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運用資訊科技推動歷史學科的自主學習分析

校園 閱讀(3.18W)

一、資訊科技推動多媒體教學不斷改進

運用資訊科技推動歷史學科的自主學習分析

時代發展促進科技進步,同時也不斷地推動教學方式的更新。隨著資訊科技日益發展,資訊流通更加頻繁。傳統的多媒體教學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弊端,集中表現在學生日益增長的資訊量和傳統課件等裝置無法滿足之間的矛盾。在傳統多媒體教學備課過程中,教師按照自己的設想,廣泛搜尋資料,製成課堂課件。教師儘管可能執教幾個班級,但備課資料基本上是一致的。但隨著網路技術的進步,學生已經不滿足於教師設定的固定課件和影像,更加希望能夠自己運用網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

二、資訊科技背景下開展歷史自主學習的理論依據

在教育部制訂的國中歷史課程 標準中就提出:“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路組織敦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在高中的歷史課程標準中,也提到要利用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在更大的範圍內共享高質量的救學資源。

資訊科技進步同樣影響歷史教學。歷史教學活動是藉助於一定的手段、工具展開的。歷史教學活動的具體過程、組織方式以及質量效益等都和教學活動中使用的工具密切相關。可以說,不斷地把人類在社會生產與生活中創造出來的新技術、新裝置加以改進並運用於歷史教學活動中,這是歷史教學進步的重要動力,是教學效率和效果得以不斷提高的重要物質保證。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注重課文知識點的講授,就事論事。這就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更感覺不到學歷史有何作用。如果能夠恰當運用網路資源,找到結合時代的熱點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用史分析、理解和運用,將極大提高學生分析和探究能力。

三、資訊科技可以為歷史自主學習提供的平臺

針對淮安區學生的基本情況,結合課標要求和歷史學科特點,筆者認為資訊科技可以在以下幾方面為自主學習提供平臺和幫助。

1、搜尋難以理解的歷史名詞概念。和其他學科一樣,歷史學科也會出現一些特定的名詞。貫穿在教學中,體現在教材裡。由於課堂時間的有限性和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專有名詞如果都放在課堂上予以講解,難以達到最好的效果。不理解歷史名詞的含義,就難以理解一定歷史時期的事件和情景。因此,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網路自己搜尋,比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中的“宗法制”、“城邦”“代議制”“新民主主義革命”;必修二教材中的“民族資本主義”“區域集團化”;必修三教材中的“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等。

2、超文字的線上閱讀。超文字的電子閱讀更加符合現在學生的閱讀習慣,能夠提供許多歷史課本上難以呈現的內容。許多有趣的歷史典故,學生通過相關網頁的搜尋,可以閱讀到更加豐富的歷史故事,加深對文字內容的印象。如烽火戲諸侯,楚王問鼎等。史料資源同樣是重要的內容,網路技術首先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充足的資訊來源,其次又啟發學生對已有資源進行辨別,梳理,總結。這樣的過程無疑對學生分析整合能力、探究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3、網上參觀生動形象的歷史文物。紙質學案無法傳遞動態的.美感,課件圖。片也無法傳遞完整的畫面。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可以利用網路資源,進行網上參觀。向學生提供有關的歷史博物館、紀念館、歷史遺址、名勝古蹟的網站或網頁,引導學生進行網上洲覽,近距離觀察歷史文物和歷史場景,瞭解真實的歷史原貌。利用網路技術縮短時空距離,藉助網路進行“現場”參觀和考察,使學生通過目己的眼睛直接觀察歷史的事物,掌握更多的歷史資訊。

4、“網上課堂”。即“空中課堂”,利用網路實現課堂教學。這種方式是將教師的課堂講授進行錄影,然後通過網路傳播,或是在網上同步進行。學生點選相應的視訊資源,可以擁有兩方面的收穫。既可以對疑難問題進行再次的探究,也可以提前預習將來的知識。

5、利用網路資源,搞好課後探究學習。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留出更多的空間,可以利用網際網路等手段廣泛收集材料,學生結成小組分工合作,就一個有關問題進行研究,然後結題成文,使學生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在知識積累、學習技能和方法上大有長進。如在教學“千古一帝秦始皇”時,筆者提出這樣一個探究題目:“怎樣評價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學生利用文字知識和網路資源進行探究,很快一片關於秦始皇功過的小論文就能出爐。又如,探究“民族資本主義為何具有妥協性和軟弱性”,可以上網查閱一些資料對比,說明民族資本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差距等等。

四、開展歷史自主學習時的注意事項

首先,必須改變教學和評價方式。要求教師自己要應時改變,不能固守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新成果仍然裝在舊的口袋裡,難免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在知識講解上,經過自主學習,大可以讓學生走上講臺,課堂上的“放手”在給他們製造問題的同時,也給了他們更大的空間。課堂問題和資訊科技的相互促動為歷史教學增情添趣,使歷史課堂活了起來,動了起來,成為一個真正有效的課堂。

評價機制自然也要改變,絕對答案不應該代替學生的個體思考,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設想,鼓勵學生建立更好的記憶方式。比如我們以人教版必修一第22課為例,教師在提前預留自主學習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1、利用網路查一查“一國兩制”構想提出的過程。

2、搜尋相關紀錄片,探究港澳迴歸的原因和意義。

3、找一找大陸和臺灣最近今年的貿易往來記錄,展望未來兩岸關係的走向。

學生在三個問題的基礎上,既可以列出相應提綱,也可以採用小論文的方式。

其次、要保證學生合理使用網路資源。針對寄宿制的實際情況,學生利用網路資源開展自主學習,教師應該關注過程的實施。要有明確的時間和主題,要有明確的興趣小組和主題。教師對資訊科技的應用,對知識和資訊的獲取方式、手段等無疑都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影響,使學生在現代資訊科技的理解和應用上能得到很好的薰陶和教育,增強其在各方面發展的信心和動力。

總之,運用多媒體網路技術,能夠優化學習目標,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改變中學歷史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使學生能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查詢、取捨、收集、交流),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動發展和個性發展。我們在實踐中要敢於嘗試,勤于思考,更加完善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