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與偽心理學

心理諮詢師 閱讀(2.41W)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

心理學與偽心理學

之前微博上流行一個段子,一起來看看你的專業畢業後都能幹些啥?心理學專業下面的為算命先生的圖,在讓人哈哈大笑的同時,也說明了人們對心理學的不理解。一直以來心理學在大眾眼中都是比較神祕的學科,一些本與心理學無關的東西如玄學,卜算等都摻雜在心理學科裡。

  1.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心理學可以描述、解釋和控制行為,並有效地預測將要發生的行為。

  2.什麼是偽心理學?

而偽心理學是那些貌似心理學,但沒有任何事實根據,試圖解釋人類行為的各種虛的、違背科學概念與方法的體系。

我認為心理學的科學性在於它的可證偽性與可重複性。

  3. 為什麼大眾對心理學與偽心理學的界線十分模糊?

相信學習心理學專業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別人問到你的專業時,你說是心理學,他們都會發出驚訝的聲音,會覺得很神奇也很好奇。

心理學在科學領域中一直處於不尷不尬的位置,它區別於傳統的科學學科,如物理學等等。

傳統的科學學科有足夠充分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們研究的物件是實際的物質以及原理。

而心理學研究的物件是人的心理活動以及精神世界,因此大眾對於心理學的印象大多是神祕的,捉摸不透的`。

另外,不同於傳統科學學科,心理學的分支流派有很多,而且相互之間的理論並不一致,不過學到最後,你會發現各個理論學派間是互通的。

心理學的理論與傳統科學學科不同,它是可能性的問題而且並沒有100%的適用性,但偽心理學往往是確定性的理論,給出的答案也是肯定的。

除此之外,大眾對心理學的瞭解主要都是通過媒體,如電影、電視劇、書籍等間接途徑。

的確大眾媒體是個很好的傳播途徑,而且也能引起大家對心理學的興趣以及關注,但或許他們對心理學科的認識不足或是需要噱頭,需要收視率等等,這些作品會讓大眾產生錯誤的印象。

記得學習專業課的時候我們老師幾乎都說過,市面上那些所謂很暢銷的心理學書籍很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心理學書籍,但這些“偽心理學”書籍卻往往比真正科學的心理學書籍要受歡迎得多。

  如何判別心理學與偽心理學?

  首先,要明白為什麼我們會相信偽心理學。

偽心理學之所以受到大眾歡迎,是由於它滿足了大眾的部分慾望,有市場價值。

例如,有人希望有東西來幫助Ta走出現在困境或是給予Ta精神寄託,而且人都有窺探癖,內心渴望窺探別人的隱私,也就是說我們都想有看穿別人的能力,“感覺能夠控制環境”這只是一種安全感,你很可能為了獲得安全感而盲目的相信各種偽心理學。

  其次,我們都要培養自己批判性思維,不要盲目相信所謂的權威專家。

想真正的學習瞭解心理學,要對心理學有個基本的認識,譬如閱讀心理學的入門書籍等等,而不是去看那些打著心理學旗號的偽心理學。

通過正規科學的渠道去獲取知識,例如得到認可的期刊,或是經過同行認證推薦的書籍。

另外,對於任何理論,文章,觀點,我們不能一味相信,我們都要有批判性的精神。

科學是一個不斷積累新資料,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過程。

  最後,要時刻記住心理學的可證偽性與可重複性。

任何科學的理論都有可能是錯誤的,如果一個理論沒有可能是錯誤的,那麼它多半是沒有任何科學價值的,也不屬於科學。

偽心理學的理論多半是不可證偽的,無論你怎麼質疑它都能自圓其說。

而可重複性就是這些理論是通過系統實證的方法來檢驗的,用這種方法收集來的資料是公開的,也就是說,它允許其他人重複這些實驗並提出批評。

偽心理學的理論是不能被重複的,它只是利用巴納姆效應 (越是使用空泛、籠統的語言描迷他人的情況,就越能讓其感到這些描述是準確的)來使大眾相信他們的觀點。

其實看待心理學與偽心理學是對待科學的態度問題,不要讓偽心理學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判斷,如“不要和XX座的人談戀愛”、“X型血的人性格敏感”、“XX 座與XX座性格不合”等等,甚至給生活帶來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