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文學>

地理教學讀書筆記

文學 閱讀(1.28W)

中學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第六章 常規地理課堂教學技能是第四節是運用地理多媒體的技能讀完後思考種種,就此來對“多媒體影象與現代地理教學”做一下個人的理解:

地理教學讀書筆記

一、 媒體教學的優勢

現代地理教學媒體以其特有的聲音、圖象、動畫等功能,具傳統地理教學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課前迴圈播放中學的校園景觀圖,並放出輕鬆的音樂。悠揚的音樂、美麗的圖片,使學生倍有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調動積極性。

2、化抽象為具體

由於地理事象的廣泛性、複雜性、綜合性,學生難以進行廣泛的觀察和深入體驗,,而現代地理教學媒體特有的`文字、聲音、圖象、動畫等功能,使課堂教學更顯直觀、生動,更加容易突破重點,化解難點。例如,降水的形成過程比較抽象,而且書中也未提及。但這一過程的理解,有助於對降水形成條件的掌握。因此,藉助多媒體的動畫功能,演示降水的動態形成過程,使之形象化,便於學生理解記憶。

3、化靜為動,形象直觀

以往地理教學,教具主要是掛圖並結合課本插圖,比較死板。由於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運動變化,學生難以想象其變化形成過程,在課堂上比較被動,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的理解。

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模擬,使學生可觀察到整個變化過程。既活躍課堂氣氛,又激發求知慾。如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的城市天氣的比較,憑教師口舌一時難以講解清楚。採用動畫,並配以比較形象的風雨聲,不僅真實的再現了該城市的天氣變化過程,還活躍了課堂氣氛,並能使學生牢固掌握該知識要點。

4、 彌補不足,節省時間

傳統地理教學方法,需花大量時間在板書、板畫上,既浪費時間,又可暴露出某些教師書寫、畫畫上的缺陷。而採用多媒體課件,只需輕輕一點,既提高傳遞與接受資訊的速度,而且相當美觀、實用。

二、存在的缺點

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和其它教具一樣,只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而使用的, 並不能完全取代以課堂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目前對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存在以下誤區:

1、當投影儀使用

並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適宜於使用多媒體課件製作,有些使用課件製作,不僅是一種畫蛇添足,浪費時間,而且使學生有種讀流水章的感覺。計算機的優勢能夠充分發揮的內容。切忌整個課件只是板書和圖片的展示,純粹當作投影儀使用。

2、照搬照抄別人的課件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一般來說,一個教師製作出來的課件只適合自己使用,換了另外一個老師就不一定適用。因為每個教師的教學思路不同。

三、具體操作

1、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將重點、難點知識給學生講明白,讓學生學到知識。本來可以用一些簡單的講解即可解決的問題,但非要給它加上華麗的包裝,未免有些喧賓奪主。對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的教材內容刪選上,最好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1)教材闡述的是具體生動的地理事物,而由於教材只有文字描述而缺乏生氣,如《地圖》一節。對大家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平時又不會深入思考。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非常形象直觀。

(2)教材涉及內容很廣泛,在生活之中也有很多例項,但教材卻很抽象,如《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一節。象98抗洪、99臺灣大地震等,同學們應該都是比較熟悉的。

2、地理教案的編寫

要求備詳案,儘可能的運用計算機多媒體資料,如圖片、聲音、動畫等手段來解釋相關問題。此階段是整個軟體編寫成敗的關鍵,應花大量的精力去推敲和反覆修改。使用多媒體課件上課,雖然容量大,但講解速度也快,感覺象放電影,學生印象不深。因此備課中應注意摻插一些練習,以及時加以鞏固。

3、製作

按所編地理教案,逐步加以實現目標。製作後關鍵還要不厭其煩的去檢查,去除錯,特別注意一下是否有常識性錯誤,問題雖小但易“因小失大”。

4、資料整理和總結

在資訊化時代,應實現資源共享,並且要不斷積累。在課件製作過程中,我們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素材難找,素材的加工更不容易。而地理課件又恰恰要用到大量的多媒體素材,用來展示和說明地理教學內容。所以應建設多媒體課件的素材庫,供反覆使用,既方便自己製作,又能供廣大教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