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昆蟲記》讀後感通用15篇

校園 閱讀(1.64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昆蟲記》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蟲記》讀後感通用15篇
《昆蟲記》讀後感1

假期,媽媽從同事阿姨那裡借來一套圖畫叢書—法布林《昆蟲記》,一共十二冊。一開始我就被圖書的精美圖畫吸引了,爸爸告訴我這書寫很有意思,非常值得看的。爸爸還告訴我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也很厲害,他是一個法國人,小時候他家很窮,因為連買麵包的錢也沒有,但他仍然努力學習,獲得了物理、數學、自然科學學士學位,以及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他用了畢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蟲世界,寫成了《昆蟲記》這本書,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翻譯改編的版本。通過這本書我知道了昆蟲世界非常奇妙!有些昆蟲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捲心菜毛蟲,每年十月左右他的媽媽就會把卵產在捲心菜上。小毛蟲出來的時候就開始吃菜葉了,不到兩個小時,它們就把一大堆捲心菜的葉子給吃光了,只剩下中間粗大的葉脈。

又如高鼻蜂把卵產在蒼蠅的卵旁,他的孩子出生後直接將蒼蠅的幼蟲當食物,怎麼樣?聰明吧!還有蜣螂就是我們非常厭惡的屎殼螂,整天和那些糞便糞便打交道,揉成團佔為己有,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大自然的“清潔工”,他們愛吃牛、馬等的糞便,還將糞便球的外表修理的很光很結實,將自己的孩子放在裡面生長,孩子們既不會被餓到,也不會被其他動物傷害。蜣螂雖然外表醜陋,但是他清理一些動物的糞便,讓人類的家園更加美麗;穿著綠色霓裳羽衣的美麗螳螂,它可是一種肉食性昆蟲,最喜歡吃蚊子、蝗蟲、蛾類、蟋蟀等,螳螂的大腿下面生長著兩排十分鋒利的像鋸齒一樣的東西,就像一把鋒利的大刀。別看它身材纖細優雅,只要有蟲子飛過,它馬上就揮舞起大刀迅速捕殺。

我很喜歡這套書,一有時間就看,很快就把這套書看完,從書中我瞭解了很多科普知識,也想到了應該保護環境。不管那種昆蟲外表美麗還是醜陋,外殼堅硬還是身體纖軟,不論體型大小,都會出生、死亡,都能會全力捕捉食物,都會成為天敵的食物,每種動物都有他存在的道理,所有必須保護環境,保持生態的平衡,愛護地球--我們人類和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

《昆蟲記》讀後感2

最近,我讀了《昆蟲記》這本書,感觸很深。

相信這本書對你並不陌生,它的作者法國的亨利·法布林。單單從書名上看,就已經開門見山,很直白地告訴你:這是一本關於昆蟲的書。從內容上看,也是精彩絕倫。

我在閱讀《昆蟲記》的時候,發現它不僅僅是一本生物百科全書,書中處處充滿了文學氣息。《昆蟲記》不會像其他的百科全書一樣枯燥,乏味。作者運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巧妙的將人類和昆蟲聯絡在了一起,把人類的道德和認識體系放進了昆蟲世界裡。他通過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昆蟲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從而表達了自己對人類社會的認識和見解。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於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到了感動。原來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繼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它們的樂園裡。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我十分敬佩法布林,他為了探索大自然而勇於付出的精神,讓世人銘記。

《昆蟲記》讀後感3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作家法布林曾經說過,在對一個東西說“是”之前,我要觀察和觸控它,不是一次,而是兩三次,甚至是無休止地,直到毫無疑問。

通過仔細觀察和仔細研究,法布林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昆蟲記》。在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文章是《螢火蟲》。螢火蟲以獨特的方式捕食櫻桃大小的蝸牛。螢火蟲狩獵時耐心地在草叢中等待,然後開始接近獵物進行詢問,然後使用它們的祕密武器麻醉工具。這個工具很小,不用放大鏡肉眼是看不見的。螢火蟲用這種麻藥工具在蝸牛的披風上輕輕敲擊,動作輕柔,彷彿接吻而不是攻擊。但只需幾次敲擊,最多六次,就能使獵物失去所有的機動性,從而成功捕獲食物。

在這本書裡,法布林非常仔細和耐心地觀察一切。他一遍又一遍地觸控它,直到毫無疑問。我們也通過作品認識了聰明的麻醉師螢火蟲!

