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談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

工作方案 閱讀(2.08W)

閱讀可以開拓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發展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童年是一個人記憶、學習的黃金時期,也是開發學生閱讀求知潛能的最佳時期。格雷厄姆·格林曾說:“或許只有童年讀的書,才會對人產生深刻的影響……,既然閱讀如此重要,那麼,作為新時期的國小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本人結合自己十多年的語文教學,談一點自己的不成熟經驗,如有不妥之處懇求各位同仁給予指正。

談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培養閱讀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點。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適時施教,因此幫助學生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機遇。在激發同學們閱讀興趣時我是這樣做的:

一創設閱讀環境,催生閱讀興趣

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可以喚醒學生的閱讀意識,引導他們開始漫步書林,催生閱讀熱情。良好的閱讀環境是一種導向,是一種暗示,是一種引領,可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我們應根據各年齡段國小生的閱讀特點,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條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應有的教育功能來激發國小生的閱讀興趣。

二設立圖書角激發閱讀興趣

由於我們地處農村,經濟落後,同學們的閱讀量除了課本上的篇目以外很少再接觸更多的閱讀。常言道:“書非借不能讀也”因此,我號召同學們每人從家裡拿來一本自己的課外書籍,然後,把它集中在教室的圖書角里,以供同學們來借閱。久而久之同學們的閱讀量增大了,經過引導,同學們逐漸養成閱讀習慣,提高了閱讀興趣。

三,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常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讓學生自主地學習,應授之以“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同樣,閱讀也應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學生愉悅地讀,快樂地讀,從中感悟作者的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交匯,產生共鳴。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要“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書筆記的形式多樣,有“摘錄好詞好句”,有“概括主要內容”,有“寫讀後感”,還有“直接在書中圈點勾畫批註”等多種形式。而教師在知道學生記筆記時,大可不必統一形式,應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筆記形式來記筆記。讀書也是一種創作,讀書筆記應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什麼書,在筆記上記下篇名、出處及閱讀日期,這是日後考核閱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摘錄下好詞好句,記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這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增加了詞彙量,為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讀累了,在本子上描描畫畫,或一朵小花,或一課小草,或高山流水,或鳥獸蟲魚,這樣,給閱讀增添了無限的情趣。

總之,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重視閱讀效果,注重正面引導,給學生閱讀的時間,給學生閱讀的內容,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讓他們去閱讀,去思考,使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讓學生與書為友,是一項系統工程,這項工程的諸多方面都有待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談如何培養國小生語文課外閱讀興趣 [篇2]

摘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門藝術性和工具性結合的科目,課內閱讀必不可少,但真正源泉來自於課外。因此,加強課外閱讀勢在必行,開展國小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素質教育的需要、培養學生終生學習及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需要,更是現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需求,本文通過激趣閱讀,指導方法,堅持閱讀的設計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的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及心理品質的成長,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關鍵詞:課外;閱讀;設計

在基礎教育改革向縱深推進的今天,我們怎樣來看待課外閱讀呢?《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還明確指出“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並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國小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50萬字。”依據新課程的理念,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不僅僅是一門單純的教授文字章法的學科,語文世界的內涵是豐富多彩的,有語言文字的訓練,有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有人文情懷的陶冶,有精神世界的奠基等。作為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課外閱讀也當然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他所關注的不是一個單純方面,而是要注重孩子整體語文素質的提高,尤其是要能激發孩子一生的嚮往。從“終生學習”的觀念來看,傳統的“一張文憑,終生管用”的舊觀念已經改變,人的學習過程不會只在課堂內、學校裡進行,大量有效的資訊,大量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都要通過人們未來的閱讀來獲得,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對閱讀的態度,對人生的信念,因此課外閱讀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顯得成尤為重要。基於這樣的認識,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和指導課外閱讀

一、 激趣閱讀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選擇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就能全神貫注積極思維。有了興趣,就能克服困難探索科學的奧祕;有了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樂此不疲的享受;有了興趣,也就有了真正的參與。

(一)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故事人人都愛聽,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並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懸念百出的情感世界裡。正當孩子們津津垂聽、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結局之際,教師嘎然收聲無不動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節交錯複雜,後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後事,請自讀原文。此時教師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推薦出相關的讀物。

(二)暢談讀書感受激發閱讀興趣。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後的收穫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蒐集一些關於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餘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二、指導閱讀

興趣雖然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但是學生光有課外閱讀的興趣,只憑興趣毫無目的。有的學生憑著興趣,凡有生動情節的內容就走馬觀花地讀讀;有的則讀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積累知識,吸取技巧,用到寫作上。顯然這樣的讀書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們要進一步引導他們不僅愛讀,而且會讀,要讀得更好更有收效。作為讀書的指導者,我們應該向學生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閱讀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裡所要談的是幾種我們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閱讀方法:(一)選讀法。這種方法的運用一般是根據學生在課內學習或寫作上的某種需要,有選擇地閱讀有關書報的有關篇章或有關部分,以便學以致用。(二)精讀法。所謂精讀法,就是對於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裡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

三、堅持閱讀

課外閱讀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如果不及時檢查督促,容易自流。為了激發學生持久的興趣,提高閱讀質量,把該項活動引向深入,每學期應進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評比。我們可以把讀書與活動結合在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閱讀活動。例如:課外閱讀小組、好詞佳句比賽、朗誦會、故事會、讀書報告會、作文、日記、讀書筆記展覽等。通過諸多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目前,很多學校開展的寫讀書筆記活動,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我們在讀了某本書或某篇文章後,可以摘記其中優美的詞句,就自己確有所感的內容發表一點自己的看法。時間長了,不僅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表達水平也會不斷提高。做好讀書筆記的關鍵是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習慣會使你受益終生。再如,幾個同學還可自由組合成讀書小組,以充分發揮群體效應。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之間經常互相交流閱讀內容和心得,對激發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率大有好處。在實踐中,採用“課外閱讀成長記錄袋”的方式,記錄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學生摘錄的好詞好句好篇章,有學生在故事演講賽中的錄音帶,有學生自制的手抄報……我定期向學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從而達到課外閱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