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中級社工考點:家庭社會工作的定義

社會工作者 閱讀(1.31W)

社會工作是秉持利他主義價值觀,以科學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專業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困難群體,解決其生活困境問題,協助個人及其社會環境更好地相互適應的職業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級社工考點:家庭社會工作的定義,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級社工考點:家庭社會工作的定義

一、家庭社會工作的定義[瞭解]:

(一)家庭

1.家庭的定義

社會工作者之所以關注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開展專業服務活動,是基於以下共識:家庭是社會成員獲得基本需要並且學習社會行為的重要場所,在家庭中孩子學習基本的生活技能和知識,並且為家庭之外的生活做好準備,家庭功能的正常發揮是保證其社會功能正常執行的前提。

2.家庭的型別

根據家庭的結構特徵可以把現代生活中的家庭分為六種常見的型別: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領養家庭、寄養家庭和單親家庭等。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對夫妻以及未婚子女組成的家庭;主幹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聯合家庭是由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組成的家庭;領養家庭是指通過法律長久收養子女的家庭;在寄養家庭中,父母暫時託管和撫養未成年的子女;單親家庭則由父親或者母親一方與未成年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

知識點一、家庭社會工作的定義

3.家庭的變遷與社會工作

家庭結構的轉變不僅是簡單的結構變化,同時也意味著家庭成員之間互動交流關係和方式的轉變以及家庭成員需求的改變。作為社會工作者,需要將家庭結構的改變與家庭成員互動關係和方式的轉變以及家庭成員需求的變化聯絡起來,並且將這些變化放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會考察。

值得社會工作者特別關注的是,社會工作者自身對家庭也有自己的看法和認識。由於社會工作者也生活在家庭中,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經驗,這些家庭生活的經驗就構成了社會工作者認識和了解家庭的基礎,影響社會工作者對受助家庭成員需求的理解以及對服務計劃的制訂和執行。

(二)家庭社會工作的基本內涵

1.家庭社會工作的基本含義

(1)家庭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和方法而開展的專業服務活動。

(2)家庭社會工作的目的是幫助有需要的家庭更好地發揮家庭的社會功能。

(3)家庭社會工作關注整個家庭成員的需要。

2.家庭社會工作的特點(考點)

不同型別的家庭社會工作雖然具有不同的服務活動的形式,但它們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此部分知識點主要是學以致用。

(1)針對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溝通交流方式進行干預。

(2)協助家庭成員改善家庭困擾產生的環境因素。

(3)為家庭成員提供直接、具體的支援和幫助。

理解此部分的特點,可以更好的把握家庭社會工作的需求以及如何接入。

3.家庭社會工作的基本功能

(1)增強家庭的能力,幫助家庭成員做好改變的準備。

(2)結合家庭的治療和支援,保障家庭維持有效的家庭功能。

(3)促進家庭功能的改善,維護家庭成員有效、滿意的日常生活方式。

(三)家庭社會工作與家庭治療的關係

1.家庭社會工作與家庭治療的主要區別

(1)起源不同

家庭社會工作出現的時間要比家庭治療早,它源於社會工作發展初期美國慈善組織運動中的“友好訪問者”活動,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可以說,社會工作的創始人瑪麗-裡士曼也是一位家庭社會工作的先驅,

她要求社會工作者同時對服務物件及其家庭成員的歷史和現狀進行系統考察。而家庭治療則是系統理論產生後把心理治療從個人延伸到家庭的嘗試和實踐,時興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只有五六十年的歷史。

(2)關注焦點不同。

與家庭治療相比,家庭社會工作關注的焦點更為廣泛,既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交流,也包括家庭成員在不同層面的互動交流

(3)工作理念不同

家庭社會工作更強調“人在情境中”的服務理念,注重在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開展專業服務。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社會工作者更容易接近受助家庭的實際生活,瞭解家庭成員的真實需要,而且能夠幫助社會工作者把受助家庭的環境因素作為服務介入的重要方面來考察。而家庭治療更為注重家庭系統的服務理念,關注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方式和結構。

(4)專業關係不同

如果在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中開展專業服務,這就要求社會工作者與受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通常,這樣的`良好合作關係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專業合作關係”,包含很多情感方面的交流。如果缺乏這些情感方面的交流,社會工作者就無法深入受助家庭的日常生活場景中。而這方面要求在家庭治療中並不突出。

(5)專業技巧不同

與家庭治療相比,家庭社會工作使用的專業技巧比較廣泛,而且綜合性更強,除了涉及家庭治療常用的專業技巧之外,還常常運用個案輔導、社會支援以及社群工作中的一些技巧,是幾個層面的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技巧的綜合運用

2.家庭社會工作與家庭治療的聯絡

(1)服務領域的相互影響。

(2)服務模式的相互影響。

(3)服務原理的相互影響

(4)工作人員的相互影響

拓展內容:最新中級社工考試工作實務備考資料

醫務社會工作主要方法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還是按照醫務社會工作主要內容的劃分方法開展進一步的有關主要方法的討論,即把醫務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分為:醫院社會工作的方法、公共衛生社會工作的方法和精神健康社會工作的方法三個方面。