在法布林的書中,觸控這個詞深入我的內心。今年春天,在科學課上,我們每個人都分發了一顆比小拇指還小的大豆種子。我們播下種子後,人們每天都盯著杯子,期待著它。但是一個星期過去了,種子完全不動了。有人說太早,有人說埋得深,大家挖完再說。第八天,種子終於破土而出,像細針一樣發芽了。我欣喜若狂。過了兩天,它的葉子慢慢長起來,大如小釘子,圓圓的葉子和綠色的莖幹傲然挺立。下課後,學生們很高興圍繞著這些杯子進行討論。幾天後,它長出了它真正的葉子,它的莖和葉變直了。我們仔細觀察了它們,並把它們記在筆記本上。這些小種子給我們帶來了無限的快樂。

後來我和媽媽來到櫻花林,觀察開放的櫻花。看,一些櫻花是白色的,一些是粉色的。他們看起來真的很特別!我用手輕輕撫摸他們的花瓣,冰涼冰涼。風一吹,樹上的櫻花就落下來了。我撿起花瓣,扔向天空。櫻花雨一個接一個地落下,我們在花瓣雨裡快樂地跳舞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東西。要學會用真情去觸控自然、經典、陽光和雨水。你一定會觸控到幸福,收穫幸福。

《昆蟲記》讀後感4

《昆蟲記》曾經被譽為“昆蟲的史詩”。這部鉅著是由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寫的。他從小就非常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並真實寫下它們的本能和習性,才寫出《昆蟲記》這部鉅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與愛戴。

《昆蟲記》裡面詳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昆蟲,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螞蟻、瑩火蟲,等等……裡面的一字一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表現了昆蟲們獨一無二的特點;嬌小的瑩火蟲,它的對手竟然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真是太虛不可思議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攜帶的武器—刺!去扎蝸牛的背部,蝸牛以為是在給它按摩,所以就沒有搭理瑩火蟲,大約紮了二十下左右,蝸牛就完全沒有反抗力了,原來,瑩火蟲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蝸牛時,它就會將毒液輸入到蝸牛的身體裡,這樣子才會讓蝸牛沒有了反抗力。然後它將蝸牛從殼裡拖出來,最後,它就可以一點一點的享受鮮美的蝸牛肉了。這也讓我明白了“弱肉強食”的道理。同時,我還知道瑩火蟲身上有著明亮的“小燈籠。”讓科學有了啟發,經過對瑩火蟲的觀察和研究,才發明了電燈,讓我們的生活從黑暗中得到光明。

讀完《昆蟲記》這部鉅著,讓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蟲,昆蟲的樣子和名字也意義不同,在昆蟲裡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螞蟻遇到困難時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時,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織網有堅持到底,棄而不捨的精神,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精神,蜜蜂採蜜有著聰明智慧、勤勞勇敢和無私奉獻還有舍已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的生物,保護昆蟲,愛護地球!既然昆蟲裡有如此多的奧祕,那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昆蟲記》尋找昆蟲中的奧祕吧!

《昆蟲記》讀後感5

法國作家雨果曾評價這本書是“昆蟲的史詩”,讚譽作者評價為“昆蟲界的荷馬”這本書的作者就是從小就熱愛昆蟲的作家法布林,而這本書就叫《昆蟲記》。

就在前不久,我又一次翻開了這本書,很快便走進了昆蟲的世界。

在法布林筆下的螳螂,寫出來很是惟妙惟肖,他還擁有了另外一種獨特的東西,就是它的那一對有殺傷力和攻擊性的大鉗子,非常詳細的寫出了螳螂捕食時那迅捷的速度和超強的洞察力。

而蜘蛛呢?則像是一位優秀的工程師,用了尺子、量角器的作圖工具,畫出了一張規範的大網,用來捕獲獵物。蜘蛛還有著極好的耐心,可以在網上一動不動的呆上幾小時。

作者筆下的螢火蟲寫出來也是栩栩如生,它的一生都是光耀門楣的,螢火蟲永遠為自己留著一盞希望的小燈。這是多麼可愛的一種小精靈啊!

