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範例>工作方案>

如何培養國小語文的課外閱讀能力

工作方案 閱讀(1.86W)

課外閱讀作為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能力、培養學生創造精神、造就全面發展、具有較高素質的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教育教學實踐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單靠課堂教學這一途徑,難以完成教育教養和發展的任務。

如何培養國小語文的課外閱讀能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育中的活動機能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一個是認識理解客觀世界,另一個是主體的自我表現和發展。提高教育效能,應該使兩個方面的技能相互協調和保持平衡。少年兒童接受教育,課堂是一個重要陣地,但是僅有課堂卻又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課外閱讀起著課堂教育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必須把課外閱讀在為課堂教學的外延和發展,以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有機地組合起來。

一、通過閱讀,培養學生讀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把課外閱讀看作是開發學生智力的手段。因為課外閱讀可以加深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減輕學生負擔,特別是文藝作品的閱讀,它對學生有多方面的感化作用。

教學實踐證明,要達到語文教學大綱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逐步做到正確理解並能正確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只靠讀好幾本教材是不行的。因此,必須給學生開闢精神食糧的源路,創造一個廣闊的智力背景。俗話說的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學生只有讀得多,才能寫得好。於是,我盡力多推薦給學生些好書,讓學生去讀,並印發了讀書卡,讓學生寫讀書筆記。為解決學生書源不足的問題,我提議學生互相交換課外書、上網查閱、到圖書館借等,有時我還自己買一些回來讓學生傳閱……並抽出一定時間讓學生去讀,去評。由於堅持經常閱讀課外書籍,資訊量不斷豐富,所以說起《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等書的內容,有三分之二的同學略知一二。學生讀書面廣,識字量也大,有些字做到無師自通,不但認識並能理解。

在閱讀活動中,我還配合閱讀競賽,閱讀答題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鞏固閱讀成果。幾年來,通過各種閱讀活動,給學生開拓了知識領域,豐富了精神生活,培養了高尚情操。

二、通過閱讀,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作文,就需要有作文的材料,材料哪裡來?從根本上說,是從生活中來。生活原本是豐富多彩的,按理說,同學要寫的內容應該很多,可是有些同學一提筆寫作文總是覺得沒有東西可寫,這是什麼原因呢?我認為,普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對生活缺乏必要的觀察研究,一個是缺乏對生活素材的平日積累。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老舍先生說:“多練基本功。”“不動筆墨不讀書”。所以我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平時讀書既可以在書上做微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後用讀後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寫的能力。

實踐證明,課外閱讀的開展,是加速培養並提高學生讀寫能力的需要。是豐富學生的生活,開闊學生視野,增長知識的有效方法。所以,我們要在搞好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廣泛開闢好第二課堂活動,以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總之,課外閱讀不僅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有益橋樑,而且更是語文課堂所必不可缺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學習,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為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何培養國小語文的課外閱讀能力 [篇2]

一、讓學生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有人說:“有了理想才有動力。”是啊!如果做什麼事都渾渾噩噩,像一隻無頭的蒼蠅到處亂撞,那麼自己又何來動力呢?所以我首先在思想上讓學生認可讀書,我在開學初對學生做了一次教育講座。在講座中,我向學生們介紹了,圖書的種類和讀書給我們帶來的好處。為了讓學生能對讀書產生興趣,我還給學生講了名人與讀書的故事,這些學生是很容易接受的,從中也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

二、循序引導,教給方法,養成習慣。

俗話說:教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眼中,利用教師的這種榜樣示範效應,在我們班級的講臺下襬放著我精心挑選的圖書,我每個月都要從中選書,安排兩次老師讀書給學生聽的時間。時間雖然不長,內容雖然不多,但老師讀過的書,卻是一段時間內學生追捧的書。連班級中一位語文基礎非常差的學生都會把老師讀過的書拿來看上幾次。老師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引導,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選書,做到“潤物細無聲”。 不少學生喜讀書也讀了不少的書,但是閱讀能力並沒有多大的提高,其原因就是閱讀方法不正確。因此,我利用語文每個單元的主題式課外閱讀課,給學生指導不同型別文章的閱讀方法。現在針對明理性故事、神話傳說性故事、科普性文章這三類,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然後讓學生利用方法在課下讀書。我們班每天間操回來後和下午作業後都是學生讀書時間,對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存在的個別問題,老師也是有針對性的指導。例如:班級中的一個小男孩沈德棟,他每當寫完作業後都會很興奮的到前面拿書看,但我發現他對一本書的閱讀時間太短,針對這種現象,我就對他進行了規定,每天只准看同一本書,中途不得換書。這樣一來,他在選書時就不再那麼隨意了,也杜絕了走馬觀花的讀書弊端。在這樣保證讀書時間的情況下,讓讀書逐漸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三、讀書記錄促自我提升。

在做研究的過程中,我也遇到了困惑:老師教的閱讀方法在平時學生讀書時使沒使用?學生的讀書怎樣能延伸到家庭中?經過思考,我決定讓學生寫讀書記錄。如:閱讀了什麼書?哪一頁到哪一頁?主要內容、寓意、感受等。我首先指導學生如何寫讀書記錄。不過,課外閱讀,就其形式來講,絕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外讀書。因此與家長配合是很有必要的,所以家長會中對老師的想法向家長說明,爭取家長的支援。然後佈置假期的讀書作業,讓學生每天讀書並進行讀書記錄。在假期讀書的同時想進行親子讀書後動,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在家長和孩子交流讀書感受時,家長可以提高學生對所讀內容的認識,開學後進行假期的讀書交流。

當然,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每週進行一次簡短的四人組讀書情況交流,每月一次正式的讀書交流,逐漸使會讀書成為被人羨慕的一件事,形成班級良好的讀書氛圍。學生的興趣在教師的引導、鼓勵、強化中,會漸漸成為習慣,成為自然。這樣自然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就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