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才華齋>職業>電子商務師>

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分析

電子商務師 閱讀(1.98W)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即物流企業)是一個為外部客戶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務作業的公司,他們既非生產方,又非銷售方,而是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不參與商品的買賣,不擁有商品,但通過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動為客戶提供專門的物流服務或者代理服務。那麼,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分享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分析,歡迎大家參考學習。

電子商務第三方物流分析

  一、第三方物流的內涵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簡稱3PL或TPL)是在1988年美國物流管理委員會的一項顧客服務調查中,首次提到的。目前對於第三方物流解釋很多,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一般把第三方物流理解為外包(outsourcing)、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物流聯盟(Logistics Alliance)、全方位物流服務公司(Full-service Distribution Company or FSDC)等等。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在90年代後期,將第三方物流定義為:“物流渠道中的專業化物流中間人,以簽訂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間內,為其他公司提供所有的或某些方面的物流業務服務”。

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即物流企業)是一個為外部客戶管理、控制和提供物流服務作業的公司,他們既非生產方,又非銷售方,而是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流通過程中進行服務的第三方,不參與商品的買賣,不擁有商品,但通過提供一整套物流活動為客戶提供專門的物流服務或者代理服務。其服務內容不僅僅包括倉儲、運輸和EDI資訊交換,也包括物流策略/系統開發、資訊管理、諮詢、訂貨履行、自動補貨、選擇運輸工具、運費談判、包裝/重新包裝、貼上標籤、產品組配、進出口代理和支付、分裝、集運、定單分揀、存貨控制、分揀包裝、貨物跟蹤、車輛維護、托盤化、質量控制/產品試驗、客戶化、售後服務、諮詢服務等。他們和外部客戶的關係是一種打破傳統業務關係束縛的、一體的、長期的“夥伴型” 的戰略聯盟。國外相關統計表明,第三方物流(3PL)的最大使用者群通常是那些在超市、便利店銷售的諸如洗滌用品、紙製品、化妝品和食品等日用產品的製造商。(注:“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短週期”是這些日用產品物流的共同特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認為:第三方物流是由供需方以外的物流企業提供物流服務、承擔部分或全部物流運作的業務模式,是專業化、社會化和合同化的物流。第三方物流企業藉助現代電子資訊科技和數字技術,在特定時間內,按照特定的價格向使用者提供個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務。

  二、第三方物流與電子商務的關係

“成也物流,敗也物流” 來形容電子商務與物流的關係是最恰當不過的了。可以說,電子商務是資訊傳播的保證,而物流是執行的保證,沒有物流,電子商務只能是一張空頭支票。

電子商務是利用當代計算機技術、網路通訊技術、多媒體技術、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等技術實現各種商務活動的電子化、資訊化、數字化、無紙化和國際化,簡單的說就是指藉助網際網路(譬如:利用電子郵件(E-mail)、電子資料交換(EDI)、電子轉帳(EFT)、交易事物處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聯機服務等)進行的各項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出現,在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終端消費者。他們不必再跑到擁擠的商業銜,一家一家地挑選自己所需的商品,而只需坐在家裡,在網際網路上搜索、檢視、挑選,就可以完成他們的購物過程。但試想,如果他們所購的商品遲遲不能送到,那消費者還會選擇網上購物嗎?因此缺少了現代化的物流技術,電子商務給消費者帶來的購物便捷等於零,消費者必然會轉向傳統購物方式。資訊流、商流、資金流可通過計算機和網路通訊裝置實現,但物流,只有諸如電影、軟體、歌曲、電子出版物、資訊諮詢等少數商品和服務可以直接通過網路傳輸方式進行,而對於多數商品和服務,則需藉助一系列機械化、自動化工具傳輸。物流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環節,網上下單和支付只是完成了商品所有權的轉移,商品實物能否順利、及時地到達使用者手中還要看是否有高度發達的物流。譬如沃爾瑪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線上零售銷售商就用第三方為它的電子商務提供物流服務,這家物流公司建造了一個100萬平方英尺的配送中心,專門為沃爾瑪的電子商務提供具體的服務,內容包括訂單管理、訂貨處理, 以及訂貨的送貨、倉儲管理、一般的發運、另外付款的處理、客戶的服務、退貨的處理等。在中國國內,以8848購物網站為例,其庫存排程主要是委託第三方來完成,他們的網上商店像一座超級市場,商品品種幾十萬,很小一部分是買斷的,其他都是做代理,商品採購也多是通過第三方。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援,物流必須與電子商務同步。電子商務時代商品買賣的範圍空前擴大,買賣方式徹底更新,物流經營活動就成為一項重要的服務性業務。

