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資格證>社會工作者>

2017中級社工考點:企業社會工作概述

社會工作者 閱讀(1.38W)

導語:企業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與方法,主要在企業內外從事員工的生產適應、環境協調、福利保障、職業生涯發展的管理工作,其目的是在員工職業與福利發展的基礎上提升企業效率。

2017中級社工考點:企業社會工作概述

  一、企業社會工作概念[瞭解]:

第一,企業社會工作的提供者是“社會工作者

第二,核心工作物件是“企業職工”;

第三,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場域是“企業內外”;

第四,工作內容是與職工的工作崗位適應、勞動環境協調、職業福利保障、職業生涯發展以及勞動關係協調等有關的服務與管理工作;

第五,工作目標是保障職工利益、提升勞動效率、促進企業和職工共同發展。

  二、企業社會工作的特點[瞭解]:

(一)爭取職工的職業福利是企業社會工作的核心內容

企業均有為職工提供薪酬或實物的福利專案和福利服務,差別只是是否落實了國家的相關法規和政策,是否迴應了社會發展、企業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是否滿足了職工的需求。

而上述問題的關注和解決,正是企業社會工作的核心內容。

(二)監督企業落實涉及職工權益的法律、法規,是企業社會工作的重要手段。

企業內的社會工作的籌資具有明確的規範。以企業福利為代表的企業社會工作專案的資金來源,國家有具體、明確的法律和政府部門政策檔案規定,如關於各項社會保險和補充的保險,各項職工現金補助、實物福利專案與服務,培訓與教育經費,工會活動經費,勞動保護與職業安全衛生經費等。

  (三)因地制宜開展和設計有特色的服務專案是企業社會工作的主要任務

不同型別企業的社會工作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每一個企業在規模、所處的社會環境、自身的`企業文化及發展戰略的不同,決定了在不同企業開展社會工作會有很大的差異性。

  (四)兼顧公共性、公益性與多方共贏的統一是企業社會工作主要策略

企業社會工作的服務物件主要是企業職工,服務內容主要是幫助企業職工解決困難問題、促進其發展提升,但也要兼顧服務企業和滿足企業發展的合理需求。公共性和公益性應該是企業社會工作服務的主導屬性,否則很可能會淪為企業的一種管理手段和方法,服務於企業的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最大化,

從而導致其與企業職工的合理利益和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現偏差或背離,違背社會工作的宗旨、理念和價值觀。

  三、企業社會工作的功能[瞭解]:

  (一)提供物質幫助,協助困難職工擺脫困境

扶弱、濟貧、幫困是現代社會工作的重要職責,也是企業社會工作的重要功能。企業貧困人員主要包括失業、下崗工人,以及因各種疾病、傷殘、意外事故,或個人生存、勞動和發展等方面能力障礙而導致的貧困人員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著社會發展,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僅僅依靠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力量已經顯得不足,需要廣泛動員社群組織、非營利機構、志願者組織等多個方面的力量共同參與。

(二)為企業職工提供心理疏導和支援

企業職工的工作壓力和緊張度比較高,加之企業在資源與許可權以及利益分配存在不對稱的情況,職工處在明顯的不利地位。疲勞、焦慮、緊張、情緒低落、注意力下降、記憶力下降、愛發脾氣、對子女漠不關心等都是職工可能出現的問題。弱勢的地位與處境,使得職工很難通過自己的力量或者企業的力量來解決問題,而企業社會工作的介入則能夠幫助他們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果。

  (三)協調內外關係,增強企業組織的凝聚力

企業社會工作的一個突出功能就是促進企業良好的內部溝通,加強對外傳播,塑造企業形象,推動實現企業與職工的全面發展。妥善處理好與股東、媒體、社群、政府、交易夥伴、消費者等特定物件的社會關係。作為解決企業內外各種衝突問題的專業活動,企業社會工作不僅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組織的外部關係失衡問題,

