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書信函>

開展讀書活動合理化的建議範文

書信函 閱讀(1.2W)

開展讀書類的活動,有助於我們提高自升的文化知識。在活動上,我們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書,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開展讀書活動合理化的建議範文

  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篇一

讀書是人類重要的學習方式,是人生奮鬥的航燈,是文化傳承的通道,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同偉大心靈思維碰撞的契機,是提升自我、發展自我、成就幸福的載體。為了落實教育局“智慧教育雙十行動”計劃,為了實現一個理想“願所有熱愛書的人,都走到一起,願想讀書的人都有書讀,願想共享讀書快樂的人有機會溝通,願讀書成為一種習慣,願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願讀書成為一種風氣。用習慣成就讀書,用風氣傳染讀書。用讀書廣交朋友,用讀書豐富思想,用讀書充實生活,用讀書點燃智慧,用讀書成就人的夢想,用讀書讓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成功、快樂、幸福的人生”,我們成立了洛新中心讀書會。

自從洛新中心讀書會成立以來,廣大教師都能提高認識,並積極參與。到目前為止,全區教師在洛新中心讀書會上共發表文章1200餘篇,其中大部分都屬於原創作品。無論是原創,還是轉載,說明我們的教師都積極參與了。我區有100餘名都參與到了讀書活動中來,參與面達到了90%以上,基本上達到了人人蔘與的效果,這是好的現象。但是就目前的讀書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只是停留在讀書的表面現象,還沒有真正深入進去,還沒有從書中體會到真正的樂趣,還沒有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若要真正達成我們成立讀書會的目的,我認為,在今後的讀書過程中,我們要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轉變工作:

一、 由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

在前幾個月的讀書活動中,我們在中心讀書會上所發文章不少。若只從表面看,確實是值得高興的,老師們都參與了,寫得也不少,但細讀其文,問題就出來了,教師真實的感悟甚少,或者說感悟不夠深刻,包括我們的洛新教育投稿亦是如此。我認為可以學習借鑑別人的東西啟迪自己的智慧,但千萬不要為完任務而東拼西湊,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讀書會的不負責任。學習借鑑別人的文章是有必要的,但要學有所用,學有所獲。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放在網上的文章不是隻有我們這些人讀,而是所有上網的人都可以瀏覽的,是對外公開的,我們要多發表高質量的文章,才能提高我們的知名度。因此,各學校要重視教師的思想教育,端正讀書的態度,各校中心讀書會的成員要做好帶頭作用,真正地用心讀,用心寫,就像我們要求學生寫作文那樣,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二、由“要我讀”向“我要讀”轉變

許建國局長在洛新中心讀書會成立儀式上講到:讀書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要我讀,第二個層次是我要讀,第三個層次是不能不讀。我認為在前面的讀書活動中,大部分教師都處於第一種狀態,就是“要我讀”,也就是說不是發自內心的讀,而是有壓力的讀,有任務的讀,但通過前一階段的“要我讀”,部分教師已認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並且受益匪淺,並逐漸向讀書的第二個層次“我要讀”轉變。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讀書的層次應該處在第一二者之間,“我要讀”和“要我讀”兼顧,希望我們中心讀書會的成員及各個學校要抓住這個轉機,把部分教師的讀書層次提升為“我要讀”,同時也為向讀書的第三個層次“不能不讀”邁進奠定基礎。

三、由略讀向品讀轉變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在平常的語文課堂上,我們要求學生理解一篇課文的內容,就會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是這樣的道理。書並不是所有的人一讀即懂,也不是所有的人稍一略讀就有所感悟,而是需要所有讀書的人去慢慢品味,去慢慢體會。當然,有書緣的人一讀即懂,靈感突發也未嘗不可,但我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有書緣的人,因此,我們還是要慢慢品讀、體味。用許局長的話說,第一要通讀,享受其思想,第二要細讀,品味其精神,第三要精讀,甚至要一句一句地讀,體會其境界。我們在現在的讀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前面讀,後面忘,一本書讀完,印象全無,這是走馬觀花的讀,這樣是不會有好效果的,對提升自身的素質和增長自身的文化底蘊也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四、由獨自寫感受向集體談感受轉變

要讓一個教師獨自坐下來寫感受,就我們目前的現狀,部分教師可能會出現應付現象,但若讓一群老師在一起談讀完同一本書後的感受,再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僅可以達到互相啟迪的效果,也可以督促教師實實在在地讀,從而使體會更加深刻。這就要求各學校要給老師提供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定期組織讀書沙龍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既豐富了教師的生活,也提高了教師的素質,豐富了內在的文化底蘊。