每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不只是昆蟲,還有匍匐在草叢裡,拿著放大鏡,為了揭開昆蟲的奧祕,像是一個偵探,尋找著蛛絲馬跡。不斷實驗,不斷探索,一步一步的靠近真相。這個人就是法布林。

但我做事不像法布林那樣的細心、有毅力,十分的馬虎,就像是我考試一樣,總是丟三拉四的,十分粗心。流水一樣沖走了我好多分。所以我要像法布林一樣做到任何事專心,有耐心。

讀完這本書,我的感受很深《昆蟲記》中蘊含著追求真理,探索真相的科學精神。告訴我們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還要有一種嚴謹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即使再困難,也要向著目標前進。

我現在的目標就是考上榆次一中的高中,奔向四樓,不過我也相信我是可以的。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昆蟲記》讀後感6

暑假,班主任給我們推薦了《昆蟲記》這一本書。書的作者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專家法布林,他是一個愛觀察和發現的人,花費了將近20年的時間寫成了這一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些昆蟲的家庭生活、捕獵技巧和外貌特徵等。

就說那可怕的狼蛛的生產和母愛吧!狼蛛是節技動物,身體主要分頭、腹兩大部分,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之一。狼蛛有一個又小又圓的頭,頭上長著八隻眼睛和恐怖的毒牙,還有八隻長毛的長腿;腹是產卵用的,狼蛛真令人望而生畏啊!一年夏季的一天,法布林在一叢迷迭香的花下見到一隻挺著巨大肚了的狼蛛,這表明它將臨產。法布林見了馬上用捏子小心翼翼地把狼蛛夾起,輕輕地放入,一個既透明,底部又放著泥土的大瓶子裡,留作觀察。幾天後,狼蛛又開始產卵了。只見它先在地上織了一張網,大小相當於一隻手掌。蜘蛛網很粗糙,也不成形,卻相當穩固,接著,母狼蛛吐出一些更結實的絲,織成一個圓形的白色球體。上面留了個小口子;,再把胎部對準小口子,產下一粒粒金黃的卵。產完後,狼蛛把口子封上,最後,它把那張不成形的網用腳踹到一邊,把卵袋往身上一背,卵帶就成了它的一無價之寶。狼蛛媽媽把他的“寶貝丸子”保護得嚴嚴實實的,無論行路、休息、捕獵、逃跑,狼蛛媽媽與它的卵袋每分每秒都不離開。如果卵袋意外脫落了,狼蛛也會飛速地拾起卵袋。狼蛛的母愛真深啊!

我讀了這本書,學了很多關於昆蟲的知識,我也推薦給小朋友們讀讀這本有趣的書。

《昆蟲記》讀後感7

小夥伴們,你們喜歡昆蟲嗎?我可喜歡了。那都是因為他——法布林。不對,應該是他寫的書——《昆蟲記》。“《昆蟲記》這本書,是法布林用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以及它們為繁衍種族所進行的鬥爭,然後以觀察所得的資料,記入詳細確切的筆記,編寫成的。”看了《昆蟲記》後,我不但瞭解了很多昆蟲知識,而且知道昆蟲的世界原來也是那麼的神奇有趣。

我本來不知道黃蜂是怎麼喂小寶寶的,看了《昆蟲記》後,我才知道原來黃蜂是這樣喂小寶寶的:在一個正在忙碌的工蜂身上,我們就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在它的嗉囊裡,充滿了蜜汁。它停在了一個小房間的前面,它的樣子特別有意思,它把小小的頭慢慢地伸到洞口裡去,然後用它的觸鬚輕輕地碰一碰裡面的'小幼蟲。那個小寶寶慢慢的清醒過來,似乎看到了那個黃蜂遞送進來的的觸鬚,於是它微微地張開小嘴,把蜜給吃下去。

我一直在想,那些小蟲子們,是怎樣找到回家的路的呢?看了《昆蟲記》後,我明白了。“蜜蜂可以準確無誤的回家,靠的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解釋不出來的本能。”“紅螞蟻是憑著記憶力找到回家的路的。這證明他們並不像蜜蜂那樣直接辨認回家的路的,而是憑著對沿途景物的記憶找到回家的路的。”

他們的生活,你不覺得有趣而幸福嗎?“在充滿泥濘的池邊,隨處可見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戲著,追逐著。”“有紅色肚皮的蠑螈也把它的寬尾巴像舵一樣的搖擺。”

奇妙的幾何圖形,是蜘蛛的傑作。

精緻的房屋,是蟋蟀的住宿。

多麼可愛的昆蟲,多麼神奇的世界!