  三、我國物流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作為新生事物、新興行業,第三方物流在我國的發展歷程很短,處於剛起步階段。他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缺陷。

首先,國家沒有統一規劃。EDI(電子資料交換)是物流行業重要的.資訊交換手段之一,然而由於EDI技術在全國都處於起步階段,各個計算機系統中的資料不盡相同,大多數企業的資訊資料都是相互獨立和自成體系的,因此很難實現不同計算機間資料的傳遞和交換。國家資訊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和標準化管理滯後已成為物流企業發展的瓶頸,網路安全問題也時刻威脅著電子商務物流的健康發展。在發達國家物流業非常注重市場營銷,並將市場營銷觀念作為指導物流企業業務經營的基本思想。20世紀50年代後期,美國學者提出:物流企業的一切與客戶有關的活動都應該按市場營銷因素協調起來,將市場營銷觀念滲透到物流企業業務經營的各個領域②。現在發達國家的物流企業已普遍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網路營銷模式,但在我國所有的這一切都還是空白。

其次,體制上,中國物流業仍然是分散的或者稱多元的管理方式,涉及到鐵道部、交通部、民航總局、農業部等專業部和國家計委、經貿委等綜合部門。由於體制沒有理順,各部門之間分工又有交叉,造成了物流行業管理中存在的條塊分割、部門分割、重複建設等種種問題。

第三,我國大多數的第三方物流企業是由傳統的儲運企業演變而來的,但是兩者有本質的區別:

(1)第三方物流企業與貨主企業之間是一種“雙贏”關係,傳統儲運企業與貨主企業之間大多是一種“零和”關係,即一方的獲利來源於另一方的利益減少。

(2)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其貨主企業提供的是全方位的系統服務,與傳統儲運企業狹窄的經營範圍相比,第三方物流企業是以專業優勢為貨主企業提供從規劃到實施的全套物流服務。

(3)第三方物流企業與其貨主企業之間是長期合作伙伴關係,傳統儲運企業與貨主企業之間的關係發於交易同時也止於交易。

第四,網路利用率低,營銷方式單一。許多物流企業的網路活動只限於網路廣告和網路宣傳促銷上,而且網路促銷也只是將物流企業的名稱、地址、電話寫在網上,只有極少數物流擁有自己獨立的域名網址,並對物流企業自身形象以及產品、服務作較系統、全面的介紹。涉足網路調研、網路分銷、網路新產品開發、網路服務等活動的物流企業寥寥無幾,網路的優勢和潛力遠遠沒有被挖掘出來。網路營銷策略水平不高。很多物流企業還採用過去傳統實體營銷策略,網路效益不高。對網路營銷這一特殊營銷方式的策略缺乏全面的研究,沒有形成一套適合本物流企業實情的網路營銷策略。

第五,物流基礎設施落後;物流的硬體技術如包裝、裝卸、運輸、儲存、流通加工等所涉及的各種機械裝置、運輸工具、公路建設、場站設施以及服務於物流的電腦、通訊網路裝置等都還很不完善。物流站、場,物流中心、倉庫,物流線路,建築、公路、鐵路、港口等;物流裝備如:倉庫貨架、進出庫裝置、加工裝置、運輸裝置、裝卸機械、包裝工具、維護保養工具等都是五六十年代的陳舊建築,功能單一,無法實現機械化、自動化,且工作效率低下。通訊裝置及線路、傳真裝置、計算機及網路裝置等資訊科技硬體設施缺乏,跟不上電子商務物流的要求。運輸體系的道路不暢通,沒有聯貫的門到門運輸連線手段,物料搬運裝置、裝卸機械的自動化程度低。存量大並且具有高層貨架體系的倉庫沒有建立,巷道堆垛機、條碼技術、集裝箱技術等還沒有完全應用在物流程式中。物流的軟體技術如條形碼技術、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物資採購管理(MRP)和企業資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軟體,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水平較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資訊交流平臺,以EDI、網際網路等為基礎的物流資訊系統在我國還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第六,物流產業效率低下。根據全國第三產業普查資料,把交通運輸、倉儲、代理和批發等行業的成本費用之和與國民生產總值進行比較,大約佔比重為15.47% ③。如果考慮其他相關流通環節的費用和流通過程中的物流損失,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約佔當年國民生產總值的20%以上,美國2000年約為10.5%左右 ④。可以說,我國物流業始終沒有走出低谷,甚至出現區域性萎縮。相對於商流,物流業已落後很遠。

