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化學課的教育反思

校園 閱讀(1.5W)
  篇一:

閆翰這學生從八年級升到九年級,我第一個認識的學生是閆翰,他上課坐不住,愛違反紀律,經常因為上課搞東西、搗亂而遭到批評。但是批評過後管不了兩天,又故伎重演。太多動,上課只要安靜10分鐘左右就控制不住又要想搗亂。成績自然差。根本不完成作業,或抄別的同學的作業,對老師的批評已經聽熟了,左耳進右耳出,沒有效果。

化學課的教育反思

分析:這是一起典型的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心理加行為類案例。案例中這位多動學生,不能靜下心來,這是屬於新時期兒童的一種多見現象,但老師批評教育不能抓住他的特點“對症下藥”,批評的方式也是老一套,他自然就不當回事,要因材施教,轉變批評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信服。

做法:抓住該生多動的特點,讓他承擔一些簡單小製作的“研發”工作。利用生活用品自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他利用眼藥瓶、輸液管、飲料瓶等廢舊品設計一套既方便又簡單的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我抓住契機在全班學生面前給予了鼓勵。在實驗室做實驗時他很認真,主動收拾實驗桌上的儀器、打掃實驗室。他每做一件好事或一件成功的事,我就及時表揚、鼓勵。慢慢地他喜歡上化學課。

結果:該生通過利用生活用品自制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受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同學們的羨慕,他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本來已不想讀書的他,又好似久旱逢甘霖,有了讀書的意願。上課坐的時間也變長了,他在通過同桌的幫助下對物理、化學學科產生了興趣,當年會考,這位“問題”學生終於考進了我縣高中繼續學習。

  篇二: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創造始於問題”,有了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才有了思考,才有問題解決的方法,才有獨立思路的可能。然而,在現實的化學課堂上,學生的提問狀況並不令人樂觀,絕大多數學生表現為不想問、不敢問、不會問,只會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提問和現成的答案。因此,正視學生在化學課上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形成原因,找出對策,對於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通過課堂提問來積極參與到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課堂提問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方面原因

1. 信心不足。由於本能的害羞心理,擔心自己提出問題的層次太低,怕同學譏笑,怕老師說笨,怕影響自己在教師和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所以當學習中產生疑問時,自己解決未果,就束之高閣。

2. 問題意識淡薄。不知如何提問或根本就提不出問題。

3. 受家庭教育、性格影響。現在社會單親家庭和留守學生(父母在外地工作或外出打工)日漸增多,學生在家庭得不到溫暖,缺少父愛或母愛;即使父母都在身邊,但交流的機會少了,心中疑問、苦悶無處訴說,時間久了,極少數人就形成了孤僻的性格,不願與人交流,整天沉默寡言,這類學生在課堂上又怎麼會提問呢?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1. 教師“滿堂灌”,不留給學生提問的機會。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再加上化學科是九年級才新開學科,需記憶的知識點多且凌亂,教師似乎不得不一講到底,按教師的說法是“沒有時間來提問”,這是教師的理念和教學方法出了問題。

2. 片面理解課堂提問。受中國幾千年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早已習慣於將課堂提問片面地理解成教師問、學生答。學生只習慣性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著教師轉,學生只是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

3. 提問質量不高,無效提問充斥課堂。教師的提問多滿足於提問一些確認性問題或反問式的非教學性問題。如“化學式表示的意義有哪些”,“什麼是離子?”“你不覺得他的操作有誤嗎?”“收集滿了氫氣的集氣瓶能正放在課桌上嗎?”這兩類問題的質量均不高,它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訓練,阻礙了學生思考、發現和提出問題能力的培養。

4. 教師“擔心”過多。一是怕“誤事”。認為讓學生提出問題太浪費時間,影響教學進度。二是怕“冷場”。擔心讓學生提出問題,時間都花在學生閱讀、觀察、思考上,教學氣氛不活躍,課堂冷清沉悶。三是怕“難堪”。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使學生一時答不上來。下不了臺,沒面子。四是怕“吵鬧”。學生提出問題,要進行討論、爭論,可能會影響課堂紀律。

