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校園>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課堂實錄

校園 閱讀(1.59W)

第一課時

七年級語文《羚羊木雕》課堂實錄

一、檢查預習

師:我們先檢查《羚羊木雕》的預習。本文共寫了哪幾個人物?

生:我、媽媽、爸爸、奶奶、萬方、萬方媽媽。

師:課文圍繞一件什麼事來寫?

生:羚羊木雕。

師:不準確。“羚羊木雕”不是一件事。應該是──

生:追問羚羊木雕。

生:還有贈送、要回羚羊木雕。

師:加在一起就對了。

生:追問、贈送、要回羚羊木雕。

師:從記敘的順序說,贈送羚羊木雕屬於──

生:倒敘。

生:插敘。

師:到底是插敘還是倒敘?

生:插敘。

師:對,插敘萬芳對“我”的幫助和友情,說明“我”為什麼贈送羚羊木雕。

師:這些人物對要回羚羊木雕各持什麼態度?──“我”?

生:不主張要回。

師:父母呢?

生:主張要回。

師:不準確。

生:逼我去要回。

師:對了。奶奶呢?

生:認為要回“不好”。

師:萬芳──

生:責備我,但後來又表示“咱倆還是好朋友”。

師:萬方媽媽呢?

生:責備萬方。

生:她還把羚羊遞到“我”的手上。

師:那麼作者的感情傾向是怎樣的?

生:不主張要回。

生:批評父母的重財輕義,傷害了孩子之間的感情。

師:但作者並沒有這麼說呀?你根據什麼這樣判斷?

生:他最後感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

師:應該是他讓“我”感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

生:還有,他極力寫萬芳的“仗義”。

生:還寫媽媽追查、逼迫;寫爸爸講出一片理由。

生:我這本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師:好,你的學習很主動,會查閱資料。好了,我們就檢查到這裡。

二、在朗讀指導中閱讀課文

師:據我所知,有許多同學追星,有許多名星被追,有許多同學做明星夢。對不對?

生:對。

師:星分兩種。一種是青春派,主要憑一張漂亮的臉蛋;另一種實力派,藝術功底深厚,例如演和紳的王剛……但不管那類明星有一種必備的基本功──猜猜是什麼功?

生:(津津有味)唱歌。

生:朗讀。

師:對,朗讀。我這裡有著名演員濮存昕朗讀李白《將進酒》的錄音,你們想不想聽聽?

生:想!

師:(放錄音,濮存昕充滿激情的聲音,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讚歎、鼓掌)

師:其實多種明星都需要朗讀的基本功,例如播音員、主持人,甚至政治家,如果小布什競選時講演磕磕絆絆、吞吞吐吐,選民是不會將自己的票投給他的──做明星夢的同學要從朗讀做起啊。

演員,包括明星演員,還離不開導演的導。例如我國最大牌的演員──鞏俐,如果沒有張藝謀的栽培,她能成為明星行嗎?

許多人都誇張老師是天才的導演,(笑聲)──雖然不會演,但很會導。我當語文老師委屈了,如果當導演,可與老謀子決一高低。(笑聲)不信?下面我做導演,你們做演員,看看張老師“導”得怎樣,也看看你們“演”得怎樣。

生:好!

師:先看這句該怎樣讀──“那隻羚羊哪兒去啦?”

師:要讀出責問語氣──為不見了羚羊木雕而驚慌著急,帶有責備語氣。媽媽非常珍視這隻羚羊木雕,因為那不僅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珍貴的工藝品,而且是爸爸從非洲帶回來的──那是當年支援亞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和熱血灑在非洲的紀念。

師:你們知道當年支援亞非拉的事嗎?

生:不知道。

師: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當時中國為了提高自己的國際威望,非常重視支援亞非拉國家,自己還吃不飽飯,勒緊褲腰帶,也要支援它們,幫他們建工廠、學校、醫院、體育館……甚至還無償地給坦尚尼亞和尚比亞修了一條1900公里的鐵路。

生:要錢嗎?

師:不要啊!最多是低息貸款。

生:傻不傻呀!