讀完《昆蟲記》,我很佩服法布林。他是怎麼把這本書寫完的呢?我寫一篇小故事也總是有頭無尾,有始無終的。

謝謝法布林爺爺,給我們這一代留下了一個神奇的世界。雖然我們處於不同年代,但您的精彩篇章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昆蟲記》讀後感8

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都天生具備一些智慧,一些與生俱來而後天獲得的靈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林用一生的時間與精力來寫的,通過仔細觀察昆蟲的生活,並且詳細的記錄編寫而成,他介紹了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繁衍和死亡。

讀書使我們真真實實地感覺到了法布林觀察得仔細,就連小小的螢火蟲是怎樣捕食都看的清清楚楚。他還不辭辛苦的追蹤觀察迷宮蛛是怎樣產卵和養育寶寶的,為了石蠶,他還親自養了一些,講述了石蠶是如何利用簡易的房子金蟬脫殼的。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無論強大還是柔弱,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尊重。昆蟲這些飛行於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與我們生活在一起,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我們卻很少去關注過它們。因為它們的生命都是那麼弱小,那麼卑微,那麼微不足道。讀了這本書心中深深受到了感動。原來眾生平等,每種生物都有自己的精彩,甚至遠遠超過了我們人類。昆蟲們和我們一樣,也在不繼地說著話,唱著歌,跳著舞。在屬於它們的樂園裡。在城市或田野中行走時,一座被遺忘的花壇。或是一段尚未整修的河堤……。也許都有它們的身影,或許連草根底下也會成為它們的'樂園。

你聽,瑟瑟演奏的螽斯,盡興彈琴的蟋蟀狂熱唱歌的蟬兒,你看,雪地忙忙碌碌的瓢蟲,優雅翻飛的蝴蝶,身影矯健的蜻蜓,它不都顯得很快樂嗎?在這個動物王國中,一汪水窪可以養育許多蜻蜓或是影子幼蟲;一滴露珠就能滋潤一隻小甲蟲,一塊石頭下的縫隙就能成為一對蟋蟀提供一個安樂的家,昆蟲無處不在地譜寫著或艱辛或順利的生存故事。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它們的笑聲和竊竊私語,忽視了它們的舞蹈罷了。

要熱愛大自然,不傷害昆蟲們;在作者法布林的身上我們要學習他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像法布林那樣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懈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9

我是一個對自然界很好奇的人,尤其喜歡動物,小的時候家裡買過許多可愛的動物,我也會很有愛心的去照顧它們,但和許多小孩兒一樣,我並不喜歡昆蟲,因為它們小,因為它們看起來很噁心,更因為它們沒有情感,不能與我溝通,在我的眼裡它們只是會動的植物罷了。

沒想到的是,一直堅定的觀點卻在我讀過一本書後完全改變了,它就是《昆蟲記》,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一部不朽的著作,不僅是一部文學鉅著,也是一部科學百科。書中描述了蜘蛛、蜜蜂、螳螂、蠍子、蟬、甲蟲、蟋蟀,等許多昆蟲的生活,在作者的筆下,楊柳天牛像個吝嗇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禮服;小甲蟲“為它的後代作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傷的小麻雀,也會”愉快地進食,如果我們餵食動作慢了,他甚至會像嬰兒般哭鬧”。法布林的語言生動活潑,熱情洋溢,又沒有另人難以理解的專業術語,讓讀者讀起來輕鬆快樂,同時也瞭解了許多昆蟲的習性,增長了不少知識。法布林也因這本成功的著作,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桂冠。然而這些巨大的成就對法布林來說卻是來之不易,從作者簡介中我看到,法布林出生於農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後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後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林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於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才獲得新成果。作為一名科學家,法布林對真理的追求,對知識的探究,對工作的熱愛,面對困難永不退縮的精神,使我感到內疚,一名學生,一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就抱怨,抱怨自己有多倒黴,稍微有點成就又翹起了孔雀尾巴,瞧不起別人。