另外,我國物流研究相對落後和物流專業人才短缺,也是我國物流業發展的巨大瓶頸。

  四、發展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對策

目前我國的電子商務發展迅速,面向某一行業的專業性垂直網站模式發展勢頭強勁,BtoB(Business to Business)、BtoC(Business to Customer)商務市場交易額大幅攀升,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上網交易。電子商務的發展,對我國原本就比較落後的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電子商務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網上購物使用者比較分散,難以形成集中的有規模的商品配送流量,導致物流配送的難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物流配送是電子商務諸環節中的最為薄弱的環節,物流配送的落後已經成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發展第三方物流產業是促進企業物流活動合理化、效率化,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物流合理化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當今的資訊時代,將先進的資訊科技、網路技術應用到物流管理中,會極大地促進物流事業的發展,第三方物流事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制定統一的全國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我國物流產業剛剛起步,其中既有傳統物流企業向新型物流企業過渡的結構調整問題,也有新入局企業的初創鋪開問題,因此,物流產業政策的導向應立足於加快發展和規範市場競爭秩序。謹防政出多門,草率定規,出現新的政策性、體制性障礙。目前,我國涉及物流的有關行業、部門、系統都自成體系,獨立運作,各做各的規劃,各搞各的設計,各建各的物流中心或基地,部門分割、行業壟斷、地方封鎖,相互之間毫無關聯,造成了物流資源的極大浪費。要扭轉這一局面,需要打破地區、部門和行業的侷限,建立條塊之間物流工作的聯絡會議制度,加強協調,做到全面統籌,整體佈局,要設計出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種存量資源、又可優化增量配置的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方向的全國性的物流產業發展規劃,並按此規劃構建我國的運輸幹線通道和物流結點,合理設立綜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各省、各發展綜合物流基地的中心城市再按照全國的統一規劃,經過認真切實的調查研究、科學論證之後,制定能和周邊地區密切配合的地方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二)建立和完善物流發展的細化政策與法律法規體系

基於我國現代物流發展剛剛起步,政府制訂物流政策與法規時都應秉持充分依靠市場活力、不隨意干涉市場自我執行規律的原則。—方面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以彌補市場機制的不足,做到市場競爭秩序的公平、公正、公開和統一,努力降低市場執行的政策和法律成本。各地政府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抓緊研究制定促進現代物流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競爭機制,簡化相關程式和手續;制訂恰當的價格和稅收、市場準入政策及相應的法規制度;與WTO規則所規定的國際物流法律秩序保持銜接和一致;抓緊清理、修訂不利於物流發展的法律規章,包括全國及各地方政府的產業政策、市場管理法規、部門協同工作機制等,使整個產業合理配置、協調發展。

(三)儘快建立全國物流業統一開放的市場

統一開放的市場是物流業長遠發展根本利益所在,也是當前最為迫切的任務。部門和地區保護主義只能保護一時一地的若干企業利益,卻無助於長遠和整體的部門、地區發展。必須打破地區封鎖和行業壟斷經營行為,加強對不正當行政干預和不規範經營行為的糾正和制約,創造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使各類物流企業能夠平等地進入市場,在統一、透明、公平、高效的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當前應首先從改革市場準入制度和線路審批制度入手,打破地方和部門保護,保進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形成。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一定要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意識,要在物流規劃建設、技術改造、查驗通關、交通管制、工商管理、財稅金融方面給企業以支援,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搞好協調服務。並積極幫助解決物流企業在跨地區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工商登記、辦理證照、統一納稅、城市物流交通管制、進出口貨物查驗通關等方面的實際困難。建立與周邊地區物流管理部門的資訊溝通渠道,公開和及時通報有關物流資訊,以逐步建立起與國際接軌的物流服務及管理體系。

(四)貨主企業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思想,樹立全新的經營理念,重視物流管理工作,為發展第三方物流事業提供市場

