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周朝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知識

校園 閱讀(8.17K)

周文王姬昌

周朝科學技術的發展歷史知識

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諸侯之長,《封神演義》演繹為西伯侯),又稱周侯,周季歷(周朝建立後,尊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於西岐(今寶雞市岐山縣)。先秦時期貴族有姓有氏,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故周文王雖姬姓,卻不叫姬昌。“姬昌”一說在東漢時期成型,後世因之,遂稱文王為姬昌。傳在羑里(今河南境內)根據伏羲氏(人皇始祖)的研究成果繼續演繹易經八卦。

其父季歷死後,繼承西伯(伯爵)之位,故又稱西伯昌,共在位50年。他建國於岐山之下。在位期間,收附虞、芮兩國,攻滅黎(今山西長治))、邗(今河南沁陽)、崇(今河南嵩縣)等國,建都豐 邑(今陝西西安),為武王滅商奠基,舊傳《周易》為其所演。公元前1046年,其子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時,追尊他為文王。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國號為周時,自稱武家為姬昌後代,遂追尊周文王為南周始祖文皇帝。

華胥氏—伏羲(配女媧)—少典—黃帝(姬軒轅)—少昊(又名玄囂,本名姬己摯,黃帝長子)—蟜極—帝嚳(姬夋,又名姬夒)—棄(后稷,姬棄)—不窋(kū)—鞠—公劉(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亞圉—公叔祖類(姬類)—古公亶父(姬亶)—季歷(姬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朝開國君主) ()

西周的官制

歷史周王左右的輔佐為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務官、事務官和地方官)、四方(諸侯和方國、部族)和卿事寮。王朝官員為:總攬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禮儀的太宗、掌曆法記事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人工、掌占卜的人卜,合稱六卿,六卿的僚屬,總稱為卿事寮。王朝還有掌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職事的司空、掌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版籍爵祿的司士、掌刑罰的司寇,合稱五官。為王室服務的內廷事務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師、少傅、少保),有道、輔、弼、承四輔,有膳夫、綴衣、小臣、寺人、內豎、閽者、門尹、司王宥、火師、水師、大酋、太僕、御、右、萃車、趣馬、師氏、虎資、輿人、醫、藝人、隸人、太子宮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國,稱為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諸侯。王朝有時派使臣到諸侯國任監國。諸侯在自己的封國內仿照王室設定百官有司,成為相對獨立的政權,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馬、司空,分掌政務、司法和民事。周的各級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礎上世襲,而且文武不分,平時治民,戰時就是各級將領。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國、都、邑、野、鄙。周王和諸侯的都城為國,諸侯國中的大城為都,小城為邑,此外的地方稱為野或鄙。歷史

土田附庸

「土田附庸」一句,出自《詩·魯頌·宮》篇,其雲:「乃命魯公,俾侯於東。錫之山川,土田附庸。」「土田附庸」是指附屬在土地上作為僕庸的耕作者。分封制度下,封君擁有三批屬民,一是擔任官司的人,一是分配的殷遺民,一是附屬在封地上的原居民。「土田附庸」即指其中的第三批。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P西周滅商之後,基本上廢除了商朝偽奴隸佔有制度,將封建領主制(農奴制)推行於全國。國王(天子)是全國最高土地所有者,又是最高政治統治者。因之,《詩·小雅·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是當時最高原則,一切重要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政策都是在這一最高原則的指導下制定或行事。學術界稱這時的土地所有制為封建土地國有制。西周的封建領主制基本上是一種封建家長制統治。主要特點有三:(1)周王以家長制君臨天下,是最高統治者;(2)政治制度與宗法制度相結合;(3)對土地的佔有與對人民的統治相結合。

漫淡周陵

周陵通常指周文王之墓和周武王之墓,周公是聖人,他的墓也可以列入其中。周成王不敢以周公為臣,周公逝世,遂使其近於文武而葬。那麼周陵在何處呢?

我曾經按圖索驥,索其大冢,在咸陽市渭城區周陵鄉周陵村看到了周陵。它們一南一北,相距百米,南為周文王陵,北為周武王陵,皆有畢沅所立其碑。畢沅是江蘇太倉人,以科舉考試的形式為清政府錄用,併為乾隆青睞。乾隆三十八年,就是1773年,任他做陝西巡撫。為官一度,除了處理公務,他走遍三秦山川河流,勘察勝蹟,收集金石,撰以為書。其人並非附庸風雅,相反,他是真正喜歡學問,對經史諸子多有研究,終於著作等身。陝西幾十座帝王之陵,無不有他所勒之碑。昔日守土之臣,往往比肩接踵,然而得以留名的總是十分寥落。凡流芳者和傳頌者,當為立德立言之士,立功也可以留名,不過其功必是修路建橋或營造水利之類的千秋萬歲之功,急功短利是不行的。畢沅是尊重和維護文化遺產的人,而且頗為奧博,可惜他為周文王和周武王樹碑有誤。

畢沅之錯是有緣故的。一直以來,方誌野史或其他著作,皆認為周陵在畢,然而其畢有二,其一是渭河以南的杜中之畢,其一是渭河以北的畢原。畢沅顯然放棄了杜中之畢,選擇了畢原,他說:“文王陵在咸陽縣北一十五里畢原上。”又說:“武王陵在文王陵北。”又說:“周公墓在文王墓東。”這便錯了,而且以訛傳訛,竟產生了鄉名周陵鄉和村名周陵村。所謂杜中之畢是司馬遷所斷,畢指終南之道。師古有言:“畢陌在長安西四十里。”詩曰:“終南何有?有紀有堂。”紀為基,堂喻畢道平正如堂。文王作豐邑,豐邑在鎬水西,武王作鎬邑,鎬邑在豐水東,其去二十五里,這一帶為周之本營,在茲向祖宗致祭非常合適,所以周陵當在斯地。遺憾畢沅不以為然,從而紕漏一處,荒謬幾世。

經考證,畢沅所立碑之周文王陵,是秦惠文王公陵,周武王陵是秦悼武王永陵。實際上自宋以降,如是兩座秦王陵便誤之為周陵,並建築祠堂以致祭。,反覆修葺,逐漸擴充,遂有文王坊、戲樓、獻殿、過殿、後殿。規模巨集偉,望之巍然。按禮,明清以來,朝廷以時會遣重臣率守土之臣向文武行祀。畢沅曾向乾隆皇帝報告:因為公務經過陝西各府,各州及各縣,凡見帝王之陵必下車拜之。想來,他一定是要拜周陵的。可惜他拜的是秦王,別的大臣也都拜了秦王吧。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明清之臣,包括畢沅,顯然不是向秦王獻媚,不過若有靈在,那麼文、武尷尬,秦王遂會竊笑的。

周陵在杜中,在豐鎬一帶,但一再探查並挖掘,它都遲遲不現。周陵應該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然而它究竟在哪裡呢?

當年開鑿昆明池,掏出了黑土,漢武帝很是困惑,便問東方朔。東方朔佯裝不明白,答其西域胡人知道,可以詢之,漢武帝遂再問胡人,胡人說:“劫燒之餘灰也。”什麼時代的劫燒呢?誰製造的劫燒呢?西域胡人又怎麼知道是劫燒呢?豐邑和鎬邑,或有周陵,皆在劫燒之中嗎?當然也有論者指出,是昆明池淪陷了周的故都,並有周陵吧。還有論者認為,秦始皇在豐邑之間營造其宮就已經毀了周的遺存。總之有一點神祕——周陵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