《昆蟲記》彷彿把我帶進了昆蟲世界,讓我感受到了昆蟲界中殘酷的競爭,正所謂弱肉強食,這些跟人類是沒有區別的,小小的昆蟲間也存在著不同種族之間的強烈對抗。昆蟲其實並不是一種孤立的動物,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得到尊重。

《昆蟲記》讀後感10

他花費了20年的時間寫成的一本書。在我沒讀《昆蟲記》這本書前,我不知道被管蟲會用及微小的圓球為寶寶製作美麗的衣服,是昆蟲世界最聰明的裁縫。不知道松毛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松毛蟲會一面探測,一面悄悄地挖一下泥土,似乎在探測土的性質。讀了這本書,我從書中知道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慣:螢火蟲——會發光的甲蟲。有很多文人都寫了詩來讚美螢火蟲,而只有法布林為螢火蟲短暫的生命而惋惜。夏天生活在樹上的嬋兒,要在地下“潛伏”四年才能鑽出地面,在陽光下歌唱五個星期,它是大自然的歌唱家,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奮者,螞蟻竟然是凶悍的掠者,將嬋辛苦尋得的食物一搶而光。我不應該討厭嬋始終在喋喋不休的唱歌,而應該慶祝嬋在經過四年黑暗的苦工,終於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美麗的翅膀,能在溫暖的旭日陽光中沐浴,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又如此短暫。蟋蟀善於建造巢穴,管理家務。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在我眼前,讓我足不出戶也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法布林是一位有著驚人的耐心,細心的觀察力,刻苦鑽研的人。

與他相比我真是慚愧不已,我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會打退堂鼓,對自己沒有信心。有句名言說的非常棒,“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鑽研,哪有闖不過去的事。法布林之所以令人佩服,就是他能透過困難看到勝利,透過失敗看到成功。因此他會灰心。相反,我做事只有三分鐘的熱度,但做起來卻馬馬虎虎,很少做完再檢查,特別是上次期末考試由於我的粗心,在計算題上做錯好多題,丟了不少分,學習中,我一定要像法布林學習認真嚴謹的態度,要有法布林探索大自然的學習精神。

《昆蟲記》這本書給了我無窮的樂趣和啟發,我認為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好書,只要認真閱讀,就能讀出滋味,讀出感想,一定可以知道更多。

《昆蟲記》讀後感11

縷縷陽光從窗縫中透進來,我心情略微激動地翻開了《昆蟲記》,它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林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的字裡行間都飽含著作者若干年的心血。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也流露出作者對蟲子的喜愛與觀察蟲子的其樂融融。

在《昆蟲記》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勤勞而又百折不撓的蜣螂,經受四年黑暗的苦工,終於迎來五個星期日光中的享樂的蟬,辛勤勞作卻不求回報的赤條蜂。在昆蟲的世界中暢遊,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感悟生命的真諦。《昆蟲記》的確是一個奇蹟,是由人類傑出的代表法布林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

《昆蟲記》不同與小說,它是最基本的事實,難怪魯迅先生將《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合上這本書,我彷彿明白了許多,是啊,這個世界上不正需要善於發現,用於探索的人麼?這樣一本書,在當時人類即將邁進新世紀大門、地球即將迎來生態學時代的緊要關頭,發揮了多麼重大的作用啊,正是通過這本書,才使人們重新瞭解了這些生活在他們身邊,無處不在的小生靈——昆蟲。《昆蟲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林勇於探索世界、勇於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而且無論什麼事都要懷有一顆嚴謹認真的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鬥!