第三方物流給企業帶來的好處主要體現在:(1)集中主業。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將有限的人力.財力集中與核心業務,進行重點研究,發展基本技術,努力開發出新產品參與世界競爭。(2)節省費用,減少資本積壓。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利用規模生產的專業優勢和成本優勢,通過提高各個環節能力的利用節省費用,使企業能從分離費用結構中獲利。(3)減少庫存。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藉助精心策劃的物流計劃和適時運送手段,最大限度減少了庫存,改善了企業的現金流量,實現成本優勢。(4)提升企業形象。第三方物流提供者與顧客是戰略伙伴,他們為顧客著想,通過全球性的資訊網路是顧客的供應鏈管理完全透明化,利用完備的設施和訓練有素的員工對整個供應鏈實現完全的控制,減少物流的複雜性;通過遍佈全球的運送網路和服務提供者大大縮短了交貨期,幫助顧客改進服務,樹立品牌形象。(5)分散風險。企業可通過外向資源配置分散有政府、經濟、市場、財務等因素產生的風險,企業可變得更有柔性,更能適應變化的外部環境。因此,貨主企業要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思想,樹立全新的經營理念,為發展第三方物流事業提供支援。

(五)作為從事第三方物流產業的企業,必須具有提供從物流計劃、系統設計、物流管理到實施一整套物流服務能力

電子商務的物流配送系統要達到的目標不是簡單的送貨、庫存,它需要的不僅僅是車隊和倉庫,最重要的是對物流的設計。所以,經營者必須用現代物流配送而不是傳統儲運的理論指導物流配送系統的設計,必須使物流配送系統在能夠滿足電子商務經營目標的前提下,花費最小的物流成本,使得所有的物流成本的總和最少。第三方物流企業要站在貨主企業的角度提供有利於物流合理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必須熟悉貨主企業、物流活動的發展規律,必須突破現有的經營模式,從人才人手,盡全力掌握從事第三方物流的技術、活動方法,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企業經營管理組織。

(六)根據現有的物流設施和物流手段,找到物流發展的切入點

在我國,大件物品送貨上門的業務已開展幾年了,許多廠家在送貨服務、售後服務方面也都有豐富的經驗。他們完全能利用電子商務在網上展示它們商品的式樣、質地、材料、效能等並運用送貨的有效手段而成為電子商務的新軍。通過借鑑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將傳統的物流模式轉化為電子商務下新型物流模式,使整個的物流配送網路具有最優的庫存分佈、最理想的庫存水平、最快捷的市場反應、最快的輸送手段等。譬如利用郵政運輸部門為電子商務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因為郵政運輸網路已經深入到農村,包括偏遠的小山村,在城市,郵政局更是覆蓋了每一個角落。

(七)建立供應鏈關係,發揮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由於我國目前物流業不發達和電子商務廠商自身存在不足,一個企業同時在電子商務和物流業務兩條線上發展,並非易事。如果企業盲目地同時從事兩個行業、追求大而全的做法,畢竟大部分企業作電子商務的在技術層面不錯,作物流配送就不一定很優秀。所以,電子商務的物流最好留給第三方專業物流企業去做,充分發揮第三方物流的作用,即:電子商務廠商採取合作、合營或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體系方式,將核心業務以外的業務外包出去, 在全國範圍內建立起合理的、經濟的物流配送網體系,與物流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供應鏈關係,以求雙贏。

(八)完善物流行業協會組織

逐步建立全國及地方的物流行業協會組織,將以往政府過多的管理職能逐步過渡,交給行業協會行使。加強物流業發展中的行業協調和行業自律,並從法律法規上加以支援,對物流行業協會組織的功能、作用、職權及與政府相關部門的聯絡和溝通作出法律規定,使對物流的管理逐步與國際慣例對接,發揮民間組織所固有的協調功能和專業知識。

(九)大力培養物流人才

中國的物流要發展,人才是關鍵。從德國、美國、日本等國物流發展的歷史證明,發展第三方物流的關鍵是具備—支優秀的物流管理隊伍。要求管理者必須具備物流供應鏈中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整體規劃水平和現代管理能力。以美國為例,美國物流管理者大約92%有學士學位,41%的人有碩士學位,22%的人有職業資格證書。具體的專業結構為:本科畢業生的專業及結構分別為物流12%、商科52%、工程23%、其它專業13%;研究生畢業的從業人員的專業及結構分別為物流13%、商科73%、工程12%、其它專業2% ④。培養物流人才可以通過政府、院校、企業三方共同努力來實現。大中專院校應根據其自身實際情況開設物流專業,培養物流人才,或者通過國家勞動部門、人事部門組織對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進行短期培訓,以滿足我國對物流人才的需求。