五、 由教師讀向師生共同讀轉變

如今的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根本沒時間去讀書,整天在老師的帶領下啃書本。雖然我們都知道讓學生讀書可以增長見識,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但在如今的教育形勢下,大部分教師都迫於無奈,不給學生留讀書的時間。我們現在提倡教師讀,其實也希望教師的讀書思想達到一定的境界,並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從書中受到益處,找到幸福後,自然而然把這種讀書的習慣傳染給學生,用教師讀書影響學生讀書,但這是一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因此,在當前的現狀下,各校要在教師讀的同時,也要讓學生讀,把原本屬於學生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從而達到師生共同讀書,共同進步的效果。

六、 由學習理論向教育實踐轉變

在近段時間,大部分教師讀的都是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像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吳非的《不跪著教書》等等,裡面都講述了許多有關教育教學的典型事蹟,我們讀後也認為書中所寫有道理,且感受頗深,但具體到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又覺得那樣做不行,怕這怕那。書中所寫的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理想的、完美的境界,而我們又不能不顧教育現狀,這時候我們就找到了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總感覺現狀不允許,老師們有這樣的心理事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我們學習為了什麼?我們讀書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更新自己的觀念,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理”懂了,就應該按有“理”的方向走,這是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的。因此,我們要把從書中所學到的有道理的東西付諸到自己的實際行動中,一下子做不好,就一點一點地做,這樣,我們的現實離理想境界的差距就會越來越小,終有一天會達到理想境界的,否則就失去了讀書、學習的意義。

以上的六個轉變是我在讀書過程中的真實感受,希望各學校在今後的讀書活動中,能結合本校的實際,在原有的基礎上把這項活動進一步搞好,以達到提升教師素養,增加文化底蘊,讓人生幸福的目的。

  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篇二

開學至今,多次留心觀察了各班級讀書活動開展情況。觀察中,引發了我們一些思考:

1.讀書活動變成了一種應付檢查的形式,失去了讀書活動的意義。

①閱讀課。在平日觀察中,我們發現:雖然所有班級都能開展閱讀課,但卻沒有達到閱讀課應有的效果。如:部分班級的閱讀課僅限於學生人人手捧著一本書在讀。究竟在這期間,學生讀了些什麼,讀得效果如何,大部分教師並沒有過多的給予關注。特別是對於一部分對讀書還沒有多大興趣的學生來說,他們是以一本書為遮擋,或在打盹,或在聊天,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②早、午誦讀。從本週一開始,各級部開始了早、午誦讀活動。從觀察情況和學生檢查結果看,有的班級重視程度不夠,學生誦讀時,懶懶的坐著,拖腔拉調的讀著,讓人感覺一種懶散、懈怠的狀態。而2.11(隋靜)3.6(史學娜)5.1(劉斌)5.6(辛慶波)5.9(李海霞)等班級學生誦讀狀態較好,誦讀時學生站姿標準,聲音響亮,從中我們感受到了班級讀書的一種精神,學生一種蓬勃向上的學習狀態!

2.讀書活動的組織形式僅限於讓學生讀書,忽略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的'價值。從開學至今,在對各級部讀書活動開展的觀察和了解中,發現很少有班級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其實,讀書活動的組織形式不應該僅僅侷限於閱讀,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如: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高年級還可以開展讀書辯論會、讀書演講比賽等等。類似的班級範圍內的讀書活動,教師僅僅做一名倡導者就可以了,特別是中高年級,教師可以把更多的主權放給學生,這樣非但不會給教師增加過多的負擔,還會對學生讀書興趣的激發有很大的幫助。在活動中,學生也會收穫更多的知識,能力也會有很大的提高!

希望所有語文教研組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組織教師討論開展讀書活動的形式和方法,實實在在的推進讀書工程建設,切切實實地讓學生在讀書活動中收穫知識! 為了積累讀書活動資料,教導處分別設計了學校、級部、班級三個讀書活動手冊。希望各級部、各班級真實記錄班級讀書活動開展情況,如:一次讀書筆記展評、一次課文朗讀比賽等等。大家不需要去做一些無謂的應付工作,那樣就失去了讀書活動開展的意義!