《昆蟲記》讀後感12

對於一個看到蟲子能一蹦三尺高的人,對於我,閱讀《昆蟲記》確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許保不齊下一頁就會有讓我魂飛魄散的圖片。不過,在我頑強不屈的努力下,這本書我總算是讀完了。雖說膽戰心驚,但《昆蟲記》背後的故事,實在值得我們去探究。

以《聖甲蟲的梨形糞球》為例。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給聖甲蟲的糞球取了一個新奇的名字:麵包。除此之外,還把聖甲蟲的家比喻成麵包鋪,把聖甲蟲的媽媽描繪出了店主的感覺。仔細腦補一下,這不就像是把人帶到了地下,親眼見證了那屬於聖甲蟲的繁華生活麼?就這一點來說,我以為不僅體現出作者文筆之妙,更體現出了作者對於生命的敬畏。

文中寫道:“在六月末到九月份整個大熱天裡,我幾乎每天都到聖甲蟲經常出沒的地方去探查……”天啦,將近三個月的時間,而且還是盛夏!我們來比較一下,暑假時我們是不是基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在空調下寫作業都覺得煩躁?更別說去門外接受太陽的審判了吧?但法布林做到了這一點,他不管酷暑,日復一日地工作。而且,期間的辛勞被他一筆帶過。我們所感受到的,沒有一絲抱怨,只有他對昆蟲世界那無窮無盡的熱愛。

在寫法上,我注意到,法布林很喜歡設問句,並且經常能在一個自然段的開頭看到它。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當然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思考。但作為一個讀者,讀這樣的句子就像聽法布林在講述他所觀察到的故事,他那樣的循循善誘,直至謎底揭曉。這麼看來,倒是頗有幾分謝老師講幾何題的風範。

除此之外,法布林的邏輯也很清晰。每一章所介紹的東西有先有後,有詳有略,不會讓人感覺很突兀。在敘述有多種情況的實驗時,他的文字也如數學中的分類討論一般,有理有據,讓人覺得不給滿分都是閱卷人水平不夠。法布林如果去當個數學家,說不定也不錯。

《昆蟲記》背後的故事,僅以書上所寫,其艱辛想必是不及事實的萬分之一。世上萬物皆有無窮無盡的奧妙等著我們去探索,去挖掘。以法布林為標杆,以熱愛為資本,以堅持為品質,終有一天會得到我們所期待的那束名為“目標”的光!

《昆蟲記》讀後感13

昆蟲是生物世界中最常見的小生靈,它們與人們有著絲絲縷縷的相通之處,最近通讀了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對昆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從中也讓我認識到對待科學的嚴謹的治學態度。

《昆蟲記》中對昆蟲的細節描寫更是令人不得不佩服法布林超人的觀察力,如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相:“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十八世紀寬大撐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襬被凜冽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這就是蟬的形象。”這段乞討的描寫真是惟妙惟肖。

更令人讚歎的是,法布林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如在金屬籠子裡,椎頭螳螂的幼蟲停在一個地方後姿勢始終如一,毫不改變。它用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下,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著整個身體的重量。倒掛棲駐姿勢是如此艱難,然而蒼蠅的倒掛姿勢卻截然不同。蒼蠅雖然也抓掛在天花板上,但是它總要抽出時間鬆弛一下,隨便飛一飛,操起正常姿勢走一走,肚皮貼地,肢體舒展開晒晒太陽。法布林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試問一下,那個人沒看到過蒼蠅倒掛的姿勢,但又有誰去注意它呢?但法布林在《昆蟲記》中對上千種昆蟲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描寫,這也正是法布林的成功之處。

選自法布林《昆蟲記》中的一篇文章“綠色蟈蟈”中的“主人公”綠色蟈蟈就被賦予了人的思想,在文中,作者先後根據一小節中主要講的事情而不斷地對綠色蟈蟈變換稱呼:音樂家、歌手、狩獵者、進攻者……這樣就是文章顯得更生動有趣。在寫塔藍圖拉毒蛛時,作者也曾變換稱呼:蠢傢伙、囚徒……這是《昆蟲記》中的一大亮點,也是獨特之處。

法布林是一位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昆蟲的偉大昆蟲學、生物學家;在這本《昆蟲記》中,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昆蟲的大千世界,更領略到的是法布林“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以及他嚴謹的治學態度,我想這也是我們這代人學習的榜樣。