而且可以促進內部關係協調,增強組織的凝聚力,營造出群體內的民主氣氛,使職工產生集體感、歸宿感、榮譽感和價值感,願意為企業發展承擔責任和義務。

  (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體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

維護企業職工合法權益是企業社會工作的重要職責。當前,職工權益受侵害的案件時有發生,勞資糾紛事件也日益增多。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社會工作者可以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相關法律和規定,在民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企業黨團與工會組織、

社群機構及社會服務機構配合下開展企業職工維權服務,並通過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群工作、社會行政、社會政策等方法來提升實際工作的效果。

  (五)預防問題產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企業社會工作能夠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對待組織內外產生的各種問題,及早預測、發現、控制和消除那些可能妨礙社會穩定的因素,以實現人與社會環境的持久和諧。社會工作的預防功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預防可能在個人之間、個人與小組之間以及群體之間出現的問題;

二是可以通過政策倡導來發揮作用,即提出社會政策的修訂建議,促進有關社會政策的出臺,在制度層面彌補政策缺欠,有效預防企業問題的產生。

  四、企業社會工作的取向[瞭解]:

  (一)服務物件價值判斷上的問題視角與優勢視

即以問題為核心的取向和以服務物件為核心的取向。前者強調將關注點聚焦在服務物件所面臨的問題上,基於對服務物件所遭遇到的問題的分析,首先對問題進行界定,然後再根據問題屬性制訂一系列的幫助和改變服務物件的計劃;而後者強調將關注點聚焦在服務物件身上,儘可能地發揮服務物件自身的能力和優勢,以實現服務物件的自助和發展。

問題視是以“什麼是真實的情況”為思考的切入點,因而在實務操作中往往以服務物件所遇到的問題為切人點。

而優勢視角則是以“怎樣的方式去構築現實的意義”為思考問題的切入點,在實務操作中更多地強調利用服務物件的優勢和潛在能力,協助服務物件通過自己的努力、以一種主動的而非被動的姿態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二)與僱主關係上的抗爭取向與共贏取向

與企業相關的社會工作服務模式,在理念上存在兩種不同觀點:一種多是受結構論影響,認為勞工問題的根源是資本主義對工人階級的剝削。故此,解決的方法必須從巨集觀層次出發,直接針對社會和僱主對職工的不平等對待,而絕不能與僱主協商解決。這種觀點反對社會工作者與企業合作,主張以社群發展或勞工組織模式,動員職工為自己及其所屬群體爭取權利和地位。

另一種則認為社會工作者可以和僱主合作。這種觀點重視處理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認為僱主和僱員是在同一“工作社群”內的不同系統,二者是相互依靠和相互影響的。只有與僱主合作才能深入瞭解職工工作生活情況和服務需求,才能把社會工作服務帶到“工作社群”裡的職工中去。

  (三)服務提供的人力資源取向和工會取向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需要擁有一支高滿意度和高素質的職工隊伍,而職工對企業是否忠誠取決於企業有無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服務產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人力資源部門,使用社會工作的方法為職工提供必備的人力資源產品和服務,使其安心在企業工作,如國際500強企業普遍採用的“職工協助計劃”以爭取職工權益和職工整體地位為己任的工會,

一般採取與僱主合作的方式來提升職工素質,穩定職工隊伍。但由於受傳統所限,工會較注重巨集觀政策和制度改善,而較少關注職工個人發展及職工間的關係協調。

  (四)服務模式上的個人發展模式和社群權益模式

企業社會工作的服務模式及介入方式,需要充分考慮所處地區的實際情況,通常來說主要有“個人發展模式”和“社群權益模式”兩種。“個人發展模式”是與工作生活相關的心理一社會服務模式,如勞動者支援小組、壓力舒緩課程、人際關係訓練、職業培訓或再培訓、就業相關的服務等。

“社群權益模式”是針對社會政策與社會環境的服務模式,其內容主要是勞動法律方面的諮詢與宣傳教育、勞資糾紛的介入、勞工權益政策方面的倡導與幫助等。這兩種模式只是服務的著重點不一樣,兩者是可以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