師:你還別說,聯合國恢復中國的席位,主要是靠這些國家投票。那時許多人員被派到了非洲,一干就是幾年,有些人甚至獻出了生命,永遠留在了非洲。咱們邢臺也有不少人去修鐵路、當醫療隊員……課文中的“爸爸”大概也是去非洲支援的。他在非洲灑下了青春和熱血,當然羚羊木雕在爸爸媽媽眼裡是無比珍貴了。

生:也許他爸爸是去非洲做買賣賺錢。

師:看看這篇文章是什麼時候寫的,那時候興不興做買賣賺錢。

生:1984年。

師:何以知道?

生:119頁註解1:選自《東方少年》1984年第10期。

師:那是發表日期,寫的日期得靠前,事情的發生更得靠前。那時候根本不興賺錢,提倡無私奉獻。──所以讀這一句必須帶責問語氣。請大家讀一讀。

生:(讀)

師:還不行,責備語氣不夠。

生:(再讀)

師:哎!這次差不多。

師:再看這句──“爸爸不是說給我了嗎?”

導:因受到責問,要小聲地。重音放在“給”上。認為“給我了”,就可以隨意處置。下面我用三種語調讀,你們看那個好。(老師讀:一種是語調平直;第二種是反問語氣,理直氣壯,引來學生陣陣笑聲;第三種是準確的讀法:低著頭,裝出一副害怕又有點委屈的樣子)

師:(指名讀。表揚)

(為節省篇幅,下面略去學生活動,只列出老師的“導”)

課文:“我知道給你了,可是現在它在哪兒?……放在哪兒了?拿來我看看。”

導:這是責問加追問,一定要問出結果。“知道”和兩個“哪兒”重讀。還要注意:“媽媽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我。我發現事情不像我想的那麼簡單。 ”

課文:“要說實話……是不是拿出去賣啦?”

導:這是責問加追問再加逼問,注意“十分嚴厲”。省略號表示什麼?──表示媽媽在思考,思考木雕可能的`去處,其中最壞和最可能的是──賣了。

課文:“沒有賣……我送人了。”

導:聲音要有些發抖,結結巴巴。省略號表示什麼?──表示斷續,結結巴巴、吞吞吐吐。這時的“我”也是在思考,思考怎樣回答媽媽的追問。

課文:“送給誰了?告訴我。”

導:得知沒有賣,鬆了一口氣,所以語氣應比方才緩和,還“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有親近愛護之情。但仍然是追問的語氣,不問出是不會罷休的。因為在她眼裡,這個木雕是決不能送人的,正如她後文所說:“那隻羚羊,就是爸爸媽媽也捨不得送人啊!”

課文:“送給萬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導:因為“我”重視友情,所以說這話時應理直氣壯。“最好的”應重讀。

課文:“你現在就去把它要回來!”

“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導:注意:“媽媽堅定地說”,應讀出堅定、命令的語氣。“那麼貴重的東西怎麼能隨便送人呢?”應是反問語氣。“現在”“那麼”“隨便”重讀。

課文:“不!”我哭著喊了起來。

導:注意:這一句是“我哭著喊了出來”。“我”不像爸爸媽媽那樣珍視這個木雕,更缺乏他們對木雕的感情,因為畢竟沒有把青春和熱血灑在非洲大地的經歷和理解。“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往往重友情輕親情,認為“友情無價”,把友情放在親情之上;還有些比較叛逆,對家長的管束很反感。所以媽媽讓“我”把木雕要回來時,“我”會比較激烈的反抗,同時會認為媽媽“重財輕義”。

課文:(爸爸的話)“小朋友之間不是不可以送東西,但是,要看什麼樣的東西。這樣貴重的東西不像一塊點心一盒糖,怎麼能自作主張呢?”

