震,男孩的那番話便在我心中冒出。我心中一驚,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一聲吶喊:救救水塘!

昆蟲記讀後感15

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在法布林的筆下,這些在我們眼裡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特的一面:遂蜂的守門人充當著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迷宮蛛的網像一個迷宮,昆蟲掉進去就“走”不出來了;蟈蟈兒看起來好像是食素的,其實它們是一群“偽素食者”……這些小生靈在作者的筆下表現的活靈活現,像人一樣有了靈性,會唱歌,會跳舞,有歡喜,有悲哀。

看完這本書後,我對這幾句描寫遂蜂“守門人”的話還記憶猶新:“也許三個月以前,那時它還很年輕的時候,它曾經為了自己和後代們在這裡單槍匹馬地辛勤工作,每天都幹得筋疲力盡,一直到現在才得以休息。不,它仍然沒有停下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衛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衛大門,抵擋不速之客。”看完這幾句話以後,我被遂蜂“守門人”那對家裡人深沉的母愛所震撼了。在它年輕的時候,它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奔波著;在它老了後,它仍然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守衛這個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人類的許多母親不也是如此嗎?她們為了自己的兒女而操碎了心,在兒女長大後雖然已經沒有什麼能夠幫忙的了,可是心中卻仍然裝滿了沉甸甸的母愛,想要再做點什麼。

我再將書中的內容與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一對比,才發現,原來昆蟲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何我以前就沒發現這一點,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林卻發現了?後來我才知道,法布林將一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昆蟲的研究中去了,因此,他發現了昆蟲的許多不為人知的事情。因為《昆蟲記》在科學和文學上都很有地位,因此被稱為“昆蟲的史詩”。為何法布林能夠堅持一生都致力於昆蟲研究呢?因為它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熱愛大自然,嚮往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