5. 打擊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對提問的學生不給予熱情的鼓勵,對學生的問題不加理睬,或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面對其他學生的嘲笑而不加以制止,那麼,你給學生傳達的資訊就是:問題不好,不該問。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學生逐漸失去提問的信心,變得沉默,進而排斥學習。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對策

(一)轉變教師觀念,變“滿堂灌”為少講、精講,留有學生提問的空間、時間。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交流、共同創造、共同分享經驗、共同探究新知、共享認識成果、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應自覺地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問題發現能力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大膽改革,變問題解決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為問題發現與問題解決並重且相互促進的課堂教學。

(二)保護學生提問的積極性,消除學生提問的心理障礙。九年級化學是學生的一門啟蒙學科,這裡面蘊涵著趣味無窮、千變萬化的科學知識,新教材的版面設計更是豐富多彩,對剛剛接觸這門學科的九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好奇心,有千萬個“這是什麼”和“為什麼”。這時,教師要特別注意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細心地發掘學生微小的創造火花,創造條件使其閃爍發光,不要因為學生的`某些問題很膚淺,甚至有些不著邊際,就置之不理,甚至諷刺挖苦,從而影響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讓學生變成“悶葫蘆”。

(三)淡薄功利,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要怕回答不了學生的問題而“難堪”,要設身處地體驗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感,尊重學生的人格,認真對待每一個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教師要敢於承認,並誠懇地和學生一起探討,決不能搪塞、敷衍學生。

(四)精心創設提問的情景

1.利用課前預習,發現問題。

講新課前,要求學生先預習,將預習中不懂的問題記在卡片上,課前收集卡片,然後根據學生的問題修改教案,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如在學習鐵的性質前,不少學生會問到:鐵和水反應為什麼不生成Fe(OH)3而要生成Fe3O4?CO能還原Fe2O3,能不能還原Fe3O4呢?等等。有時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並不比老師遜色。

2.小組合作,互問互答。課堂上採用小組內交流、討論,互相提問題,共同解決,是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合作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同學之間提問題,打消了各種顧慮,可以不拘形式,這更有利於學生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3.重視探究實驗,培養猜想習慣。利用所有學生都喜歡化學實驗這一共有的好奇心理,教師應創造條件開齊、開足各類實驗,儘可能地讓學生多動手,親自參與。教師做演示實驗時,也可讓學生配合或讓學生獨立(也可合作)操作完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敢於大膽猜想,並通過積極的探究實驗來解決問題。如在講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時,可增加在新制的氧化鈣中加入水煮熟雞蛋的實驗,設定懸念,喚起學生興趣,激發探究知識的慾望。“這是怎麼回事呢?”“到底發生了什麼反應?”“不用新制的氧化鈣,可以嗎?”在這種熱烈的氣氛中再讓學生做放置久了的氧化鈣中加入水能否煮熟雞蛋的實驗對比,這樣又產生了新的問題。

4.學生上講臺,當教師小助手。讓學生上講臺,扮演老師角色,學生講,學生問,學生答,學生提的問題更多,效果更好。學生要當好“老師”,事先就必須鑽研教材,發現更多的問題,思考解決辦法,以防被其他學生的問題難住;而其他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也更積極,都想把這位“老師”難住,看“老師”的反應。這樣,學生的顧慮少了,課堂氣氛活了,學生的思路開了,提的問題也就多了,複習課採用這種方式教學,效果更好。

(五)教給學生提問的方法,讓學生能問、善問。課堂上,有時學生提出的問題抓不住要領,或提出的問題太簡單,沒有思維價值,有時冥思苦想也提不出問題。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教給質疑的方法。根據化學的學科特點,可採用提問清單對學生進行訓練。如在化學實驗中的提問清單是:①這個實驗發生了什麼反應? ②這個實驗需要哪些儀器、藥品?實驗裝置如何連線?實驗操作中該注意哪些問題? ③實驗現象我清楚了嗎? ④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反應?從中得出什麼結論?等。

總之,課堂上教師的提問要能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變教師提問為學生主動提問,努力讓“問題意識”的培養成為教學中的常規,學生髮現問題的能力才會逐步得到強化,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的改革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