導:爸爸說這話時,是“靜靜地點燃一支菸,慢慢地對我說”,“聲音一直很平靜,不過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從根本上說,爸爸對木雕、對這件事的態度和媽媽是一樣的,只是他比媽媽態度沉穩、嚴肅,因而更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即有一種威嚴。

(老師示範:拿起一隻粉筆當香菸,假裝來吸,學生被逗得大笑,練讀非常認真投入)。

師:你覺得這幅插圖畫得好嗎?(投影人教社教學掛圖,右圖)

生:“我”和媽媽畫得好;爸爸沒畫好:沒畫出爸爸的平靜、沉穩,更也沒有威嚴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

師:所以,語言,有圖畫無法表現或不易表現的魅力。

課文:萬方的幾句話:

1、“咱倆先換過來,我媽是高階裁縫,她能把褲子上的大口子縫得一點兒都看不出來。”

2、“我媽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會讓你媽知道。”

3、“算了吧,反正我已經站了一個鐘頭,要是再換過來,你還得站兩個鐘頭。”

導:要讀出萬方的熱情、爽朗和樂於助人。還要注意:萬芳說這話時,是“跳起來拍著屁股說”,“嘿嘿地笑著”,“滿不在乎地說”。

第一句有點“吹牛”的意味,“高階”“一點兒”應重讀。

課文:(要回木雕時和萬方的對話)“萬芳……”

“你怎麼啦?也不打傘,是不是捱揍了?”

“沒有……你能不能把羚羊還我……”

“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麼能這樣呢?”

導:“我”是難為情的,被逼無奈的,覺得對不起朋友,因而說話時“幾乎聽不見自己的聲音”,“努力不讓自己哭出來”。省略號仍表示斷斷續續,結結巴巴。萬芳也是個“重友情講信義”的,所以說話時應帶責備語氣。

課文:(萬方媽媽的話)

1、“萬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傢什麼東西?”

2、“哎呀!你怎麼能拿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呢!”

3、“好好拿著,別難過,看我呆會兒揍她!”

導:萬芳媽媽也認為羚羊木雕“貴重”,不應當要。也用責備語氣。萬芳媽媽真會“揍她”嗎?──一般不會,這是哄小孩的話。所以要讀出“哄”的語氣。

續: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

師:下面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略,讀得非常成功。老師給以表揚、鼓勵,例如某某同學真可能成為演藝明星、著名主持人,等等)

四、準備辯論(作業)

師:下節課我們組織一場辯論,論題是:羚羊木雕該不該要回。(學生歡呼)辯論的成敗勝負,決定於你辯論的準備。下面你需要做三件事:

1、先決定自己的“立場”──你贊同哪一種論點?(舉手表態,大約各佔一半)

2、準備充分的論據。

3、預測他方可能提出的觀點,考慮如何應對。──這三項哪一項是主要的?

生:準備充分的論據。

師:那就請大家準備論據,這就是今天的作業了。記住:人的才能有多種,但排在第一位的是口才。下課。

第二課時

一、辯論

師:根據檢查,課下同學們已經做了很好的準備,據說有的還請教了家長,現在誰第一個發言?

生1:我認為羚羊木雕不應該要回,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父母說過木雕已經送給我了,我就有權作主;二是萬芳是我的好朋友。真誠幫助過我;三是既然送出去了,再要回來,傷了我的心,也傷了朋友的心;四是作者的思想傾向是批評父母的重財輕義傷害了孩子之間的感情;五是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師:她說了七點,比較全面,而且條理性很強。誰能像她一樣繼續說?不必舉手,直接站起來說。

生2:(主動站出來)我贊成羚羊木雕要回:一是這木雕是父母親當年支援亞非拉的年代,爸爸把他的青春和熱血灑在非洲的紀念,太珍貴了。二是父母送給了你,並沒有讓你送給別人。三是如果不要回來,不是傷害父母的感情嗎?

生3:我認為不應要回,因為萬芳為“我”作出很大的犧牲,是“我”的好朋友,送木雕,更送的是友情,友情是無價的,父母是重財輕義,可以說是對孩子的“精神虐殺”

生4:“不能這麼說,爸爸送給孩子的不僅是物質上的木雕,更包含著父母對孩子的愛心和期望,你把爸爸送給你的珍貴禮物送給別人,難道不是對父母的精神虐殺嗎?”

生5:可是父母畢竟送給我啦,我就有權處置。

生6:根據法律,十八歲以下未成年人的行為是無效的。所以你不能自作主張。

生7:爸爸說過是給我的,我就有權支配,有權送人,不能說我自作主張,既說給,又說沒有允許我拿去送人,這是自相矛盾的。

生8:那你也應該經過父母的同意。

生9:我覺得父母沒有尊重孩子的友情,把自己感受強加給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的感情。

生10:那你尊重了父母的感情嗎?他們可是生了你,養了你啊!