一、醫院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醫院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可以根據服務活動開展的場所和內容分為醫院門診、住院病房、出院跟進、家庭醫療以及臨終關懷等不同的社會工作的方法。 (多選)

1、在醫院門診部的工作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預約服務、接診服務、診斷及後續服務、醫院宣傳服務。

2、醫院住院病房內的工作方法:

(1) 住院患者的社會及心理狀況的評估;

(2) 參與病房巡診;

(3) 協調各科的醫療人員;

(4) 複雜病例個案處理,一般程式是: (初、中級重點內容)

1 開案登記。在登記冊上登記患者的姓名、科別、門診或住院房號、病名及社會工作人員的姓名、開案的日期,以及依登記順序所取得的編號。

2 收集資料和初步評估。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通過與患者家屬談話交流,收集下列的資料:患者患病及治療經過、患者及家屬對該疾病的認識和態度、患者的家庭背景、家庭結構和經濟實力、患者及其家屬當前最困擾的問題和最期待的結果等,以完成初步的評估。

3 個案記錄。完成資料收集和初步評估之後,醫務社會工作者需要填寫有關個案的記錄資料,其基本內容包括:介紹來源、病情資料、主要問題、處置計劃以及社會工作初步評估等。

4 工作進度記錄。

5 評估結案。

(5) 住院患者的小組工作:

患者小組;患者家屬小組;醫生與患者小組。

(6) 社會生活的復原:

由於疾病,患者不能用途原來的工作,社會工作者需要尋找社會資源給予必要的幫助,像申請經濟援助、醫療器具和轉介相關機構等。

3、出院跟進的工作方法:

(1) 制訂出院計劃,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 患者出院後,明確哪些醫院或者就近診所可以為患者提供繼續治療。

2 患者出院後,幫助家屬瞭解如何照顧好患者,解決家庭護理中的問題。

(2) 輔導家屬照顧患者;

(3) 協助家屬與患者一起設計跟進服務方案。 (無具體知識)

4、家庭醫療的工作方法:

(1) 對長期慢性病人的家庭醫療,具體做法是: (瞭解性多選)

1 評估長期屬性病患者及其家庭的需求,明確需要開展的服務活動;

2 擬訂服務的具體計劃,包括患者生理指標的維護、家庭護理人員的培訓和醫務人員的定期查訪等;

3 尋求社會資源,拓展有效的轉介程式,減輕醫生和患者的負擔;

4 給予家庭照顧者必要的關懷和支援。

(2) 連線家庭和社群衛生服務:

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與社群或公共衛生部門合作,加強與出院的患者及其家屬、社群衛生所、 社群心理衛生中心 的聯絡,保證患者及其家屬隨時可以獲得必要的醫療資源和服務。

(3) 尋求社會資源,減輕家屬壓力。

5、臨終關懷的工作方法:

(1) 滿足臨終患者的 基本需求 :

雖然我為的臨終關懷機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共識,但臨終患者的基本需求卻不能忽視,這些基本需求包括臨終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2) 對臨終患者進行 死亡教育 :

對患者進行死亡教育;對社會進行臨終關懷教育。

(3) 陪伴 臨終患者:

具體而言,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開展的服務活動包括:

1 幫助臨終患者回顧生命,完成未了的事情,緩解心理的壓力;

2 安慰臨終患者,告訴他們已完成所有事情,讓其安心度過最後的生命時光;

3 運用放鬆技巧處理臨終患者對健康問題的焦慮;

4 讓醫生採用充足、合適的鎮痛藥物減緩臨終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4) 輔導臨終患者家庭:

1 家屬的臨終關懷輔導: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指導家屬學習臨終護理,如設立臨終諮詢服務等,幫助家屬消除無助感,讓患者享受無論農家樂。在開展家屬的臨終關懷服務時,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讓臨終患者的家屬認識到自己已經對患者盡心了。

2 家屬的悲傷輔導:悲傷的個別輔導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工作重點,醫務社會工作者在各個階段需要注意的是:麻木僵化期、追思搜尋期、瓦解絕望期、重整階段。 (多選)

二、公共衛生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健康宣傳和管理:

(1) 健康宣傳方法:

1 健康理念的普及宣傳:運用各種宣傳手段向公眾傳播健康理念,使人們樹立健康的意識,從而促使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普及健康理念的具體方法包括:宣傳摺頁、海報、橫幅、宣傳畫、小冊子、溫馨提示、展板、健康大課堂、諮詢服務、媒體宣傳等不同形式。對於不同的公眾,可以採用不同的宣傳方法。

2 健康教育計劃的制訂及實施:

一是制訂健康教育計劃,包括確定健康教育計劃的物件、目的、內容、時間安排和方式等,儘可能吸引人們主動參與。

二是健康教育訓練,即按照健康教育計劃對所選物件進行教育訓練,採用聽課、小組交流、參觀走訪、實地訓練等不同形式幫助教育物件在知識、觀念和行為上達到計劃的要求。

三是健康教育計劃的評估,即教育訓練活動結束時,由參與物件、社會工作者、訓練人員等對訓練計劃進行評估和總結。

四是新的健康教育計劃的修訂,即根據對訓練計劃的反思和總結,對原有計劃進行修正和調整,以便改進健康教育訓練。

(2) 健康管理方法: (全書重點) (多選)

社會工作者可以和其他醫療衛生服務人員一起,對個體和群體的健康問題以及健康危險因素進行管理,它通常涉及4個步驟:

1 收集健康管理物件的個人健康資訊。

2 進行健康和疾病風險評估。

3 實施健康干預。通過生活方式干預、膳食營養指導、心理健康干預、運動干預、健康教育和指導等個性化干預措施的綜合運用來實現促進健康的目的。

4 干預效果評估。

2、社群保健:

(1) 協助進行兒童保健:

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療服務人員為 0~36個月 的嬰幼兒建立兒童保健手冊,開展新生兒訪視及兒童保健系統管理,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和生長髮育監測及評價,並且開展心理行為發育、母乳餵養、輔食新增、意外傷害預防、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2) 協助進行孕產婦保健:

對於孕產婦,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療服務人員建立保健手冊,開展至少 5次 孕期保健服務和 2次 產後訪視。

(3) 協助進行老年人保健:

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療服務人員對 65歲及以上 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對其開展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並且提供疾病預防、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4) 協助進行慢性病管理:

針對 高血壓 、 糖尿病 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療服務人員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隨訪,而且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體格檢查以及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 健康指導 。

3、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控制:

根據傳染性疾病的傳播特點,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療服務人員對傳染性疾病進行預防和控制,包括 傳染源管理 、 切斷傳播途徑 、 保護易感人群 等。

(1) 協助管理傳染源,對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

1 協助管理傳染病患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法》規定的甲、乙、丙三類傳染病以及不斷出現的各種新傳染病的防治,都需要及時進行不同程度的隔離治療或觀察,同時填報傳染病報告卡片,讓公眾瞭解並遵守相關的規定。

2 協助管理病原體攜帶者。

3 協助管理接觸傳染病患者。

4 協助檢疫。

(2) 切斷傳播途徑,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傳染病的流行主要通過呼吸道、腸道、生物媒介、接觸等渠道傳播。

(3) 保護易感人群,協助進行預防接種:

易感人群包括兒童、老人、體質虛弱者及一些特殊工種的工作人員。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協助醫護人員宣傳預防接種。其中適齡兒童的接種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甲肝疫苗、流腦疫苗、乙腦疫苗、麻腮風疫苗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

三、精神健康社會工作的主要方法:

1、在精神病院的工作方法: (多選)

(1) 針對精神病患者的工作方法: (多選)

患者健康資料的收集;初步診斷與評估; 不同治療方式的配合 (重);社群精神康復機構的銜接。

(2) 針對精神病患者家屬的工作方法:

1 減輕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照顧患者的壓力;

2 對精神疾病患者家屬給予輔導和支援:

精神患者的家屬除了需要承擔巨大的照顧責任和負擔之外,其內心也會產生緊張和衝突,需要醫務社會工作者的輔導和支援。

一是心理教育。所謂心理教育,是指醫務社會工作者聯絡一些專家和權威人士向患者家屬提供正確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有關知識和方法。

二是家庭治療。醫務社會工作者可以幫助精神疾病患者聯絡家庭治療師,通過治療師的輔導和治療消除或者減輕家庭成員與精神病患者之間的衝突。

三是家庭探訪與家庭輔導。通過面談和家訪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屬應付日常照顧中的各項困難,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壓力。

四是家庭支援小組。家庭支援小組由不同的患者家屬組成,在醫務社會工作者的帶領下,各組員分享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各種苦和樂,學習照顧的方法,建立相互之間的支援。

五是家庭互助小組。家庭互助小組由精神疾病患者家屬自己組成, 不需要 社會工作者的帶領,小組成員自願自發地分享照顧精神疾病患者的經驗和方法。

2、在社會健康教育諮詢機構的工作方法: (多選)

(1) 宣傳精神健康的理念;

(2) 提供諮詢治療;

(3) 開展轉介工作。 (嚴重問題要轉介)

3、在社群精神康復中的工作方法:

社群精神康復是幫助精神疾病患者康復並且使其迴歸社會的重要一環,其主要的工作方法包括連線社群的各種資源、開展康復訓練和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等。

(1) 連線社群的各種資源:

(2) 開展康復訓練:處理能力的訓練;職業技能訓練;社會角色的技能訓練。

(3) 營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多選)醫務社會工作者需要協助患者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具體後措施包括:鼓勵患者與他人建立積極互動的關係;鼓勵患者參與團體活動;鼓勵患者公開就業。

總之,藉助精神健康服務中的正常化的理念,影響社會公眾,給精神疾病康復人員提供寬鬆的康復和生存環境,讓他們能夠順利迴歸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