《昆蟲記》讀後感14

五月的田野仍是青澀的。

小麥苗在田野中瘋狂地長開來。一日一日地躥高,顏色一日日一日地濃郁起來從嫩綠象徵著新生命的嫩綠至帶點兒成熟的深綠,漸漸地就由綠色變為象徵著豐收的金黃色。

與此同時,蟋蟀們也出現在充滿著麥浪的田野中了。

心蟋蟀用大顎拱土;它踢蹬著,把鬆軟的硬事的土扒拉到身後去。它終於鑽出土層,沐浴著燦爛的陽光,在弱肉強食的世界上經歷風險。只需一天,小蟋蟀就變成了一隻漂亮的小黑蟋蟀。它是敏捷的,用它那顫動著的長觸鬚探查著什麼;它奔跑、蹦跳、開心得很。

當田野裡的小麥們散發出麥香,但愈發濃郁時,蟋蟀們便開始唱歌了。先是一兩隻,羞答答地在獨唱,不久便響起交響樂來。百靈鳥冰向整天,展放歌喉,從雲端將其美妙的聲音傳入人間;地上的蟋蟀雖歌聲單調,缺乏藝術修養,但其淳樸的聲音與永珍更新的質樸歡快又是多麼的和諧。它是萬物復甦的讚歌,是萌芽的種子和嫩綠的小草能聽懂的歌。

直至田野裡的麥香濃郁得灑滿整個小地時,人們便只能聽見蟋蟀仍在低聲地唱著,仍在莊重地歌頌著。

蟋蟀是天生的歌手。如果能把聲音再調高些,那就比蟬略勝一籌了。

至於昆蟲們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睡覺甚至於什麼時候排卵,法布林先生應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他掌握著田地洞小蟲子們的所有祕密。

在法布林的筆下,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著靈性貪心的,善良的,自私的,驕傲的,可愛的。妙趣橫生。

與此同時,那份字裡行間的韌勁兒,那份孜孜不倦,那份難能可貴的求實精神也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法布林以昆蟲為琴絃,撥響了人類命運的顫音。透過豐富精彩的昆蟲世界折射出社會人生,滲透著作者對人類生活深刻的思考。以人性關照蟲性,又以蟲性反觀社會人生。

的確,人生就像一張密不透風的鋪天大網,形形色色的人行走於其中,或是生命最重要失又或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是或不是隻是時間的問題,那些彼此糾纏的關係早已被時間沉澱。

田野中麥香正濃。

坐下來歇會兒。田野間的蟋蟀也開始鳴唱。

《昆蟲記》讀後感15

讀法布林的《昆蟲記》,在那生動風趣的文字中,我們彷彿置身於法布林那神祕而又豐富多彩的荒石園,辛勤忙碌的泥水匠峰、聰明機靈的被管蟲、擅長紡織的園蛛,都是這荒石園中的一員。不過最令我著迷的還要屬夜間的小精靈——螢火蟲。

“螢火蟲、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歌。夜空中,螢火蟲紛紛揚揚飛著點點流螢,像星的河流、燈的長陣,曾經勾起我們多少孩童時的幻想、好奇啊!閱讀法布林的《昆蟲記》,讓我對螢火蟲有了新的認知,也明白了它的魅力所在。

夏夜裡,螢火蟲在夜色中游動,能發出幽深的光,四處飛的流螢閃著銀光,像流動的星星,深受小孩子的喜愛。這便是螢火蟲的魅力所在。螢火蟲屬於六足甲蟲,喜歡用足走路,雄性螢火蟲到了發育完全時,會發出翅蓋,像真的甲蟲一樣。不過,雌性螢火蟲則不一樣,它終身都處於幼蟲的狀態。螢火蟲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身上那盞燈,那是它的發光器官,分佈著很細很細的粒狀物質,光就是源於這個地方。同時雄螢火蟲還可以調節光亮,而雌螢火蟲卻不能。

螢火蟲,可能是一個在自然界中微不足道的存在,儘管它們的生命極其卑微,輕輕一碰、一踩,它們的生命就走到了盡頭。可它們的一生都是“光耀門楣”,螢火蟲用它那小小的身軀,散發著光和熱,永遠點亮一盞希望之燈。由此,我不禁聯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人,即使它們身份卑微,卻依然儘自己微薄之力,為自己點亮一盞希望的燈,像螢火蟲一樣,希望努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夏天的夜晚,樹蔭下,草叢中,螢火蟲帶著黃綠色的光忽前忽後,時高時低地飛著,那麼輕巧、飄忽,宛如追夢的精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