……(課堂辯論很激烈)

師:大家想不想聽老師的觀點?

生:想。

師:究竟哪一方更有道理?下面這篇文章可做裁判──《一碗餛飩》,它選自《讀者》2004年第8期。(投影,指名讀)

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麵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麵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裡,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麵?”“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裡。“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說,“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說道:“孩子,你怎麼會這麼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會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師:閱讀這篇文章,請大家理解兩個問題:一,本文的主題句是哪一句?

生: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師:二,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下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為什麼“疲憊不堪”?

生:找女兒找得疲憊不堪。

師:我認為不尊重父母,不理解父母,把父母送給自己的珍貴禮物轉贈他人,才是“輕義”。……問題不是該不該要回,而是根本就不該送人。父母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自己撫養大,操了多少心,費了多少力,熬過多少不眠之夜,又受過多少委屈!朋友為自己付出的只不過是一條褲子和她父母的責罰,而父母為自己付出的,則是十幾年的辛勞,十幾年的青春!要重義,首先得重這個大義,再重朋友之小義!──有一句話值得大家記一輩子:(投影)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師:請大家高聲讀一遍。

生:(高聲讀)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師:再讀一遍。

生:(高聲讀)

師:再把這句話抄在你的書上,這一課的題目上面。然後,再抄在課外筆記本上。

師:現在我再瞭解一下你的態度──主張要回羚羊木雕的舉手。(絕大多同學都舉手)

師:當然這是老師個人看法,同學仍可以堅持自己的不同看法,課下仍可以討論。不但可以和同伴討論,還可以登陸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論壇”,那裡有我為此而發的帖子,你可以和全國各地的同學們一起討論。

該貼顯示:

您是本帖第771個閱讀者

發帖人 張國生:學了《羚羊木雕》,有同學認為,羚羊木雕不該要回,而有的同學認為應該要回,還有同學認為羚羊木雕就不該送人。你覺得呢?

玉龍:叫那個人回贈一個同樣價值的東西不就行了嗎?兩全其美。如果那個人不回贈的話,這友誼就……

Geoffrey──168:友情是不能用物質來衡量的。

玉龍:但可以由物質體現出來。

白色婚禮:根本來說,作者不應該送給朋友,朋友也不應該接受禮物。用老師的批評我們的話說,小小年紀就學會送禮,長大還得了……

風雨有情:不該要回,既然送給朋友了怎麼還有要回的道理呢?對於爸爸媽媽那一方面,“我”會盡量的解釋。請問樓主幾年級啊?

咯咯:一般都是七年級咯。七年級才學這個的。我覺得既然都送了就不該要回來!

這些小朋友的義氣,大人是不會懂的啦。

……(後略)

師:放學之後,有條件上網的同學,請到網上參加討論。

二、討論

師:下面我們再討論,這件事怎樣處理才好呢?──通過這件事的處理,可以提高你接人待物的能力喲。

生1:去他家說明情況。估計萬方會主動奉還的。

生2:告訴他父母。她媽媽不是責怪萬芳“你怎麼能拿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呢”嗎……

生3:我先了解萬芳最喜歡什麼,然後買來送過去,再說明情況……

師:哇!你很有公關才能啊!你將來可以做公關部長的。

生4:我不去要,想辦法讓他主動送回來……

師:哇,你的辦法更高明!怎麼讓他主動送回來呢?

生4:我給她講一個故事,就是這個羚羊木雕的來歷,用爸爸把青春和熱血灑在非洲大地的經歷感染她……

師:哎喲,你好會心理戰喲!將來會成心理專家的。

生5:其實按照父母的意見拿那盒糖果換回來也是可以的。

生6:我覺得,今後辦什麼事,應當先徵求一下父母的意見,父母畢竟比我們經驗多,更會處理各種事情……

生7:現在是討論怎麼要回木雕,不是討論以後怎麼辦。

師:不過她說的也對,是為這件事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更重要的是記住那句話──

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師:再大聲背一遍──

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師:好,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