  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篇三

據瞭解,美國從1996年起把每年4月定為“全國詩月”,組織民眾廣泛開展讀書活動,法國每年舉辦全國“讀書節”,愛爾蘭、南非、韓國等國家也都有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讀書活動。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大會將每年的4月23日確定為“世界讀書日”(又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提出“讓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每一個人都能讀書”。 據統計,現在世界上讀書頻率居第一位的是以色列人,64本/每人每年;第二名是俄羅斯人,55本/每人每年;第三是美國人,50本/每人每年。而在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國,城市人僅59%讀書,6.4本/每人每年;農村人僅43%讀書, 3.3本/每人每年。

2006年開始,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等11部門聯合發起“全民閱讀活動”,向全社會倡導讀書,全國各地也都紛紛開展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此後連續五年,每年都有活動主題和形式的創新,並取得了很好的反響。近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提出要“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工程”,引導大眾廣泛參與閱讀活動。

根據國際、國內的閱讀情況,我們認為,我市需要開展一個長期穩定的全民閱讀活動,大力營造閱讀氛圍,培育閱讀群體,形成學習風尚,為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建設和促進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社會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為此,我們建議:

一、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制定全民閱讀組織工作和周密細緻的系列活動方案,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

二、成立成都市全民閱讀組織協調委員會。成都市全民閱讀組織協調委員會統一、全面規劃、組織、協調全市的全民閱讀活動。

三、全民閱讀活動突出的是普遍性和參與性。成都市全民閱讀組織協調委員會應當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在全市範圍內大興閱讀之風。

學校即將開展一系列的閱讀活動,如何開展好這項活動,有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閱讀不僅僅是語文老師的事,每一個學科老師都有指導學生閱讀相關課程書籍的任務。如果我們把閱讀僅僅理解成“讓學生學好語言採取閱讀”,那就大錯特錯了。“閱讀要成為學生的學習方式”,“閱讀要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第56號教室的奇蹟》第三章“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中有這麼幾句話,“我要我的學生愛上閱讀。閱讀不是一門課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要讓孩子長大後成為與眾不同的成人----能思考他人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討論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幢,“熱愛閱讀的孩子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 。

2、在指導學生閱讀方面,國內外的許多老師都創造了許許多多好的經驗,我們可以直接借鑑。內蒙古王凡蓮老師、周巨集芳、郭小葉老師,中關村四小的馮春老師,我們學校的部分教師都有很多好的做法,比如,“班級小書架”“飄書活動”“讀書分享會”“親子閱讀”“讀書小集市”“書香檔案袋”“讀書網路圖”“固定午間30分”“善用圖書館”“書籤小製作”“閱讀小組”等活動。(參考《從原點出發》P79“編織一張閱讀網”,及《第56號教室的奇蹟》P29“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及“曲阜讀寫檔案袋會議發言”等)

3、閱讀活動要分層推進,分類指導。“讓學生喜歡上閱讀”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讓學生學會閱讀”是第二步,這裡有個“讀什麼”“怎麼讀”的問題。“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是第三步,也是最難得一步。如一下所示:

第一層次“喜歡閱讀的學生”

第二層次,“會讀書的學生”

第三層次“讀書成為一種需要的學生”

即使我們做了許多工作,有些學生還是不會喜歡閱讀,喜歡閱讀的學生僅有一部分能夠“學會讀書”,“會讀書的學生中”也僅僅有少部分能把“讀書成為一種生活的需要”。這不是一層不變的,如果我們能長期堅持“閱讀行動”,學生是會處在動態的狀態下,經常發生變化。有一點可以肯定,沒有 “閱讀行動”,即使喜歡讀書的學生也會很少,第二、三層次的學生就可想而知了。

“分類指導”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基礎,不同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程序,不同的方法。《第56號教室的奇蹟》P29“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中有一條建議針對那些不會閱讀的學生,“讓個別學生閱讀合乎自己程度的書籍”。

當前階段,“讓學生喜歡閱讀”是最需要我們做的。如果我們打消了學生閱讀的興趣,沒有比這更糟的了!

4、我們的“閱讀行動”不能是一個短期活動,要貫穿學生在國小階段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以班級為單位,班級內可以劃分若干閱讀小組。在活動過程中,團隊的合作非常重要,有了合作我們就會創造更多更好的經驗。學校要加強巨集觀的管理和引導,學校應該有個相對系統的指導意見,定期開展一些活動,建立長效機制,促進閱讀活動的有效開展。

5、讓學生閱讀,教師首先要閱讀。讀書應該是教師職業生活的一部分,教師應該是“職業讀書者”。讓學生喜歡閱讀,教師應該首先喜歡閱讀;讓學生學會讀書,教師應該首先學會讀書,讓學生把讀書當做生活的一種需要,教師應該首先把讀書當做生活的一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